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双向五环”语文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8-10-13豆科忠张正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五环双向教学模式

豆科忠 张正福

【摘要】《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双向五环”语文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从背景、理论基础、内涵、成效与反思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农村薄弱高中的高效教学模式。旨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自学质疑、对话交流、实践练习、拓展提升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理念 双向 五环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4-02

一、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双向五环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一)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2007年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担心学生因缺课而落下学习,便将新课知识录成视频上传网络,方便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支持。由此得到启发,便安排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自学,在课堂引导学生练习,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这种课堂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流程,开创了“翻转课堂”的先例。克林顿戴尔高中在此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课前自学、课中消化和课后升华”的三环节“翻转课堂”实施过程。

“翻转课堂”的研究分为认识、概念、学习方法微视频等方面。翻转课堂教学之父乔·伯格曼认为,翻转课堂不是单一的网络课程,而是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Edward B.Westermann认为翻转课堂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Sharon J.Hawks强调“翻转课堂是建构主义思想和行为原则独一无二的结合,可以用来解决说教的教育和临床实践性能之间的差距问题”。

(二)国内对“翻转课堂”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1年“翻转课堂”传入我国后,一线教师便开始了探索。重庆市聚奎中学概括出3“翻转”、课前4环节、课堂5步骤和6大优势;上海市仙霞高中结合“构建云课堂的实践研究”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昌乐一中在摸索过程中构建了以“自学质疑+训练展示”为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式。

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专家聚焦于概念、特征、理论等方面。孙峰等人在《翻转课堂的理性反思与本土化建构》中指出:“翻转课堂引入了多样化的‘翻转方式,如翻转师生角色、翻转课内课外、翻转学习流程、翻转学习时空等。”刘健智等人将“翻转课堂”特点概括为“精制教学视频;颠倒传统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把学生从追求学历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双向五环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基于翻轉课堂理念的“双向五环语文教学模式”》旨在以翻转课堂理念为指导,探讨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双向五环节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双向五环节语文教学模式的框架

1.双向是指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和主导的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2.五环节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互动中包含的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1: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环节2: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环节3:学生探究·教师参与

环节4:教师精讲·学生练习

环节5:师生总结·拓展提升

(二)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流程的阐释

第一环节: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预习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预习内容,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求学生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

课前预习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2.适度性。内容的难度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

3.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第二环节: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1.分组展示: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根据不同的问题,指派一个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总体原则是B层展示,A层点拨,C层提升。各组任务不同时,可让小组按顺序展示汇报,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负责质疑、提问和补充。各组任务相同时,可利用评价调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并把竞争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各组任务互补时, 未参加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检测。

2.老师负责控制展示进度,调节好课堂氛围,并及时记录出现的典型问题和新生成的学习目标,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学生探究·教师参与

1.教师呈现学习目标,提出解决的问题,一般包括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课堂中生生、师生合作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

2.合作探究规则:合作探究前,由教师规定合作探究的时间和要求,由小组长控制好讨论的进程。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分享。经小组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要以书面的形式反馈至老师手中。

3.老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积极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掌握学生出现问题的一手资料,以备针对性点拨。

合作探究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合作探究中师生、生生互动,生教生,生练生,生评生,做到思维有深度,探究有高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第四环节:教师精讲·学生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展示完毕后,老师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精讲,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精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学生学习情况的桥梁。因此教师要设计有效的当堂练习,练习内容、形式可设计要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

在这一环节要“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法。而在练习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体现在教师的精心设问和巧妙导语上。教师应当做到:(1)应在重点练习题的解题依据处设问;(2)在解题错误的错因处设问;(3)在提示知识内在联系,探求知识规律处设问;(4)在易混知识处设问;(5)启发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新旧知识;(6)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折;(7)在各个环节的衔接处做到承上启下。

第五环节:师生总结·拓展提升

课堂总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总结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适时小结学法,还可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小结,甚至可以把生生间的互评带到课堂总结中来。

知识拓展是原有知识的延伸或者对原有知识进行补充、强化、巩固。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加强教学的横向联系,突出本体的特性,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横向迁移。

三、应用“双向五环节语文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

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二)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促进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培养高效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三)布置好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的自学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独立地把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初步理解学习内容,预测学习要求,理出重点和疑点,是一个准备的过程。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预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和学生双方有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預习针对性,提高预习效果。

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盲目性,教师应该课前设置预习的学习环节,提出合理、明确、有可操作性的预习要求,使学生预习时有章可循。

2.分层预习学习内容,增强学习信心。

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预习效果会更好。

第一层次布置模仿性预习作业,对学困生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鼓励掌握基础知识。

第二层次布置理解性预习作业,对中等生注意使他们在确保完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努力完成发展目标。

第三层次布置探究性预习作业,对优等生适当减少对优等生的基础性、机械性练习量,使他们能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开放题等,提高作业创造性。

(四)认真备课

按“双向五环节语文的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五)强化落实、注重整理

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兰州.探索高中语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J].语数外学习,2013(12).

[2]吕汝凯.高中语文课堂导学三步结构模式初探.教育纵横,2010(06).

[3]张立成.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模式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07).

[4]韩秀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J].考试周刊,2016(15).

猜你喜欢

五环双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