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行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
2018-10-11华英
华 英
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为四肢骨折后较为常见且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因为四肢组织肌肉、血管神经等受到牵拉而出现的表面皮肤完整性的破坏[1],影响其正常的血液循环与组织功能[2]。以往传统的无菌敷料覆盖以凡士林纱布为主[3],并实施长时间换药治疗,待创面好转后进行2期缝合或游离植皮,该方法治疗周期长,通过对创面的频繁换药,患者痛苦大,医疗费用高,且医疗任务重强度大[4]。负压封闭引流(VSD)能确保创面血液循环,减少组织水肿,阻隔创面细菌进入,还具有一定的促进肉芽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5-6]。本研究主要总结笔者医院近年针对骨折合并皮肤缺损者实施VSD技术的临床经验。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8年1月解放军第二七三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下肢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8~50岁,平均37.1岁;受伤时间4h~48h,平均13.2h;手术治疗时间1~8h,平均4.1h。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18~50岁,平均37.0岁;受伤时间4~48h,平均13.3h;手术治疗时间1~8h,平均4.0h。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及手术治疗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针对骨折创面行彻底清创减压术,针对肉眼可见坏死组织及污染物与异物及时清理,针对合并骨折者行内固定或外固定处理。对照组对皮肤缺损部位行凡士林纱条覆盖并换药,待创面活性较好后实施后期植皮术;观察组使用VSD医用泡沫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公司)依据患者创面情况进行裁剪,随后将其覆盖于创面边缘并与皮肤缝合固定,并覆盖具有粘合性的聚胺甲酸乙醋薄膜(英国施乐辉公司),连接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控制负压为20~30kPa并进行持续引流。
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不同观察点(治疗前、治疗后3d及治疗后1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趋势,统计下肢病情变化情况及创面颜色变化,计算整个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实施手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
4结果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d及治疗后1周两组炎症因子hs-CRP变化趋势,观察组hs-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图1。观察组下肢肿胀消失时间、下肢麻木消退时间、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创面由黄变红、由红变粉红、由粉红至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见表2。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施手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图1 两组炎症因子不同观察点hs-CRP变化趋势
组别下肢肿胀消失下肢麻木消退足背动脉搏动恢复观察组6.5±1.06.3±0.65.8±0.6对照组9.9±1.68.2±1.37.8±1.0t值11.3978.39310.847P值0.0000.0000.000
表2两组干预后创面颜色变化
表3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实施手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讨 论
下肢骨折多由暴力所致[7],尤其是交通伤患者,容易合并下肢皮肤损伤而出现大面积皮肤的缺损,是骨科较为常见的急性严重并发症,治疗上建议实施彻底清创,尤其针对坏死无活性组织进行清理,根据创面皮肤缺损情况,考虑实施一期缝合或后期植皮治疗。对于未能一期缝合创面,以往多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对于开放伤口尤其是较大的减张伤口,局部渗液多,敷料短时间内渗透浸湿,需要及时更换。在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加大患者治疗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长时间大量渗液还将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失衡以及机体蛋白质的丢失。VSD技术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开放创面的有效方法,其可将创面中的脓液、渗液进行彻底的负压吸引,从而改善创面的微循环,刺激肉芽组织再生。
hs-CRP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炎性相关因子,作为一种机体炎症反应最常用的非特异性标志物而被临床广泛认可。观察组采用VSD,在确保创面血液循环前提下,减轻局部水肿,抑制局部细菌侵入。同时通过机械刺激牵拉效应而起到促进肉芽组织及血管再长的目的,结合持续的负压引流对创面的坏死组织清除亦有帮助,且能较快地降低骨筋膜室内压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各患者实施独立引流,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其所形成的密闭、潮湿环境,利于机体免疫功能建立并抑制细菌增殖。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日常工作中仅需换引流瓶即可,无需长期换药,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针对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者,实施VSD能有效地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