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耒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10-12谭玉梅肖从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问题

谭玉梅 肖从辉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本文对耒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耒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耒阳市休闲农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 休闲农业;现状;问题;对策;湖南耒阳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258-02

休闲农业指利用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家习俗等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利用,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健身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收,提高农民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耒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地处湘南,是湖南省的南大门,交通十分发达,京广铁路、京珠高铁、京港高速公路、107国道、S320线贯穿境内,乡村交通和通讯网络建设较为完善。发展休闲农业,助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对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意义重大。

1 耒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休闲农业初具规模

耒阳市休闲农业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逾20年的发展,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2017年拥有各种规模的大小休闲农庄企业达104家,其中,国家五星级休闲山庄2家,省星级农庄13家,现代休闲农庄25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接待游客达50.07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达6 500万元以上,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2 575万。2014年耒阳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2017年耒阳市蔡伦现代农业科技园被列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近年来,耒阳市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为美化农村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1.2 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耒阳市是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田园景观,农村生产经营多样和农村文化丰富多元。拥有亚洲最大、负氧离子最多的蔡伦竹海,新市片区的万亩油菜生产基地,夏塘的千亩“水稻—油菜”公园,灶市街道办事处泗门洲片区的桃花园,神龙万亩油茶园,小水红薯产业园,江头生态农业产业园,蔡伦科技园,隆平高科耒阳大市休闲农业园,永济镇的万亩荷花园和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等一大批特色休闲园区。神农创耒,千古流传,耒阳既是农业大县,也是千年古县,农村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如新市圆子、立夏粥、端午五子(粽子、包子、苕头、鸡子、蒜子)、抖糍粑、苍粑粒等;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如舞龙灯、耍狮子、唱花灯、古法造纸;在节庆文化方面除传统的节日外还有敖山庙会、蔡伦科技文化节等一些农村节庆日。

1.3 优惠政策助推休闲农业发展

近年来,耒阳市不断加大休闲农业投入,加快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现代休闲农业蓬勃发展,2015年出台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政策文件《耒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主要在资金投入、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休闲农业企业的积极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由2015年55家新增到现在的104家,投资1 000万以上的休闲农业企业达13个,有种养加工休闲项目26个,有农产品加工项目经营主体20家,有规模种养基地经营主体15家,农家乐及其他类型43个。如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乡村生態旅游为主体,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流转茶园面积由2014年的40.00 hm2发展到现在的233.33 hm2,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土地绿色覆盖率,防止土壤风化、沙化,减少水土流失和耕地拋荒,成功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326人(其中有88人为贫困户),带动周边逾2 000户农户广泛参与和直接受益,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茶叶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江头茶产业化进程和休闲农业升级,延伸了产业链条,在流转土地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的提升,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地域经济转型,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不平衡,项目单一

耒阳市休闲农业受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发展分布不平衡,以东乡、北乡居多,南乡、西乡偏少。典型的休闲农庄都分布在东乡、北乡,占全市休闲农业的65%,而南乡、西乡因农村交通条件的限制致使休闲农业发展滞后。休闲农业发展主要以休闲观光型为主,项目内容多以餐饮、观光采摘、垂钓等为主,占休闲农业的70%,农耕体验、革命教育、历史与民俗文化未能得到较好的利用,主导品牌产业融合度低,内容不够丰富。休闲农业项目缺乏知识性、趣味性和吸引性,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求,效益低下。

2.2 缺乏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

耒阳市休闲农业企业在开发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过度无序开发,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导致同一类型的休闲农业的企业繁多,同一地区休闲农业企业竞争过度;主要以自发、分散粗放的小农户个体经营形式为主,整体建设水平低、档次低、布局不合理以及设施配套不齐等现状带来了效益低下、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2.3 缺少现代农业的特色和规模

近年来,尽管耒阳市在倡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但是仍缺乏现代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园和特色种养殖的产业基地,全市休闲农庄品牌效应弱,游客回头率低。现有休闲农业项目经营管理决策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休闲农业的建设标准,产业和企业的安全、卫生标准等都有待标准化、规范化。产品竞争力不强,影响着全市休闲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2]。

2.4 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劳动力大规模迁移到城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衰落,现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农村老龄化、空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农村失去了创造力和活力。据调查,耒阳市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小学文化占58%,初中文化占35%,高中文化及以上占7%。发展休闲农业的服务人员也未经正规的岗前培训,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

3 对策

3.1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弘扬耒阳特色文化

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充满绿色、环境优美、具有吸引力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不同乡镇、不同项目针对性开发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当地特色旅游产品,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体现农业农村特色,使游客每到一处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无需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深度挖掘农村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民风文化旅游。如以耒阳古城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以耒水与舂陵江自然风光带为支撑的户外骑行与自驾游;以蔡伦竹海为特色的农耕体验游;以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为特色的科普教育游;以神龙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温泉休闲度假村;以新市古镇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体验游;以梁家祠堂(湘南指挥部遗址)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游等。

3.2 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宣传和推介休闲农业典型事迹,利用微信、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其传播快、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向社会发布举办的各类特色农事节庆、节会、优势农产品农博会及创意大赛等休闲热点信息,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再围绕重要的节假日,结合自然季节特点集中开展景点线路宣传推介活动,实行“城区—农庄—餐桌”的周末游。

3.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构建美丽乡村,要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具备开发休闲农业条件的村镇倾斜,首先改善交通道路,改造农村电网,改善环境卫生,完善路标指示牌、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和城市公交连线等设施设备,加强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建设特色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休闲体验等配套的服务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方便、卫生、舒适的居住环境条件,才能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欢”。将休闲农业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从业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经营素质、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等;逐步推进持证上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去其他有先進技术地区学习交流,以更新理念。

3.4 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

为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建议政府部门制定专门政策,从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争取省级、中央财政对休闲农业项目的资助。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经营户与农庄,引导其规范发展,逐步做大做强。采取对新评星级农庄实施一次性奖励补助,积极支持、鼓励现代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创办特色和打造品牌,并对创建成功者给予大幅度资金奖励,有效激发各类主体的创办活力。对准备新建的农业企业实行先建后补、贴息政策[3]。

3.5 整合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休闲农业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注重生产与生态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的长效循环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农村、亲近自然、体会田园乐趣的机会,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对农业、农村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游客以自身形态意识、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缩小了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离,开拓了当地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4]。

4 参考文献

[1] 邹珊,李想,杨敬华.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1):111-118.

[2] 黎江.衡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 舒菁英.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5+”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0):74.

[4] 曾倩,成春,骆颖俊,等.浅析休闲农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8-21.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现状问题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