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造古人未到处
2018-10-12撰文徐忠平
撰文徐忠平
历观古人名画所载,大泼墨作品唯见宋代梁楷泼墨仙人图与石恪六祖调心图二幅(且都限于人物,山水画就更没见踪迹,宣和画谱记载王洽泼墨,每欲作图画之时,必待沈酣之后,解衣盘薄、吟啸鼓跃,先以墨泼图幛之上,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林,自然天成,倏若造化……然其真迹早已无处可见了。
李铁军,1962年生于黑龙江,1982年在鲁迅美术学院全显光工作室,1990年旅居南美洲玻利维亚共和国,1994年在玻利维亚tabingely画廊艺术举办个展,1995年旅居巴塞罗那,1999年回国创办北京新亚现代艺术学院并任院长,2014年 任99美术馆馆长。
曾任北京当代艺术馆MOCA BJ执行馆长,环铁时代美术馆馆长。现任欧美同学会海归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宣和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资源艺术学院汉字艺术专业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当代艺术高培班客座教授,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艺术系兼职教授。
渔樵耕读
自晋唐以降,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均为较工细一路,为何梁楷、石恪、王洽的大泼墨只偶然一现,便成为身前、身后、左右的绝响?山水画的大泼墨画法为何没有延续,兴盛起来?
依我之浅见,是否自汉代之后,独尊儒家,而儒仕人过于斯文矣,而在朝在野所记录的大画家,又多为画院待召或命官,这些人哪里能够解衣盘薄,元气狼藉,恣情任性地作画呢?
令人费解的是唐代出现了李白这样崇仙求道庄子式的浪漫大诗人,而在绘画界却看不到一点大写意大泼墨的代表人物或作品留下来。在杜甫的诗中,曾有“元气淋漓障犹湿的观画记载,想来非大泼墨莫属,惜已见不到所画何物了”,这里,暂不追究其诸多历史原因了。无论怎样,我相信历代都有气魄超迈,激情四溢的大泼墨、大手笔,只是受当时种种限制而已,而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云月千载
雾
“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享,今何必卑哉!”(袁宏道语),李铁军应今时代大运而生,可谓有“天惊地怪见落笔”之奇才,近两年来,在当代山水画坛如异军突起,其诸多寻丈八尺大泼墨山水大作,拔天插地,令人惊心炫目,凌跨群雄,亦可谓一起直入佛地耳,观李铁军诸多大作,其率性、其苍茫、其沉着、其古意,令人无不动容,真之得天地造化之玄机,李铁军俨然已成为一派独家大气象。
而李铁军画之品格亦为高蹈,清王昱在《更庄论画》中曰:“有一种画,初入眼时粗服乱头。不守绳墨,细视之则气韵生动,寻味无穷,是为非法之法,唯其天资高迈,学力精致,乃能变化至此,绝非浅学者焉能梦到:又有一种位置高简,气味荒寒,运笔浑化,此画中最高品也,须绚烂之极,方能到止。王昱之画论甚合李铁军之诸作,而李铁军画外,其人淳朴、儒雅,且又有厚重高德之仪,想来李铁军游艺几十载,足迹遍中外,为人为艺,均为画道中人称誉,真如清邵梅臣所说,大写意画,必得沧中立之豁达大度,始能精神顽固,气魄雄深,倨促瑟宿人。何能言书画、亦何由佳、此真知画亦真知范宽者。窃以为李铁军即有范中立之豁,然大度之仪。故养到功深、一朝诀发,大作即如万斛之泉,不择地而之涌出,令当代画坛哗然而惊四座。
古人对于画道之人有着极高的要求标准,谓之“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李铁军于此深有慧通、加之天资颖悟过人、识见不凡、于诸书而博览,于诸理而深究、于诸画种多涉猎、斯得画中三日未耳。石涛云:“吾所画之山川林木、其胸襟则不在山川林木中耳。”依我之见李铁军之胸襟,亦不在云山野寺中耳。列位心知肚明,当今世界危机四伏,天地已呈多许示象于人,如此继续疯狂攫取自然,人类福泽既将罄竭一空耳、有大慈悲心肠、握弱管之铁军,知其“图绘者、明劝戒、著升沉”已成空谈、故转而将心涉游于深山古涧、苍范草榛、将一腔悲郁之情来描绘“天际黯然、玄冥充塞的“高士踏雪图”,其图行旅踏雪、戴毡笠氇、山寺人家、尘嚣不至、万壑千岩如白玉彻成、令人心胆俱澄彻。绘此境之人必是深心落寞者而寂寞无可奈何之心境,最宜入想,极宜着笔,所谓天际真人,非鹿鹿尘埃泥泽中人,李铁军此所可与言。
笔欲止而意犹未尽。李铁军长期寄兴亦笔墨、假道於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无不为、身不炫而名自立、养到功深、气韵必淹雅,以“清空”二字、品画心三昧,心领其妙。跳出窠臼如禅机一棒,粉粹虚空。
风景
各界评论
艺术与世界各国家各地区的人及文化都有着关联性,艺术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艺术不应为小圈子的人独有以孤芳自赏、自娱自乐,这不是艺术的真正诉求,它的诉求肯定是渗入到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的心灵的,传播出去对他人的思维模式产生影响,这时艺术的功能才成立。美术馆及商业场所都是公共平台,但文化领域的传播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商业却与每个人相关,艺术与商业交织在一起,这样的传播方式是最有效的。
——苏新平
历史像本大书,中国恰好翻到了这一页。上屏本身不算什么大事,但却可能是意味深长。
——王华祥
艺术是人与人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纽带,传播是艺术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王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