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2018-10-12肖穗芬

黑河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教育创新

肖穗芬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起点和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单向传授,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不断锻炼、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如何激励学生学好语文,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我,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展示;交际工具;教育创新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教育手段与方式的创新十分迫切。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点是传授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授课大多是单向的,学生在课堂的展示机会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因此,创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想法,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满足表现欲望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采用有限的几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展示的热情。例如,学习汉字或拼音时,可以采用拼音配对游戏、汉字读写比赛、词语接龙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快速掌握知识;对于人物较多或情感丰富的文章,可以采用表演的展示形式,如《渔夫的故事》《狮子和鹿》等,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现文中动物的动作、神态与情感,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在创新授课方式和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指导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展示形式,让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心和存在感。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个性活泼,可以让他们担任活动或游戏的组织者,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激发他们展示自我的热情;有的学生性格相对内向,不善于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多让他们回答问题、参与游戏、表演等,要进行即时性的激励和赞扬。

二、营造轻松氛围,展示表达能力

展示离不开表达,也需要勇气。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能力是一个学生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敢想敢说,全面展示自己。首先,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设置各教学环节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将探索和发言的空间留给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自主展示、探索和创新中锻炼自己。其次,在营造课堂气氛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不是完全放任,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在自由表达或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课堂总体方向,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讨论影响课堂效率。另外,还要科学确定课堂表达与展示的主题,通過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并对他们的表达、表现和结构作出适当的评价,鼓励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学习展示与表达活动中来。再次,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展示与表达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这一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思考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表达欲望更强。

三、引导科学阅读,展示阅读成果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不可忽视的核心环节,很多语言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可以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和成熟的思想,具备这些品格的学生将更有自信,获得更好的成长。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大量、科学的阅读,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首先,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开展阅读的优秀资源,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经典文章,语言文字、构思立意等都经过了长期的考验和沉淀,是不可多得的阅读资源,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深入的阅读教材内容。一方面要重视阅读环境的科学创设,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专心致志的阅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在读书时积极探索、深入领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反思,达到读有所获。其次,鼓励学生大量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仅仅依靠教材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书中汲取思想和文化精髓,形成自身独特的观点和见解。此外,教师还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表达出阅读的感悟,可以定期举行读书分享活动,如“我最喜欢的书”“我最推荐的书”“我最感动的书”,让学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读书的感想,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鼓励自主写作,展示创作才能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表达自我和展示才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是另一种方式的展示,内容更加深入和细腻,表达更加深刻,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展示的重要舞台。首先,让学生养成随时写作的习惯,书面表达并不一定要在作文课上完成,日常的随笔也是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所以要培养小学生日常写作的积极意识,例如,阅读中随手写下自己对文章的感想和观点,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展示才能的重要工具。其次,书面表达的指导要避免模式化。目前的学生写作通常都是教师确定主题,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或者格式进行创作,学生缺乏想像和思考,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思想和灵魂,丧失其作为表达工具的作用。在学生展示个人创作才能时,教师要给予适时鼓励,激励他们大胆创作,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感受自主写作和才能展示的乐趣。

五、引导学生反思,展示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并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以及今后的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在语文课堂中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问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需要更专注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对所学内容全面理解和把握才能有效提出问题,它是发展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大胆提问,认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中更好地展示和表现自我。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提问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正确探索并发出疑问。例如,在学习课文《清澈的湖水》时,教师应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记下疑惑、难点、重点,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程讲解,接下来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如“在优美的风景区可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看到美丽的风景区变脏你有什么感受?”“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题“环保”,然后就“环保”的话题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通常有了一定的理解,课堂气氛也更加轻松,学生提问或者回答问题就会更加大胆自信,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全面发展。

总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阅读、表演、写作等方式表达和展示自己,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余莉.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6 , (14).

[2]尚景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 (11).

[3]李倩.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4 ,(18).

[4]范廷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4,(02).

[5]王碧峰.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J].软件,2016 ,(06).

[6]郭琳.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05).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教育创新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