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利县松材线虫病防控现状与对策

2018-10-12阙兴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问题对策

阙兴宇

摘要 2013年慈利县确认发生松材线虫病,近几年全县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以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保护张家界核心景区。本文介绍了慈利县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防控现状,分析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防控现状;问题;对策;湖南慈利

中图分类号 S43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21-02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重要林业病害,因其致病力强、传播快,寄主一旦感病,死亡速度快,治理难度大,因而又称“松树的癌症”[1-2]。自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南京市首次被发现以来,先后扩散到我国18个省逾400个县级行政区,累计致死松树逾7 000万株,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丰富的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1 慈利县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北与常德市石门县接壤,东南与桃源县毗连,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相接,西靠武陵源区。慈利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同时也是进入张家界的东大门、保护张家界核心景区的最后一道防線。全县辖25个乡镇,总面积34.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4.6万hm2,有林地面积18.8万hm2,松林(包括马尾松林和国外松林)面积6.8万hm2,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7.6%,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36.2%。

2013年底在慈利县发现4株枯死松木,经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检测,确定为松材线虫病感染致死。2017年秋季普查发现枯死松木数千株,其中感病枯死松木逾200株,危害小班面积约数百公顷。

由于疫点乡镇与世界文化遗产武陵源核心景区直线距离仅有60 km,两地之间遍布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马尾松和传播媒介松褐天牛。一旦慈利县疫点出现措施不当、防控不力的情形,导致疫情向西扩展,必将对武陵源核心景区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

2 慈利县松材线虫防控现状

2.1 落实组织领导

县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 Ⅳ级响应,成立了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门包括林业、财政、交通、邮政、电力、通信、疫点乡镇政府、境内部队等部门,分年度制定了《慈利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签订了《慈利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责任书》,落实了防控资金,每年财政预算除治资金200万元,组织了逾40人的除治专业队伍,配置了必需的设施设备,购买了防治药物,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2.2 落实除治工作

针对疫情,通过清除枯死松木、注射松线光、悬挂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喷施绿色威雷、释放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等五大措施防控松材线虫病。5年来,全县共投入防治资金逾2 000 万元,清除各种原因致死的枯死松木逾9万株(其中疫点小班清除2.5万株),2次为重点保护地区的3 000株马尾松树注射松线光2.8万支,悬挂诱捕器7 700个(其中2014年1 700个、2015年2 000个、2016年2 000个、2017年2 000个),共诱杀松褐天牛56.2万头,喷施绿色威蕾3 800瓶,清理销毁松材750 t,释放花绒寄甲成虫40万头、花绒寄甲卵块4 800万粒、川硬皮肿腿蜂24万头。

2.3 落实防控宣传

发生疫情后,全县每年均结合防控工作实际,召开各种形式的乡镇、村组干部群众会议,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防控方法,同时利用标牌、标语和宣传车壮大防控声势。开展各类不同层面的松材线虫病防控知识讲座,提高干部群众对疫情的认识,引导全县市民自觉理解支持防控工作。5年来,全县共召开大小会议逾200次、各类培训逾50场,参加人数达2万人次,悬挂横幅标语逾40条,张贴纸质标语逾1 000 幅,给疫点乡镇市民、木材加工经营单位和个人、县城区涉木企业发放了《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致全县市民的一封信》共1万份。

2.4 落实疫情监测

结合张家界市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管护项目,慈利县已建成完整的县—乡—村疫情监测体系,全县25个乡镇都设有疫情监测点,每个村均配有护林员。山林地块出现异常枯死松树均能及时发现。县林业局每年组织开展春、秋2季枯死松树普查,力争对不明原因枯死松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取样、及时检测、及时报告,第一时间掌握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措施。

2.5 落实检疫检查

被公布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后,全县实行松林禁伐,停办所有松木及其产品检疫运输手续,禁止松木及其产品在境内流通。

