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8-10-13彭章荣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彭章荣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古诗词鉴赏对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古典文学审美情趣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古诗词鉴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如何进行更高效授课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61-02

1.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1.1重背诵,轻鉴赏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于思想认识意识上已经接受了新课程观念,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所谓的“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在各种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以此来突显自己的教学能力,把文本的背诵、字词的讲解等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了。在短期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考绩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以彰显。但从长效看,此种做法与新课程的理念并不一致,不利于学生的内涵发展。

1.2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

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古诗词的作用。他们学习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不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为目的。古诗词语言凝练、简洁,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正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古文化功底和鉴赏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常都要借助工具书,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

1.3古代诗歌鉴赏的教学范围狭窄

教师进行古诗鉴赏教学时,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而应扩大教学范围,丰富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教师拘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范围局限于教科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所以常常不能完全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更谈不上准确把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2.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策略

2.1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互动或游戏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课堂活动的设计应该丰富多彩。如在学习《虞美人》时,可播放同名歌曲,让学生一边鉴赏动听的曲子,一边进入到古诗意境当中(本人曾发表过《流行歌曲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可供参考;中央电视台节目《经典咏流传》对诗词的演绎,可为典范)。之后,老师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共同讨论这首词,并結合讨论结果明确鉴赏的最终结果。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为学生提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空间,帮助学生掌握这首词的深层含义。

2.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教师常常为教学的主体。在灌输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环节中,从而失去了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古诗词教学不是学生的鉴赏,而成了教师的解读。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自己和学生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新型的教学课堂上,要厘清这两层关系: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是知识传授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思考时间。每个学生是不同的思维个体,对诗词的理解与鉴赏,可能会各有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解释。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表现,留意学生上课时的互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为其布置任务:讨论诗词中描绘的景色,分析文中的主要意象。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本诗描绘了杨柳岸、晓风残月、千里烟波,暮霭等景象,蕴意深沉,包含动人情感,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教师对他们合理的答案作出了肯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2.3了解作者生活背景,提升诗词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作者生活背景的信息,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一生,或升迁,或贬谪,或是娶妻,或是爱而不得,让学生能深刻体会作者的心境。例如在讲授诗圣杜甫的《登高》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典籍,了解杜甫的家庭、职业和生活经历。《登高》描述的不仅仅是当时创作这首诗的杜甫,诗中的情感还涵盖了他整个前半生的人生经历。杜甫幼年时,生活环境优越,后四处游玩,亲眼见到过民生疾苦,国家动乱,空有一身抱负却始终郁郁不得志,有一段时间杜甫失了官职,却无银钱傍身,老妻饥儿,生活窘迫,后幸得夔州督柏茂林照顾,生活才好一些,《登高》便是那时所作。另外,我们也要了解杜甫诗歌的时代背景。杜甫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强盛转衰弱,战争的频繁,让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杜甫在诗中描述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的悲怆,如若未曾了解他生活的困苦艰难,是难以体会到的。

2.4梳理题材类型,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不同主题的诗词,常借用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抒发不同的情感或揭示不同的哲理。同一主题的诗词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征,以诗词类别来学习诗词,可以发挥知识之间的迁移作用,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与素养。古代诗词大致可以分为:咏物抒怀类、赠友送别类、咏史怀古类、羁旅思乡类、边塞战争类、山水田园类、闺怨怀人类等几类,每一种题材的诗词在叙述状物、感情抒发、创作风格上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类型分析几篇诗词后,随着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面对陌生的诗词,也能应对自如。

2.5知识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高中生对古诗词的鉴赏不应局限于教材。应扩大他们的学习范围,广泛阅读课外素材。为了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我们还可以推荐一些内容为诗词鉴赏的刊物或书籍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作诗(词)人的体验和背景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汲取更多优秀的营养元素。例如,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生活于党争剧烈、政局变幻的北宋中期,他志在有为,因此虽人生征程无限曲折,却终生未离仕途,他一生遭遇无数打击,甚至险被政敌害死,但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逆境。翻看他留下来的文学作品我们几乎看不到他的悲惨感情,他总是以一种淡薄达观的心境,去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学生对词人的生活经历与相关时代背景更了解之后对诗词的理解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2.6即兴创作,相互评价

诗词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独有。每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悲哀,每一个人也有每一个人的烦恼。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丰富的情感来鼓励他们进行诗词创作。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的诗词,古诗词鉴赏面对的是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诗词,老师要教会学生自己鉴赏诗词,抓住字眼,品味情感。可举办小型诗歌比赛,让学生自己写出自己的景、自己的情,并让学生自己或者请其他同学来朗读诗词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试着从内容、韵律、情感上分别鉴赏作品,最后,教师给予公正的评价。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诗词,让诗词成为学生熟悉的文学形式,而不是隐藏历史中的文化宝藏。

古诗词鉴赏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使用必须基于扎实的基本功。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内涵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顾建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吴玉霞.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赏析[J].新教育,2017(7).

[3]吴婷婷.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4]姬一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