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元教育”积淀学生成长的厚实底色

2018-10-12茅晓辉

中小学校长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元育人德育

□ 茅晓辉

浙江省宁波市堇山小学教育集团于2012年创办,建校以来,在“培元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积极打造构建品质化办学的 “培元教育体系”,助力实现办学目标。在多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办学理念:“尊重关注每一个,多元发展每一个,好习惯滋润每一个”。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充分借鉴古老哲学理论 “固本培元”的思想精华,深入探究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 “培元教育”为学校办学核心引领思想,全面构建完善“培元教育”理论内核,并通过行为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多彩文化活动营造、多元课程架构、全员德育制度建构等打造全方位的实践体系,促进 “培元”办学特色的升华与积淀,凝练生成办学思想,进而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办学品牌。

一、“培元教育”的理论架构

(一)“培元教育”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基础性,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有效性,重视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忽视 “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在小学教育中,“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反复强调。可以说,这种教育是 “培基教育”。“双基”的强化,致使学科基础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获得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产生了重知识获得、轻素养培养的倾向,导致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通病,衍生了各种 “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们认为,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内涵也会加以重新认识。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改革进程中,“培基教育”的弊端不断凸显,当今时代,过分注重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儿童成长的需求,转向 “培元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重视和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提上议程。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不但应该重视 “双基”,重视“学科基础知识”,而且更应该重视 “培养儿童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小学教育应该是培养儿童人生发展元气的教育。

(二)“培元教育”的理论基础

“固本培元”既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也是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本”指 “根本、根源”,“元”通 “原”,“始也”,指 “元气、元神”。“固本培元”,即巩固根本,培养元气。

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是 “培元”的重要阶段。“培元教育”面向学生,“培养学生发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人生底色。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是其一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元气”来源,在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基础素养和能力方面夯实基础,奠定成人成才的基石,具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浩然元气,以全面实现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整体发展目标。

(三)“培元教育”的内涵

“培元教育”立足儿童基础性发展、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目的在于培养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它在立足 “传统教育”优势、夯实 “学科知识”习得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儿童未来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 “最根本、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 “抓住根本、注重基础、关注基本”的教育。它要弥补和完善的是 “传统教育”在 “全面育人”中的不足和缺陷,是集知识、技能、人格、素养四位一体的奠基人生发展所需的 “基础教育”。

图1 “培元教育”核心素养和能力

“培元教育”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塑造生命与灵魂的一项放眼未来的教育奠基工程。其中,“元”就是教会学生 “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学生未来发展必需的 “素养和能力”包括 “强大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出色的阅读社会能力、优良的人生品德底色”,参见图1。这五大素养和能力是一个学生在未来能够适应社会、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但在传统教育的学科学习中,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和获得往往 “被剥夺”。

简而言之,“培元教育”=“学科知识+重点发展元素养和能力的教育”。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五彩斑斓的、值得回味的快乐童年,也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愉悦的生命体验中获得能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素养——“培元”,为使这一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切切实实的贯彻。学校通过家校共育、课程习得、活动促进三大维度,辅以 “行为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多彩文化活动营造、三色堇课程架构、全员德育制度建构”五大项目行动予以实施,形成以培养五大核心元素养为主体的育人体系,见图2。

二、“培元教育”的实践探索

“培元教育”源于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深刻反思,基于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基于对儿童潜能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以五大行动项目为保障的实践途径和策略。

(一)以行为习惯养成为出发点,夯实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

图2 培元教育育人体系

图3 小学六年的习惯培养

习惯养成是最基础的元气,是“培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堇山小学教育集团坚持 “习惯第一”领跑学生的幸福人生的办学目标,对小学六年的习惯培养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整体规划,如图3所示,将三大类别 (学习、行为、生活)的习惯对应的27个主题细化分解,细化为81项既易养成,坚持起来也不费力的小习惯,分层次、分梯度,有序地分布在12个学期,覆盖小学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全方位引导学生参与各项习惯养成活动,通过影响—践行—强化的过程,促使习惯牢牢扎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在 “培元教育”深入推进过程中,学校立足于 “好习惯滋润一生”的 “培元教育”原点,以“遵校训、养习惯、乐争章”活动为载体,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继续分层次深入开展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培养等引导性教育活动,使习惯教育成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

