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独特的明器艺术陶俑

2018-10-12撰文马桂莲

收藏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李贤灰陶原州区

撰文/马桂莲

陶俑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是中国丧葬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社会观念和艺术表现于一身。固原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发掘出土的陶俑上千件,分属于北魏、北周、隋唐等时代,这些陶俑取材广泛,类型生动,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艺术风格息息相关,为我们研究人类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①镇墓武士俑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 尺寸:高18.2cm1983年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说明:皆为泥质灰陶,其中一件头戴圆顶兜鍪,身着铠甲,以墨线勾勒鳞片,边沿涂红色,肩加披膊,俑双目圆睁,阔口、须鬃,大腹凸出,右手下垂,左手屈至胸前作持物状,拳心留有一孔。另一件头戴尖顶兜鍪,中起脊棱,前有冲角,两侧有护耳,身着明光铠,肩加帔,下裹裙,形态与圆顶俑大体相同。宁夏固原博物馆

②镇墓兽 唐显庆三年(658年) 尺寸:通高55cm1995年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村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出土说明:泥质灰陶,彩绘描金,为蹲伏式,人面兽身,头戴兜鍪,面施粉色,双目怒睁,眼球外凸,上唇有八字胡须,下巴一绺短须翘起,前肢趾爪张开撑地,尾巴向上翘起,尾端宽而下垂。宁夏固原博物馆

③镇墓兽 唐显庆三年(658年) 尺寸:通高52cm1995年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村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出土说明:泥质灰陶,彩绘描金,蹲伏式,狮面,面目狰狞,张口卷舌,齿外露,鬃毛向上,两耳直竖,前肢趾爪张开撑地,尾巴向上翘起,尾端宽而下垂。宁夏固原博物馆

④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陶俑阵容1982年固原博物馆在固原彭阳县新集乡发掘了一座北魏墓葬,出土陶俑100余件。有武士俑、风帽俑、文吏俑、乐俑、甲骑具装俑7种,以及陶牛车和陶模型等。其中武士俑、乐俑、甲骑具装俑为泥质灰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风帽俑、文吏俑、女侍俑、男役俑为细泥红陶,火候偏低,质地松软易碎。俑体通高34.5~45.3厘米。这一陶俑群的组合反映了西晋墓的影响,并承袭了西安草厂坡十六国墓的特征,以牛车为中心,随葬武士俑、甲骑具装俑、吹鼓俑、侍俑及狗、井、仓、灶等数量也大致相当。同时新集墓还基本上具备了北朝墓葬陶俑群的一般特征。北朝陶俑群由于模制,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单调,新集陶俑群虽然在整体上也是统一制作,但以墨笔勾描陶俑的眉、目、嘴、须,使陶俑显得造型生动,各具特色,有的稚气十足,有的老成持重,为一般北朝墓陶俑群所不多见。新集陶俑群中,大部分应是模拟少数民族人物的形象,即所谓的“胡俑”,这显然与当时活动在固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密切关系,是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交流与融合的反映。这座墓葬规模宏大,随葬陶俑众多,墓主人或为这一时期当地首领。

①武官俑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1983年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尺寸:通高12.7cm说明:泥质灰陶,头戴小冠,面施粉色,身穿红色圆领长袍,上身披甲,下着裙,双手拱于

②胸前,两臂弯屈处各有一圆孔。宁夏固原博物馆胡人俑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1983年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尺寸:13.2cm说明:泥质灰陶,额高,深目高鼻,头发卷曲,

③面施粉色,袒露,内穿宽领衫,外披红色风衣,双手置胸腹间作持物状,两臂弯屈处各有有一持物孔,原持物已失。宁夏固原博物馆伎乐俑 北魏 (386~534)1984年彭阳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尺寸:持鼓俑通高39.3cm吹角俑通高45.3cm说明:持鼓俑泥质灰陶,头戴冠,冠两侧沿翻卷,面部无须,左臂上举,臂弯处置一圆鼓,右臂前屈,手握拳,中有孔 。鼓与俑身为一体,俑手与臂分制。吹鼓俑泥质灰陶,头戴冠,冠顶部凸起,边沿上翻,面部涂粉色,墨笔勾勒八字胡须,身首分制,套接成一体,身着短袄、

④长裤,双手托一长角,鼓腮吹奏,角上粗下细,中空,两端饰朱红色,两手及角分别制成,后用石灰连接。宁夏固原博物馆具装甲骑俑 北魏(386~534)1984年彭阳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尺寸:通高43.5cm 长34.8cm说明:泥质灰陶,头戴鱼鳞甲兜鍪,身着带盆领的鱼鳞甲,甲片以墨线勾勒,面部施粉色,墨勾五官和八字胡须,双手前屈,拳心有孔,骑于铠马之上,腿部亦有甲片,足与马蹬省略,

