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人体成分及血脂的相关性

2018-10-11贾德梅顾云帆

解剖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血脂对象脂肪

贾德梅 杨 莹 王 嫱△ 冯 群 顾云帆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1 云南省干部体检中心, 2 内分泌代谢科, 昆明 6500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NAFLD患病率迅猛增高,已成为全球最常见肝病,是西方发达国家慢性肝病及肝功能异常的最主要原因[2],也是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NAFLD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 NAFLD 的发病相关性最强,NAFLD 患病率随着肥胖度的增加而增加,超重或肥胖是 NAFLD 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3-5]。已证实血脂异常是NAFLD危险因素[6]。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是近年来常用通过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法进行人体组成成分测定的一种方法,能准确测量出水分、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的数据,反映人体组成与健康状况。有研究提出,NAFLD患者人体成分与正常人有区别,特别是脂肪的量和分布[7]。但目前有关NAFLD与人体成分及血脂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方法来观察NAFLD与人体成分及血脂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 ~8月我院干部体检中心符合条件的体检者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入选标准: (1) 汉族且年龄≥20 岁;(2) 经超声检查确诊NAFLD。排除标准: (1) 近半年体质量至少减轻10%;(2) 患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糖尿病、肾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及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其他类型的肝病者;(3) 长期过量饮酒者(乙醇摄入量,男性≥140g/week、女性≥70g/week);(4) 服用降脂药物;(5) 妊娠。另选取同期同等条件非NAFLD汉族体检者为阴性对照组。本研究通过云南省第二人民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所有调查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

1.2.1 一般指标 采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健康状况,包括性别、年龄及由体检当天出诊的内科医师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病史询问,包括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饮酒情况等。

1.2.2 人体成分指标测量方法 所有调查对象空腹过夜8~12h,在无剧烈运动及排小便后的前提下早晨8~10时测定。调查对象轻便着衣并脱鞋,测量人体学指标: 身高、体重、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臀围,采用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DBA-550人体成分分析仪应用BIA法进行人体成分检测,记录相关指标,包括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 体质量(kg)/身高(m)2]、体脂肪率(body fat percentage, BFP)、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等,为了排除体质量的影响,将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除以体质量计算其百分比进行比较,即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本研究的人体成分仪器测定均由我院营养科工作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进行操作。

1.2.3 血脂指标测定方法 调查对象同人体成分指标测量检测同时间内行前臂静脉采血,测定总胆固醇(cholesterolemia,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mia,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测定采用Roche公司-日立7600型生化分析仪。

1.2.4 肝超声检查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行二维超声检查肝。调查对象体检当天晨间空腹,取平卧位和侧卧位,由本院超声科医师进行常规肝扫描并出具报告。

1.3 诊断标准

NAFLD患者的诊断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按性别划分临床和人体成分测量及血脂特征

本调查共纳入的符合条件对象(NAFLD 患者和对照组)共577人(年龄21~73 岁),其中男281人(占48.70%) 年龄范围21~71 岁,平均(38.95±10.50)岁;女296人(占51.30%) 年龄范围21~73 岁,平均(44.71±11.77)岁。按照诊断标准,分别有135人(48.04%) 和144人(48.65%) 诊断为NAFLD。按性别分组比较: 男性年龄、无机盐%、VFA、WC、BMI及TG显著高于女性,但HDL-C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表1)。

表1 按性别划分临床和人体成分及血脂特征

*P<0.05,**P<0.01vsmale

2.2 混杂因素的控制

结果显示(表1),研究对象按性别划分临床和人体成分及血脂特征有差异,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NAFLD组与对照组是否具有可比性。NAFLD 组与对照组年龄比较: NAFLD组年龄=(42.78±10.93)岁,正常对照组年龄=(41.08±12.01)岁,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性别构成的分布作χ2检验,结果显示男、女两组患NAFLD在性别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与对照组均为汉族,排除民族不同的影响,因此,两组民族、年龄、性别比较无差异,故具有可比性。

