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8-10-12陈青霞
陈青霞
摘 要:关爱“留守儿童”已然成为了寄宿制学校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些留守儿童或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抑或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他们中有很多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实在令人堪忧。笔者试图根据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现状;成因;对策
一、欲渡黄河冰塞川——“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堪忧
小张(化名)爸爸妈妈在葡萄牙,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一个暑假里,因为没人看管,私自下水游泳,被河水吞噬了幼小的生命。小强的父母在意大利经商,由奶奶监护,现为六年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老师叫他写作业,他当面顶撞,我就不写,你拿我怎么办?若非要我写,我就从窗户上跳下去……这样的人,这样的事,难道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愿意看到的吗?面对这样严峻的事实,我们不禁叩问:是什么致使这些“含苞的花蕾”枯谢凋零?是什么让这些无辜的孩子如此叛逆?是什么致使这些孩子暴力、自私、无同情心、逆反、孤僻、自卑、缺乏上进心、品行差、成绩差?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驱除心中的阴霾,走出成长的误区?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受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是学校的事。大部分的家长选择寄宿制学校,除了寄宿学校比较有优越的教育资源外,更大的原因在于,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学习都有老师照顾。家长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学校,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有的父母,一年回家与孩子团圆一次,有的三五年与孩子见一次面。长此,孩子的亲情严重缺失,再加上負责照管孩子的人普遍文化素质较低,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出现了许多问题:暴力、自私、无同情心、逆反、孤僻、自卑、缺乏上进心、品行差、成绩差等。小章,现读四年级,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溺爱中养成诸多不良习惯。
(二)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有的学校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教师必须要抓学生的成绩。各班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成绩不好,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没有学习的兴趣。要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教师必须要给这些儿童开“小灶”,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厌学,甚至逃学。小李,学习成绩差,老师叫他交周末作业,他就想方设法逃避,谎话一大堆。老师怎肯善罢甘休?一下课,小李趁上厕所的时间躲到学校的某个角落,惹得任课老师、班主任到处找他。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留守儿童”问题的实施对策
(一)做好留守儿童的父母工作。1.转变观念,加强沟通。家长要树立,只有和学校、老师、监护人共同配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的观念,要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个小礼物,都足以给孩子们惊喜。父母要多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看看他们到底什么是最需要的。与孩子联系的时间间隔不能太久,做到每个星期至少一次。在沟通上,应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身体、生活等综合情况,有可能的情况,“常回家看看”,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温情。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还可以用书信、qq、微信、e-mail,这样可增强亲子间的情感。2.合理满足,戒娇戒宠。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隔代教育,娇宠溺爱,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全方位的满足,一旦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出现了问题,这些监护人便无计可施了。因此,监护人要寻找合适的方法,不能一贯地娇宠溺爱,当孩子有问题、挫折时,监护人要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在孩子的良好行为、道德上要给予更好地引导,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做好学校“留守儿童”工作。1.摸清儿童底子,创建管理档案。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每个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做到五个清楚:学生基本情况清楚(出生年月、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临时监护人情况清楚(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外出家长情况清楚(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教育管理对策清楚(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班主任工作目标清楚(要求做到:不辍学、学习不掉队)。2.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关爱”制度。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副校长、教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②建立健全制度。《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检查考核机制度》、《关爱留守儿童跟踪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专兼职教师定期与留守儿童沟通的工作制度》等。3.创办温馨小家,弥补情感空白。为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白,让他们在学校里有更好的归宿感。学校发动全体党员、团员、教师,创办了“温馨小家”,为“留守儿童”配上爱心爸爸、妈妈,让爱心爸妈履行父母职责。4.给予特殊待遇,感受温暖亲情。为了这些“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情,学校规定每月至少给他们过一次“集体生日会”。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远而艰辛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提升。我们更呼吁社会各界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创造真正属于“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让“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青永红,周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