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理想的课堂

2018-10-13王秋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王秋

【摘要】理想的课堂,教学设计是第一步: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思路如何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与分析有两点:全面性问题和选择性问题;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与分析有三点:自觉地批判性使用教材,积极主动地选用教学内容,树立更加开放的课程资源观;教学思路设计的问题与分析有五点:加强与生活联系,不要过于勤快,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以板块活动方式设计,在多种教学方法中选择。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思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04-02

理想的課堂,教学设计是第一步: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思路如何设计?近期我拜读了陈大伟副教授的《建设理想课堂》一书,有点茅塞顿开。

既然我是个教师,那么我该怎么做,该如何规划、安排和决策?我的思考如下:

一、目标设计的选择性问题

(一)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选择性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在“最近发展区”内施教。

(二)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陈大伟副教授在书中分别用全面透视、上下打量、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来具体阐述了这一内容,这在我们英语学科中是普遍用到的。

(三)有侧重的选择。心中要有三维目标,但全面发展并不是一个课时就能实现的。教师必须在一个课时中有所侧重,勿贪大求全,结果是什么也顾不到。因此,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就必须有侧重、有选择、有取舍。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与分析

分为以下三点:

(一)自觉地批判性使用教材。

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新课程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从教学内容适合学生不同学校需求,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看,教师就需要审视、批判地使用教材,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二)积极主动地选用教学内容。

看了陈大伟副教授的“《看云识天气》你上不上?”,我自认没有他那样的魄力和勇气,敢拿教材上的内容随意删减。但我一定敢做、而且乐意做的,就是在课本原有的基础上,给学生选择一些相关的、或是有趣或是有意的内容进行教学。如低年级的学生,给他们补充一些有趣的歌谣, 如中高年级的学生,给他们补充一些有意义的小语篇,可以是朗读材料,也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拓宽知识面,也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提高。

(三)树立更加开放的课程资源观。

上英语课有时需要实物,教师一个人带到学校的话,很伤神;上英语课有时需要图片,教师一个人又画又剪,很伤神;上英语课有时需要补充英美知识,教师一个人在网上找呀查呀,真的很伤神;…… 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很伤神”的教师呢?不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给自己也减减负吧!

三、教学思路设计的问题与分析

分为以下三点:

(一)加强与生活联系。

“用生活来教育”不仅仅是内容选择的一条原则,也是展开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思路。这条思路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生活——教育——生活”。它意味着要尽可能从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激发学生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学习对改进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热爱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个的情境,在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这就是用生活来教育学生。

(二)不要过于勤快。

看了陈大伟副教授对于这一点的阐述,我有点如梦初醒。回忆自己在课堂中对于习题的讲解,的确犯了“太勤快”的错。

课内不能太勤快,在课内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人物,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举例:She has some apples. 要求改为一般疑问句。教师请学生先思考,不必急着动笔,说一说解题思路。学生答道:这个句子中没有be动词,因此根据she我们要借助动词does;用了助动词,行为动词has要恢复成原形;最后要注意在一般疑问句中,some要变成any;末尾用问号。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公布正确答案吗?不,让学生在自备本上自己写一写,老师这时候的任务就是督促和检查,是鼓励和帮助学生,是给还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

“站得高,看得远”,追求有意义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学设计只看到这一课时或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那就如井底之蛙,永远欣赏不到井外的别样风光。

想到Ms Han在教授动词过去式时的别样设计。按照课本的设计,先是be动词的过去式,即was和were;再是行为动词的过去式。但这样教下来的弊端是,学生在使用行为动词过去式时,往往用作“be动词过去式 + 行为动词过去式”,且一旦错误,很难改正。于是Ms Han将二者顺序调换,先教行为动词过去式,再教be动词过去式,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