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刍议
2018-10-11蒋筱瑜
蒋筱瑜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逐渐深入,但会计行业的改革尚不完善,对于会计改革,我们仍需给予更多的重视。本文以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为中心,分析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了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改革 建议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仍处在进行阶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公益性与非公益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进行分类改革。其中,非公益性、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将与财政脱钩,并改为企业制,由依靠国家统一规划转变为自主进行企业性的经营。因此,在越来越多的挑战下,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应积极改革创新,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传统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和制度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力推行会计改革是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后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
二、事业单位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实践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事业单位存在会计人员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不牢固,或是空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缺乏实务能力等问题。
2.收支制度有待改善
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来看,我国事业单位收支业务都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也被称为现金制。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主要是通过现金的收支作为唯一标准,记录在某一时期内的收取实现和支出费用的发生,而在这一时期的标准主要是按收支的日期来确定归属期,这使得事业单位的成本数据不够完整,不利于评价和考核事业单位的绩效,同时也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
3.会计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一成不变的管理理念必然会影响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很多原本由国家财政予以资金维持的事业单位将转为自主进行企业性经营的模式。若会计的管理理念仍然维持先前事业单位的状态而不进行转变,势必会在将来的经营中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4.会计监督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财务纪律松弛;第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第三,针对事业单位的定期审查难以落到实处。这些问题会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与功效始终处于疲软低效的状态,无法将监督职能发挥到最大限度,也不能推动会计其他职能的发展。
三、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建议
1.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应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一,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与专业培训,让会计人员时刻更新自己的职业技能;第二,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并引入工作竞争机制,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会计部门的工作质量。
2.更多的应用权责发生制
虽然,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仍处于过渡阶段,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是在自身的发展上,事业单位也应该对已有的财务资源进行配置优化,并对支出的成本、收入进行筹划和核算。权责发生制以责任和权利为基础,不论款项是否支付都会对资金的支出和收入进行确认,这样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具体某一期间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生成更加有用的會计信息。
3.转变传统管理理念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是遵循企业性质的经营,所以事业单位要重视市场因素在会计中起到的作用,及时关注市场的最新动态,分辨其中的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4.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
(1)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机制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体系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事业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的配备,从而提高会计监员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独立性,并定期对单位相关账目进行监督清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
(2)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
对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部门、税务机构、审计机关等社会监督。其中,政府监督是来自高层次的监督,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保证会计监督在执行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王余敏.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监督职能[J].商情,2013,(8).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