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18-10-13李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化小学数学

李玲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难的学科,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会因为学习困难而感到枯燥。新课改要求教师不能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通过研究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保障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29-01

引言

小学生对数学课缺少学习兴趣,主要是学生无法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深奥难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师逐渐开始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的理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当前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多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出了要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目的。对于教学生活化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素材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教学题材要种类丰富,内容的展现方式要多种多样,教材的编排也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对于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与教学相关的情景模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总结等活动,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的:数学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知识,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学习,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锻炼自己的数学意识。

二、当前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缺失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运用教学生活化的模式,是为了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尝试了生活化的教学,但其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锻炼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考试的分数仍然是很多教师当前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手段,忽视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单纯为了考试分数学习数学,对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是枯燥的,是学习的负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数学与生活分离

新课改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学者不断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必要性,教师们开始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教师的认识并不彻底,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这就导致他们在运用教学生活化模式时出现“生活”与“数学”间的轻重不对等。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教师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选用生活教材对知识进行灵活生动的讲解,这就使得学生只是在学习书本知识,无法将学到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量的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忽视了数学知识本身的存在,这就导致学生虽然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却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进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于日常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运用教学生活化,教师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观念,包括:教育观、教学观、角色观。教学生活化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理论与生活相互联系;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从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明确自己教师的重要職责以及对学生价值观建立的影响。教学生活化的角色观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准确的意识到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数学课堂中整合生活素材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教学生活化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开发,不能仅局限在教材中,要积极挖掘整合与课程相关的生活素材。在挖素材时要注意:素材要与学生有较强的相关性,使学生可以对素材产生共鸣;素材也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积极正面的素材。整合素材就是将挖掘的素材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将知识变成教学生活化素材。整理素材时要注意:对素材进行适当的选择,不能将符合教学要求的素材全部用于教学;对素材要进行加工,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使之适合课堂教学;将素材与教材进行重组,将原本枯燥的教材变得有趣。

结语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知识变成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而不是仅停留在书本试卷上的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细节,确保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学到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教师在布置生活化的教学任务时,要以安全为前提,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

[2]杨规玉.紧密联系生活 增效数学教学[J].科学大众,2016,(09).

猜你喜欢

新课改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