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艺术特长生数学学习的“瓶颈”突破

2018-10-13罗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突破数学学习瓶颈

罗金

【摘要】高中艺术特长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在不耽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高效利用学习时间。基于数学学科难,比重大,重基础的基本特性,在文化课基础薄弱,专业课占据时间精力的客观处境下,如何去突破数学学习的“瓶颈”,成为高中艺术特长生和任教老师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特长生数学成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学学习 艺术特长生 “瓶颈”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34-02

引言:

高中艺术特长生是高考生大军中一群特殊的群体。与普高生相比,他们拥有特殊的才艺,早早定好了自己专业的方向。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将会花费比普高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才艺方面,这也表示,他们的文化课会相对薄弱。由于文理科的性质不同,在长期忽视文化课的情况下,重视基础的理科科目成为了高中艺术特长生最头疼的科目。数学作为文理科必修课,占据了总分中150分的比重,是最为重要且最难提高的科目。

一、特长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惯性问题

文化课基础差几乎是所有特长生的“软肋”,尤其是数学学科。造成文化课基础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长期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学科。由于本身对专业课兴趣较大,所以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在专业课学习上,甚至挤掉了文化课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文化课基础越来越差,记忆和理解较重要的文化课还可“临时抱佛脚”,但基础和运用能力较强的数学学科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二是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长生普遍不爱动笔,不爱钻研习题,而数学学科的学习必须靠大量的习题练习[1]。因为做题少,所以没有养成勤动脑的数学习惯,自然而然数学学习成绩一直“徘徊不前”。成绩差,学生便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恶性循环,问题得不到改善。

二、教师对特长生文化课成绩不够重视

由于特长生常常缺课、缺考,花较多精力在专业课学习上。在教师和普高生同学眼中,特长生文化课成绩差便成了“情有可原”。与普通差生不同,特长生文化课成绩差无法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抓重点差生,喜本科优生,长期对艺术特长生不管不顾,也就造成特长生群体对自己的“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教不严,师之惰。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与对老师的信任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教师开始重视特长生,特长生才会保持对该学科的热情,才不会“放任”文化课。

三、突破“瓶颈”

由于特长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客观原因限制,如何在不影响专业课的情况下,用最少的时间,最高效率提高数学成绩,有以下几点方法可供参考。

(一)学生合理安排文化课学习时间

如何在不影响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提高数学成绩,合理分配学习時间非常重要。首先学生要分析清楚自己在数学学科上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时刻提醒自己文化课的重要性,持之以恒。在原有复习计划基础上,“见缝插针”,多多增加碎片时间温习数学公式,练习习题。

(二)打好基础,多提问,多笔记

除了合理安排数学学习时间外,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好在校课堂时间,将平时学习的疑问记录下来,多向老师提问,做好笔记记录。且不可贪多,贪难。况且试卷考核中基础题占的比重更多,所以强化基础很有必要。由于特长生基础薄弱,学习初始阶段必须先强化基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知识。数学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砖一瓦的垒砌,才能造就参天大楼。

(三)改进教师教育模式

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只适用于普高生学习内容,所以对于特殊的高中特长生来说,此种教育模式并不适用。想要提升特长生的数学成绩,必须针对特长生集中学习时间短,数学基础差的特点改进教育模式。由于特长生长期学习专业课,对数学学科兴趣并不浓厚,所以提高特长生数学兴趣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通过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方法,令学生爱上思考,爱上数学[2]。

(四)培养数学思维

用自己丰富的解题经验,用各种解题方式展现数学思维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解难题,解偏题的做题模式也不适用于基础差的特长生。大部分特长生的数学未达及格线,甚至远远低于及格线,所以打好基础,降低所学内容的难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在打好基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让学生品尝到进步的快乐,也能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良性循环,一举两得。

结束语:

特长生并不是差生,学生和教师都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人各有长,也各有短。但通向高考的求学之路上,必须要全面发展。数学学习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虽然渺小,但缺少了它就很难攀爬上想要到达的高峰。学生和教师都要积极应对学习中的问题,努力克服困难,突破数学“瓶颈”。数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循序渐进的进步,才能将量变转化为质变。

参考文献:

[1]刘萍.课堂教学如何突破学生数学思维瓶颈[J].基础教育参考.2013(6):46.

[2]纪娜.如何突破高中艺术生的数学“瓶颈”[J].课程教育研究, 2014(6):70-71.

猜你喜欢

突破数学学习瓶颈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