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海战役精神之于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2018-10-13樊凡施霁耘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融合

樊凡 施霁耘

【摘要】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期间,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并作了重要讲话;2018年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新时代新徐州更应弘扬革命先烈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奋勇拼搏。与此同时,徐州在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支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淮海战役精神 职业院校 德育 融合

【基金项目】2018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深入推进爱国主义德育教学(项目编号:18XSM-216)。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84-02

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徐州市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这是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调研。在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1]

徐州是一片红色热土,作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这里生活和战斗,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淮海战役精神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激励一代代徐州人奋勇向前。如今的徐州,正大步走在转型创新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领,也更需要人才、科技、智力和文化支撑。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仰”、思想道德素养等,关系到“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战略部署的实施,关系到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成败。

一、淮海战役精神概述

淮海战役精神属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思想、信仰和追求为中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行为自觉、社会意愿的外化表现;同时,也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思想理念和远大理想。淮海战役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因其集结了民族文化、爱国情怀、科学的价值观等因素,能够产生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不僅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影响力也极为深远。

(一)淮海战役精神传播现状

淮海战役虽已过去70年,但关于“淮海战役精神”的界定却众说纷纭,总结下来有紧抓时机、适时决战、团结协作、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全民支持、军民同心、不怕牺牲等,这些光荣的革命传统构成了徐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素材。思政课程的内在特点、本土红色文化的优势等,都要求我们应将淮海战役精神引入课堂教学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于淮海战役的学术研究至今未曾间断,近五年,以“淮海战役”为关键词的中文发文量基本保持在30篇/年,媒体发文量保持在10篇/年;但文章的学术占比极不平衡,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媒介中查询“淮海战役”,其中,中国近现代史占33.75%,军事学科占24.29%,人物传记占15.77%,党史占9.31%;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的文章,基本仅限于《徐州日报》、《新华日报》等关于清明祭扫活动的新闻报道。

在赴兄弟院校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将淮海战役精神转化为德育教学资源的实践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甚至是一片空白。各校仅在每年清明祭扫时,才进行革命传统文化的宣传;而针对淮海战役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是少之又少,尚未形成系统的、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淮海战役精神的当代价值

淮海战役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是一种以思想理念、信仰追求为中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行为自觉和社会愿景的外化表现;它与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红色文化相统一,具备系统、具体的科学特征,这些革命精神的巨大能量主要体现在其聚集了民族文化、科学价值观等因素,能够产生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被看作中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淮海战役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同为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不仅在其产生时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推动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影响力也极为深远。

二、淮海战役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强富美高”新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建设工作,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有高度爱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大国工匠”的突出代表,也是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淮海战役精神在此时充分彰显了它独特的当代价值,它不仅在加强职业院校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等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它还与“工匠精神”在不惧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争做先锋等价值取向方面具有一致性。

充分利用淮海战役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加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助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对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01).

作者简介:

樊凡(1984,10-),女,汉族,江苏赣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施霁耘(1983,8-),女,汉族,河北鸡泽人,硕士,讲师,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德育融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