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2018-10-13张祥
张祥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21世纪的今天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素质化教育,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培养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当前初中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展开详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8-02
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我国教育部门面向初中生认知能力及学习规律精心编纂的教学书籍,隐藏着很多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语文素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模式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可全面提升和培养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模式,更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形成与自身发展相符的语文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初中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其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理论、技能,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评估及诊断形成的一种与个人认知模式及性格发展相符的能力,被学术界认为是学习品格,根据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心理因素形成的学习素养。从目前教育学理论研究态势来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是根据语文教育对象学习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量身定制的一套教学系统,具有系统化、个体化、特殊化等特征,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是从学生潜能开发、文化素养培养、知识理论传授、技能培养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的思维认知模式,学生能结合特有的思维逻辑以及认知习惯从多个角度学习音乐知识以及科学理论,形成符合个人发展的学习系统。动能教学理论认为:“当教育个体具备专业学科素养并掌握知识传授方法时就能形成专业素养,并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简而言之,当初中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并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及技能时,就能形成与个人发展相符的学习模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个性化教学思想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这也就决定了初中语文老师要树立个性化教学思想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清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具备专业的语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心理学理解能力。但目前我国很多初中语文课程设置中教师都没有将个性化思想融入课程实践中,无法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为此,要将个性化教学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教学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媒介引导学生形成语文认知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必要的知识理论,掌握必要的技能方法,形成与自身学习发展匹配的语文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观念。
(二)完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建设
教学实践理论研究表明:“教育要从学生兴趣抓起。”语文老师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知识绝不能是仅仅由事实理论、概念方法、认知规律所组成的静态知识系统,还应包括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思想。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理论及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培养自身语文素养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语文相关理论及方法并构建自身的认知系统才能学以致用。所以课程设置方面要健全相应的知识体系,從基本技能、科研方法、教学方法、科学态度与教育价值观等方面构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完善相应的知识组织架构,指导初中学生用科学化的知识理论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突出语文课程的示范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方面,既要融入与语文教学有关课程的设置,也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教学示范作用,以全面满足学生的语文核心培养为基础,健全学生的认知模式。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因此,初中语文老师不能将所有的课程按照同等比例组织,要划分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突出语文课程的示范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形成与语文知识适应的创新能力,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具备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注重优化课堂组织架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在课程机制中融入个性化教学思想,突出语文课程的主体示范性,完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形成与个人学习发展相符的认知模式,掌握高效率学习方法,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荣信.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2015(24):119.
[2]雷艳仪.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语文学刊,2012(0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