APP下载

提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

2018-10-13杭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因素对策

【摘要】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职业素质之一的数学能力,其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兴趣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对此,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不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数学学习能力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0-02

一、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受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高校数学教学侧重于知识逻辑演绎体系的严谨和科学性的严密,再加上学前教育专业中女生占绝大多数,大多数么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比较弱,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一下适应。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对知识的选择、整理以及加工中去,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对数学失去兴趣。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多才多艺,其不仅仅要学习相关的专业文化课,同时也要学习声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相对于数学而言就比较有趣,学生更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忽视了对数学的学习。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学前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多种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幼儿园工作。在课程的设置中减少数学课程的数量,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赶进度而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经调查研究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学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对教师进行调整,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会因为不能及时的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逐渐的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最后甚至出现放弃学习数学的现象。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对策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大多数外表比较活泼,但是其内心却比较脆弱,有较强的依赖感。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不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调整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在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放弃学习数学,这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对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第一,多给予学生关怀。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应该多关心学生,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其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简单易懂。

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后所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奇心较强,其经常会问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如何解答学生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还应该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幼儿才能够明白。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多举几个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例子,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先接近数学,并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并不神秘,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幼儿进行学习,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创新教学,提供练教机会

学前专业的学生今后也是要走上讲台的,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对此,第一,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从现有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状态调整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而应传授相关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享受学习。此外,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的同时,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将未知转换为已知,将一些复杂的知识点转换为简单的能力,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

第二,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练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从教能力。具体而言,练讲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复习练讲。讲师在讲完相关知识点以后,要求学生通过整理后将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二为趣味练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趣味练习题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趣味练习题指的是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自己精心准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题目,在课堂上讲解的一种方式,这一方式是将数学知识蕴藏在了趣味故事中或者游戏中。这样的练讲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利用故事和游戏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更容易让大家所接受,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这一教学方法积极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新知讲授。这一练讲主要是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来让学生进行讲解,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讲完以后,可以专门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并在评价红取长补短,不断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使学生在完善自己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完善自我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转变统一的评价方式,应该根据职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较强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第一,及时评价。评价不能只在学期结束之际进行,而应该对学生每一点的进步和变化都予以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第二,做好学期评价工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学期结束之前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报告或者论文,然后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够在报告或者论文的完成情况中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此外,在学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与最后的考核结果综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评价,突出评价结果的科學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其今后的就业,同时对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突出师范类学生的特点及可操作性,从而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淑芹.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成才之路,2012(07)

[2]王冠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前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究[J].林区教学,2012(15)

[3]赵琪.在“做”中学习立体几何——论“做中教,做中学”对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

作者简介:

杭颖,生于1989年8月,女,江苏盐城人,现为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教师,青海师大在职研究生,学科方向为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解石三大因素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