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8-10-13朱莉刘晨李淑君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脑梗死糖尿病

朱莉 刘晨 李淑君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测量两组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功能(ESS)评分,以及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糖水平和ES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水平(t=12.276,P=0.000),ESS(t=20.281,P=0.000),护理满意度(χ2=7.824,P=0.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神经恢复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脑梗死;个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b)-0164-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消耗性疾病,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造成胰岛素抵抗,引发患者代谢紊乱综合征[1],临床常见有多饮、多食、多尿,同时伴有消瘦以及疲乏无力等各种并发症。依据临床患者分布可以发现,2 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由于环境因素改变以及患者遗传因素造成的复杂性病变。脑梗塞是由于脑组织的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由于局限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紊乱[2],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研究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特对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7~76)岁,平均(52.65±10.27)岁,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5~77岁,平均(50.19±11.17)岁,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该研究得到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同意进行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进行该研究。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患者具有明确的诊断资料确诊为脑梗死;血糖水平符合临床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楚、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Ⅰ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后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3]。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进行常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3.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策略,调节患者的心理生活状态、生活自理程度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状态等水平。

1.3.2 饮食护理 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无阳性并发症体征等情况,制定不同的饮食计划,以及运动计划。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 kg[4]。根据此标准体重和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综合评价每个患者所需要的热量需要量。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 500 kcal。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1.5~2.0 g,合并糖尿病肾病者每千克体重0.8 g[5],若已有肾功能不全者为每千克体重0.6 g。同时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摄入以植物油为主。

1.3.3 医患沟通 要求责任护士对负责的病房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以及生活注意事项,要做到耐心沟通,有问必答,并且严守患者隐私。

1.3.4 用药指导 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积极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个性化指导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情况,掌握每例患者的胰岛素制剂种类和剂型,告之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以及注射方法,并且指导注射时间,速效胰岛素在餐前5 min,短效胰岛素在餐前15~30 min注射[6],同时告之患者及家属底血糖症状的处理方法。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测量两组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功能(ES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60分者即为护理不满意;问卷评分 60~89分者即为护理基本满意;问卷评分≥89分者即为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00%[7]。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ESS比较情况详见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糖水平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水平(t=12.276,P=0.000),ESS(t=20.281,P=0.000),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χ2=7.824,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血液动力学障碍,容易并发脑梗死,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研究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策略,以尊重患者隐私为前提,对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并且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通过该组研究,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t=12.276,P=0.000),ESS(t=20.281,P=0.000),护理满意度比较(χ2=7.824,P=0.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采用系统的治疗方法后,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规范了患者的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康复水平,通过个性化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良好的提高。

个性化护理,更加关注患者的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满足了个体化康复发展要求,本研究中,要求医护人员要以患者为核心和服务主体,应用现代化的护理方法和策略,并且以降低患者并发症为终极目标,提高护理的人文关怀能力[8]。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神经恢复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明芳.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3):134-135.

[2] 孙雪姣.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3(3):186-187.

[3] 張兆传,张在明,向勇,等.糖尿病并脑梗塞发病特点及药物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33-35.

[4] 罗峰.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临床干预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9):167-169.

[5] 姜燕.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221-222.

[6] 庾雪芬.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2):219-220.

[7] 吕桂云.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3):73-74.

[8] 钱宇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0):95-96.

(收稿日期:2018-04-25)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脑梗死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