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11徐玉良
徐玉良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胃肠道是承担人体消化、吸收、排毒功能的重要器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对于急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而言,外科手术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由于胃肠道较长,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就显得非常关键。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并进行胃肠科手术的患者120例,对其中60例患者施加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并进行胃肠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认知障碍,且清楚了解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病史。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循证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40.44±4.22)岁,手术分类: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脾囊肿开窗术、胃部分切除术、胰包膜切开减压术分别有23例、14例、10例、13例;循证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9~51岁,平均年龄(41.14±4.02)岁,手术分类: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脾囊肿开窗术、胃部分切除术、胰包膜切开减压术分别有24例、14例、10例、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胃肠道管道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管道护理等。
对循证组患者施加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护理问题的提出。在开展循证护理之前,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对循证护理知识、技能的认知、掌握程度,合理总结护理经验。然后护理人员总结并分析以往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病理,找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如非计划拔管情况在夜间更容易发生等,将发现的问题结构化。(2)文献查找。护理人员根据找出的护理问题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疑惑和建议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访问知名的医学网站、知名数据库的等搜寻、下载相关的医学护理资料,并结合自身护理经验有效整合资料,以此为依据,实施护理工作。(3)护理实施。①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认识,详细告知患者置管的功用、及注意事项,并明确指出非计划拔管的危害。②加强心理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焦虑、不安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干预,利用交流、舒缓音乐等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心态。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尊重,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建设,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护理。③加强对患者的监测。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包括体征变化、管道情况、并发症情况等,加强夜晚巡查力度,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解决。此外,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患者抵抗力低下,因此,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对其进行卫生教育,鼓励患者勤换衣物、勤洗澡,保证身体清洁,防止瘙痒和湿疮产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变化,以5分为满分,分数越高精神状况越差,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率比较
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比较
循证组患者精神状况(恐惧、疼痛、焦虑等)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是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为主,利用管道直接消除患者消化道中的积液和积气,降低消化道张力,促进胃肠道蠕动。在目前临床护理中,主要通过将胃管放置在患者鼻翼处的方式进行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效果虽然较为良好,但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导致自行拔管的情况时有发生[2]。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比较( ±s,分)
组别 n 恐惧 疼痛 焦虑常规组 60 3.42±0.24 3.02±0.21 3.28±0.34循证组 60 2.22±0.35 2.11±0.23 2.49±0.31 t 21.9028 22.6324 13.2997 P 0.0000 0.0000 0.0000
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理念而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以护理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通过查找文献,依据提出护理措施,在护理经验、技能上有较高的要求,能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更具针对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精神状况(恐惧、疼痛、焦虑等)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杨丽超,李燕辉[3]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佳,针对护理问题,依据解决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状况,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尽量满足患者合理性诉求,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的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临床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