2.3 NAFLD组和对照组人体成分指标的比较

NAFLD组VFA、W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NAFLD组和对照组人体成分指标比较

*P<0.01vscontrol group

2.4 NAFLD组和对照组血脂指标的比较

NAFLD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表3 NAFLD组和对照组血脂指标比较[M(P25~P75), mmol/L]

**P<0.01vscontrol groups

2.5 NAFLD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上述统计分析显示VFA、WHR、HDL-C 3项指标P值均小于0.05,TGP值小于0.01,4项指标均作为自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FA为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β=0.023,SE=0.007,Wald=9.788,P=0.002,OR=1.023, 95%CI: 1.009-1.038)。

3 讨论

NAFLD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一直以其高发病率、高危害性而成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应用了生物电阻抗法检测研究对象的人体成分分析指标以分析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生物电阻抗法是近年来发展用于判定一个人的身体组成成分是否合理的新技术,能精确测量人体内环境脂肪组织、去脂组织、水分、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及其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被广泛用于估计人体成分分析,尤其是体脂肪量的方法。人体成分因年龄、性别、种族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8-10],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结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男性和女性体内不同的激素调控有关[11]。为此,本研究选用了同种民族(汉族)对象并分析了NAFLD组与对照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了年龄、性别混杂因素,使得两组之间的对比有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NAFLD患者的人体成分指标中WHR、VF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以往的研究报道相一致[7,12-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FA是导致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有研究表明脂肪分布于腹腔内脏比分布于腹壁具有更大的NAFLD发病风险[14],国外有小样本研究测量了腹部生物电阻抗,显示内脏脂肪比腰围可以更好地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存在[15],故本研究结论与上述一致。内脏脂肪的升高导致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内脏脂肪素升高,内脏脂肪素一方面有类胰岛素作用,另一方面可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蓄积,目前多数观点认为内脏脂肪的堆积较皮下脂肪更易导致胰岛素抵抗[16]。虽然WC及WHR是判断腹型肥胖的建议指标,但它受腹壁脂肪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内脏脂肪量的多少,并且WC在不同性别、不同身高人群分布存在较大差异[17],所以仅用于WC、BMI评价肥胖的类型以及探讨其与NAFLD的关系可能不准确。国内外相关研究采用核磁共振、人体成分分析技术对腹壁脂肪和腹内脂肪测量,显示腹内脂肪所致肥胖较腹壁脂肪堆积所致肥胖与 NAFLD、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14,18-19]。而相比较于其他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如人体测量法、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核磁共振法等,应用生物电阻抗法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具有简便易操作、无创伤、准确率高等优点[20],技术成本和技术难度低,非常适用于大规模群体检测及研究。因此,建议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研究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和线粒体损伤等均参与NAFLD的形成。普遍接受的是以Day[21]等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来解释脂肪肝的形成机制,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第一次打击,即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使机体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和促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继而运往肝的游离脂肪酸也增加并且超出肝处理脂肪酸的能力,导致TG在肝脏中蓄积。在第一次打击的基础上,出现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和线粒体功能失调,导致肝发生炎症浸润、坏死,甚至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造成第二次打击。本研究显示在血脂指标中,有脂代谢异常情况,具体为NAFLD 组的HDL-C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HDL-C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HDL-C可将泡沫细胞中的TG带出来,转运给肝进行分解代谢。也有研究提示,HDL-C还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2]。结合既往的研究表明[23-24],HDL-C是NAFLD患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提示在对NAFLD进行防控时需要特别关注此项因素低水平的情况。

综上所述,腹型肥胖可能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高危人群积极进行人体成分和血脂指标的早期检测,采取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对NAFLD进行预防和控制。

本研究的结论仅基于横断面调查,没有研究对象生活方式以及女性对象绝经与否的调查;未收集血糖、血压等相关指标的观察。针对上述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血脂对象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反派脂肪要逆袭
你了解“血脂”吗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