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的教学机智
2018-10-12洪楷丽黄美霞
洪楷丽 黄美霞
[摘要]在班主任教育管理机制中,最头痛的问题就是面对班级中“问题生”不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状况,因而“问题生”成了现代教育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该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学校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采用观察法、叙事研究法分析“问题生”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应对处理这类问题的教学机制,增强教学机智,帮助“问题生”直面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问题生;教学机智;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71-02
一、何為“问题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教师王晓春对“问题生”的界定是:“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才是‘问题生。”这个定义清晰地指出了“问题生”是:通过一般的关爱、表扬、批评、写检讨、请家长等都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这类学生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他们自卑、无集体感、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严重违纪、不思进取、厌恶学习,不仅给班级的班风建设形成巨大的阻碍,而且还给学校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干扰了一线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利于“问题生”的成长。
二、“问题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问题生”不等于“有问题的学生”,他们应该是在某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而问题的源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低头族”群体涌现的影响
如今已是网络信息时代,几乎每人手上都有电子产品,各种信息迅速传播,“低头族”崭露头角,他们一味低头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关注着自己虚幻世界里的动态,不爱交谈,不爱沟通,也不想了解身边人的近况,以电子产品作为情绪发泄的最好工具。在自己的世界里愉悦自己、麻痹自己,冷漠、自私。各种暴力游戏、色情页面伴随着这个群体的出现,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冲击下,作为无法辨别是非、抵制诱惑且极具好奇心的学生来说,这一切都是新鲜的事物,于是深陷其中,“问题生”也就逐日增多。
2.家庭的影响
如今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越来越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再者,随着社交工具的发展,父母的社交问题也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交友现状;还有的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孩子疏于管教和关心。因此,处于这种生活幸福感较低家庭的学生,久而久之会烦恼频增,自信心和进取心受挫,渐渐地,他们会选择在家的时候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言不语,以此来保护自己,而一般在学校里,要是有同学触及他所认为的底线,他们就会选择爆发来宣泄自己在家压抑已久的情绪。
3.学校的忽视
这是一个拼升学率的时代。学校办学为了吸引更多生源,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知名度的代名词就是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教育一味注重升学率就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那些尖子生身上,又因“问题生”一般在学习上不占优势,进而各个班级中那些需要特殊照顾的“问题生”所表现出来的所谓问题会被忽视。
三、如何有效帮助“问题生”走出困境
1.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低头族”中的“问题生”因缺乏与他人的言语交流,再加上他们难以压抑自己对于“电子产品”的消遣欲望,组队游戏、言情小说、网络社交、碎片化的阅读(微信推文)使得他们的心灵较为空洞。尊重是理解的前提,针对这类群体的“问题生”,班主任首先要尊重他们,耐心地与之进行心与心的深度交谈,了解他们究竟对电子产品中的哪一方面感兴趣,为何感兴趣以及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对他有什么作用等相关信息。明确了“问题生”的动机后,班主任要结合他们自身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说明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他们产生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帮助他们权衡利与弊之间的关系,推荐他们试着改变,用平时打游戏、看言情小说的时间去阅读整本书,比如瑞士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肖恩柯维的《青少年最重要的6个决定》,并建议他们在空暇时给自己留下自我对话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自己与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还有“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读书是内省的有效方法之一,适时对学生提出自我教育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信任。阅读书籍能带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工具。
2.关注学生,营造家的温暖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六条建议中说:“在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赞同的。”当然,这里所提及的“后进生”也属于“问题生”。“问题生”之所以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为这类群体在校叛逆,易怒易躁,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家缺乏父母的关心关注,缺乏家庭的温暖。当然,教师不可能给予学生家庭的温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关怀和爱护,要想改变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需从源头人手,就是改变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教师在学校应多留意“问题生”的思想动向,多关注他们并适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还需要与“问题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努力调和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并及时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反映给家长,引起家长的注意,让家长多留意孩子的成长情况。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了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所产生替代性经验在观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帮助家长明确自己是孩子的“第一影响源”,也即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自己就是教育孩子的无声语言。平时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多关注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多点高质量的陪伴,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3.学校助力,重塑信心
拥有自信心是人进步的源泉。学校应重视这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与温暖。针对这类学生的需求应定时定量开设心育课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存在挫折,这是必经之路,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困难;建立家校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家长加入育儿的相关学习平台,如中国少年雏鹰网、儿童教育网等网站,教给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在校外资源方面,学校应努力邀请心理方面的相关学者到校开展关于成长的讲座,给“问题生”开航辟路,教给孩子正确处理自己存在问题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爱护他人。另外,学校还应营造教学育人氛围,重视人的培养与价值,鼓励教师对“问题生”多些赏识,教学中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发掘和抓住这些闪光点,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
(责任编辑 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