1983年又在固原市南郊乡深沟村发掘了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墓内随葬俑群多达255件之多,均为青灰色陶,质地坚硬,彩绘鲜艳,通高12.1~18.2厘米。俑头部和身体用半模一次制成。俑体实心,背部扁平,面部表情较呆板。身体多施白色,服饰甲胄等用红、紫、黑、白等色绘制。按照学者对北朝时期陶俑的分类,一般将成组的陶俑分为四组内容:第一组是镇墓俑,第二组是出行依仗,第三组是侍仆舞乐,第四组是庖厨操作。第一组有披甲胄的镇墓武士和镇墓兽各2件。第二组数量最多,约占出土总数的80%以上,有具装甲骑俑、骑马乐俑、武官俑、笼冠俑、文吏俑、风帽俑、胡人俑,服饰或为笼冠袍服,或为小冠褶摆,或披衣风帽,多拱手胸前作执物状,在俑体上留有插物小孔(原插执之物今均已缺失)。这一组中还有鞍马及驮负物品的骆驼和驴。第三组数量较少,主要是作拱手状的女侍俑,但缺乏舞俑。第四组有动物及庖厨用具模型,如鸡、犬及灶、磨、井、碓、鸡舍等。

李贤墓中最具时代特征的陶俑为镇墓俑。两件镇墓兽均作匍匐状,昂首上视,独角,巨口獠牙外露。一件形体稍大,色彩较鲜明,且鬃毛粗密。另一件形体稍小而鬃毛较不明显。它们均被置放在墓道口,独角向外,为抵挡鬼魅侵犯之意。两件镇墓武士俑,身躯粗肥,大腹凸出,姿态略呈扭动状,不执物,手部有执物孔洞,所戴的兜鍪有尖、圆顶的区别。从陶马的造型特征考察,还能看到受时代更早的十六国时期的影响。西安草厂坡十六国墓出土的骑俑和陶马,四腿均不够写实,而是简单地被塑成直立的柱状体,有的棱角明显,但还不太粗。后来北周陶马的四条直立僵硬的粗腿,正是沿袭着十六国陶马造型的这一特点,只是马腿加粗而已。固原还发现了一座时代更早的北朝墓葬,出土俑群中甲骑具装俑的造型,与草厂坡十六国出土的及其相似,这也说明固原地区的北朝墓葬,很可能保留着较多的十六国以来的遗风。

北周墓俑群承继着关中地区北魏俑群的特点,由后来在陕西咸阳市胡家沟发现的西魏大统十年(544年)墓俑群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李贤墓陶俑群的出土,使我们了解到陕西、宁夏地区,自十六国至北魏、西魏及北周时期随葬俑群的造型特征及其继承发展关系,从而认清其与关东的北魏、东魏乃至北齐随葬俑群的共同之处及存在差异,这也为研究当时的文物制度提供了有用的实物史料。

固原博物馆同时又相继发掘了8座隋唐墓葬,特别是唐史道洛墓出土的2件镇墓武士俑和2件镇墓兽引人注目,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镇墓武士俑和镇墓兽,皆为泥质灰陶,彩绘描金。武士俑通高83~85厘米,俑体高大,金装甲胄,装饰华丽,体态雄健,足下踩踏岩座,一脚向前方迈出,双目怒睁,双臂前屈,双拳紧握,有不可侵犯之势,人物表情丰富,造型准确。镇墓兽,通高52厘米,分为人面兽和狮面兽两种。与北周镇墓兽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它们形体高大,既有匍匐于地状,又有蹲踞姿态,轮廓曲线富于变化,面目表情狰狞可怖。北周李贤墓、宇文猛墓出土的镇墓兽都是一对匍匐在地的独角怪兽,也成为神兽。这种独角神兽的造型难以保持固定的姿势,从酒泉、武威等地的羊形细腿、翘尾,逐渐过渡为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的牛形、硕身、腿短粗收尾,独角也变得短粗、脊上开始立起三道鬃毛,与头上的角相呼应,而头仍低俯,保留抵触姿态,前腿两侧也开始刻有翅纹,显然是受了地面辟邪、天禄的影响,形成了独角兽的演变。

史道洛墓出土的2只镇墓兽纪年为唐显庆三年(658年),一人面兽身,一狮面兽身。制作精细,俑的整体造型风格也呈现出新面貌,表明了镇墓兽经过较大的演变过程。从不同程度反映了丧葬习俗的变化和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

⑤马身着具装铠,铠甲下沿一周涂朱红色,额置三瓣花饰,头戴面帘,颊有护板,马腹中空,马尾、马腿另制套接。宁夏固原博物馆笼冠俑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1983年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尺寸:通高12.5cm说明:泥质灰陶,头戴黑色笼冠,面部施粉色,以墨线勾勒眉、眼、口、鼻等,身穿圆领大袖衫,外着红色长袍,双手屈至胸前作持物状,拳心有孔。宁夏固原博物馆

猜你喜欢

李贤灰陶原州区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巧遇双胞胎弟弟,一模一样其实暗藏玄机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healthy and unhealthy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经验启示
陶器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20160731”暴雨洪水分析
西北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