(二)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促成强大学习能力的形成

全面夯实基础,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是 “培元教育”落实元学习素养和能力、提高学习生产力的突破口。

围绕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全面推进自主大课堂(“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整理、自我检测”四环一体)建设。以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制定六年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并分阶段推进。一年级“帮扶入手、指导起步”;二年级“以扶为主、适度试放”;三年级“扶中有放、以扶带放”;四年级“扶放结合、半放半扶”;五年级“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六年级“大胆放手、引领自主”。每一阶段在前一阶段已达成目标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从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的单一视角转向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全视角,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和学习的小主人。

学校从 “抓住根本、注重基础、关注基本”的 “培元教育”思想出发,以三个转变 (从传授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变、从关注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从发展群体向培养个体转变)为切入点,围绕培元课堂的教学思想,从学科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课堂实践、综合活动、资源开发到教学评价深入进行以 “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培元课堂实践研究,构建完善以 “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培元课堂操作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

(三)以多彩活动文化营造为载体,强化健康身心素养的塑造

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体格,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滋润学生精神。依据 “培元教育”发展战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为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育校园人文精神,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等多个层面构建的多元化的校园生态文化。

在日常开展的活动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社团、阳光大课间、堇秀舞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面渗透 “培元教育”思想,真正达到事事塑身心,教育无小事。每项活动在策划与开展的过程中,都悄无声息地融入塑造健康身心素养的目标要求。结合体育、艺术、科技“2+2+1项目”开设主题活动和七色花社团活动,开展 “天天动、周周乐、月月秀、四季青、年年展”的系列化课外体艺活动,形成 “五环一体”的课外活动体系,着力打造 “活力体艺、快乐校园”,促成学生身心素养和谐化发展、个性化发展,铺设学生成长的幸福之路。

(四)以多元课程架构为支撑,确保出色社会阅读能力的获得

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都应围绕教育的核心目标,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基于学生元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培元教育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全面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确保学生出色阅读社会能力的获得和创新素养的形成。构建完善 “三色堇”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坚持 “固本培元、适性育人”的课程开发理念,以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培养兴趣、挖掘潜能、启发智慧、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元素养和能力的挖掘和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人文情怀的滋养,关注学生多元智慧的开启,旨在以认知规律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过程体验为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如图4所示,坚持 “三色堇”课程立足于 “元素养和能力”的培元核心,在整合、拓展的基础上,架构 “堇本”“堇元”“堇秀”3个层面、16类课程,创生 “3+1+x”爱迪尔少儿英语课程、英体整合课、知识整理课、德育微型课、晨间微课程等特色课程群,开发了与“培元教育”育人目标相支撑的发展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为 “培元教育”提供支持性多元发展课程体系。

图4 “三色堇”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

(五)以全员德育制度构建为依托,强化优良人生品德底色的描绘

为落实 “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新理念,以亲情化、个性化载体 “全员德育导师制”作为保障,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的德育导师制工作框架。在德育导师制的框架下,全方位关注及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通过感恩教育、责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系列活动,推动学生将基本的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外化于行,在多元化活动的体验中促成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自我培育与提升,构建生命成长的德育奠基工程,为学生描绘优良品德的浓重底色。

依托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全员德育,确立“忠诚、仁爱、善良、尽责、诚实、坚韧、正直、谦虚、节俭、感恩”10种核心品格,深入挖掘10种核心品格的内涵意义,设计基本教育内容,将每一种品格拓展为若干类主题和若干种可量化的行为,使蕴含的抽象道理化为可实际操作和评价的若干种具体行为。

坚持 “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原则,通过组建家长助教团、校外导师团,构建纵横有序的全员德育网络,组织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主题活动,开展争创 “堇山之星”系列评选活动,学校形成了 “人人参与德育、处处进行教育、事事渗透德育”的全员一体化德育工作新模式,为最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品格和品德,又具有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说过:“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培元教育”正是爱与智慧相伴相融的奠基教育工程,它基于儿童的立场,呵护儿童珍贵的童年时光。新时代的教育大幕已拉开,新征程的号角已吹响,堇山小学教育集团将不忘初心,不负重托,砥砺前行,让 “培元教育”惠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积淀人生发展的厚实底色。

猜你喜欢

培元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郭培元:演好创新发展的四个角色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他在延安曾给高级将领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