3 存在的问题

3.1 没有形成强大的防控合力

松材线虫病的防控主体应是各级地方政府,但慈利县自发现松材线虫病危害已过去多年,县乡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已换届多次,村级干部也已经历换届,接任领导对疫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防控工作还是以林业部门为主,尤其是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及乡镇政府工作配合不到位,疫情监测、除治力度没有形成高压态势。慈利县松林面积较大,仅靠林业主管部门监测所有松林,无法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易延误防控时机,疫木、疫柴收缴工作难度大,流动监管难以到位,导致疫情反复发生、交叉发生。

3.2 防控措施较单一

在枯死松木清除过程中,主要是高强度择伐枯死松树,但松林中已感病未显现症状的松树依然是潜在的隐患,易成为林分中新的传染源,致使治理小班重复感染、治而不绝。特别是澧水流域一带,虽然松木比较稀疏,但受河风移动速度影响,疫情传播速度较快,易扩散到周边地区。对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治理也仅依靠诱捕器引诱,每年诱杀逾10万头,诱捕到的害虫数量有限,收效甚微。

3.3 防控宣传有待深入

目前,在疫区、集镇、道路、乡镇政府所在地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宣传不到位,疫区村组干部和群众的知情度还远远不够,群众对防控工作并不十分理解,悬挂的诱捕器每年均有破坏现象,时有私自进山收集枯死松木加以利用的现象,也会减缓治理速度。

3.4 疫木利用未开发

目前,全县还没有未审批疫木加工企业,疫区清除的枯死疫木全部进行焚烧处理,造成了疫木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林农利益,不利于防控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4 防控对策

松树是慈利林区主要乡土树种,松林面积宽广,在当地林业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慈利县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山高坡陡,生态系统较为复杂,且疫情波及范围广,防控工作难度较大,防控形势较为严峻,需加大防控力度,改进防控方法。

4.1 發挥政府主导作用,实行社会全员防控

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除治、运输监管,线长面广,仅靠业务主管部门运作独力难支[3]。在防控工作中,应坚持长期持续开展,摒弃“新生事物三天热”的观念,建立防控工作长期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其他各部门的作用,大力开展防控宣传,依靠当地村组群众,将除治责任落实在政府层面,形成社会全员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态势。业务主管部门应做好技术指导,建立药品、工具等物资储备库,保障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4.2 跟进营林措施,实行适当隔离

综合治理松材线虫病应结合工程造林,进行生态防控[4]。如慈利县几个疫点村松木稀散,山坡陡峻,可考虑对疫点小班松木实行小面积皆伐后,改变树种,实施更新造林,形成疫情隔离带,防止疫情东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尽量推广松类植物以外的树种进行更新造林,或采用少量松类植物与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营造松类植物纯林,减少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分布面积。

4.3 建立公司运作模式,保证防控科学进行

除治工作需要有相关防控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而目前除治队伍人员多为临时加盟,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不能保证生产施工安全。因此,有必要采取注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员工,经技术培训后持证上岗落实防控措施,既可以保持作业熟练程度,又有助于保持作业质量、加快除治进度、减少用工量、提高防控效率。

4.4 改革防控方法,毒杀与诱捕并行

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主要是减少松褐天牛种群数量,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5]。目前,诱捕器诱捕方式作用有限,可在安放诱捕器的同时,增加化学防治方法,实行飞机喷洒药物辅以地面防治的做法,控制松褐天牛增殖速度。

4.5 强化检疫管理,适度利用疫木

严格执行疫区和疫木管理规定[6],适度建立相应加工规模的疫木加工点。全县松木除遭受病虫害而枯死树木外应实行适度禁伐,疫情除治木材需经除害处理后在本乡镇范围内消化,杜绝跨界运输流通,避免疫情人为扩散。

5 参考文献

[1] 杨宝君,潘宏阳,汤坚,等.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9.

[2] 张锴,梁军,严冬辉,等.中国松材线虫病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6):59-63.

[3] 潘志华,喻锦秀,颜学武,等.韶山市松材线虫病预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6):213-214.

[4] 宋玉双,高步衢,于治军.松材线虫病危害性分析及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 戴立霞,刘跃进,张祺.湖南省松材线虫病预警及防控措施[J].湖南林业科技,2011(1):15-17.

[6] 赵良平.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泌阳县松材线虫病普查结果分析
松材线虫病疫木林间就地除害技术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