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性

2018-10-13干元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保障,是各个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的希望工程,是国内学者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研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性,从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政治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75-02

1.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

(1)实践性。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典型特点。高职教育首先是为社会第一线生产岗位输送专门技术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到岗即能适应工作,因此其教育过程必然要突出实践性。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所以,学校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岗前实践训练,根据将来工作的岗位需要来努力提高其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2)职业性。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突出了教育的专业性和行业性,这是优点,但普遍缺乏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灵活性,忽视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需要,量身订做的相应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所学的内容应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它的专业内容、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必须依据技术岗位职责、素质、能力的要求,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突出技术岗位性、内容实践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和灵活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

(3)人才规格的实用性和复合性。我国《高等教育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和业务管理工作,能够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这种人才在思想上、业务上有些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安心生产一线的工作,在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专业针对性强,技术应用能力扎实;在本专业学习之外能对相关专业有所了解,有多方面的处事能力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人才培养实用性的同时,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努力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高職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性

(1)高职学生思想认识与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价值倾向的差异导致学生产生明显的内在冲突与矛盾。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如今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培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数不胜数,但人们心中对其根深蒂固的偏见仍未消除,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求职时也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高职生的心理与思想必然会受到人们这些片面不公正观念的影响。高职生无法得到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尊重,这使得高职院校对其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显得有些单薄,从而使得高职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刺激,甚至产生心理压抑。

(2)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一些学者对普通大学一年级新生和高职院校一年级新生在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一个非常一致的判断:就智力水平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并无二致,不少学生的智商甚至相当高,但是高职学生在兴趣、爱好、注意力、意志力、忍耐力、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却大不如普通高校学生,而这些恰恰属于非智力因素。事实上,恰恰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使得他们在高考中就和普通高校学生拉开了距离。

(3)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明显有较为普遍的自卑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上大学已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无形中使得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似乎是“落榜”的感觉,进而生出自愧不如的自卑心理。我们在武汉几所高职院校开展的调查中发现有5 3%的学生不满意在高职就读,存在自卑心理。而且据我们调查,有近80%的高职学生家庭收入较低,经济环境不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在行为上显得缩头缩手、拘谨保守,心理上有胆怯自卑。这些自卑心理给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社交活动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若不及时疏解很容易导致厌学、抑郁等各种问题,所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高职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偏低,基本文明素养相对缺乏。高职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中专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他们的基础文化知识较薄弱,无论是知识的积累量、知识的准确性、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完整性等方面都与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对于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的高职学生而言,本身就是基础文化知识没有学好,基础不牢,考分不高,才作为第四批录取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些学生和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思想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相对较弱,像对师长的尊重意识、团结协作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文明礼让意识、公共秩序意识等都相对较差,这些都是他们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作者简介:

干元(1986—),女,汉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