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立潮头 矢志不渝办教育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之人物篇
2018-10-11徐德明
■本刊记者 徐德明
一位幼儿园园长的创新路
人物档案:李淑英
天津市南开区第一幼儿园原党支部书记、园长,现任南一国际幼儿园园长。她是天津市首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园长、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领衔专家,她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独创的“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九步操作法”被评为天津市职工先进操作法。
李淑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幼教专家。从事学前教育已经40年,10年当教师、6年任教学园长、24年做园长,她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幼教事业。她说:“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家长们对教育的关注点下移到学前教育阶段,越来越重视孩子早期教育的培养与开发。从事学前教育40年,我坚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研究幼儿、研究幼儿发展规律、研究教师、研究如何在管理中形成教职工愉悦的情感效应,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1979年,李淑英进入南开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南开一幼”),从事学前教育至今。她深刻体会到:要赢得民意,要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要让团队中的每位教职工都能感受到幸福。那么,作为园长的李淑英是如何做到“严中有情,张弛有度”的呢?她的“三个代替”颇为精彩:奖励代替惩罚——柔中见刚,实行层级制约制,将管理双方由对立转化为整合;真情代替说教——柔中见情,以人格影响力引导教职工,使她们心情舒畅,没有负担;榜样代替要求——柔中见真,严于律己,行不言之教,在教职工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感召力。
根据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南开一幼分别于1991年、2000年、2005年三次合并园所,调入三个幼儿园的教师,原南开一幼教师仅占总数的38%。面对教师梯次差异明显的状况,如何让她们快速地跟上南开一幼高起点、高标准的步伐,如何将合并后的南开一幼管理得更加出色,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李淑英进行了深入探索。她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带领教师主动迎接三大挑战:一是挑战传统,创新教育思路,用多元化的研究方式,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在理念上达成共识;二是挑战差距,看重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和表现,有效地激励、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让每位教师都有新的变化;三是挑战自我,激活教师的内在潜能,促进教师个体自主发展。
在她担任南开一幼园长期间,先后培养了3名特级教师、11名中学高级教师,其中5名教师被天津师范大学聘为实践导师。此外,她还连续7届获天津市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一等奖,连续5年获全区教师业务考核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几十年的学前教育生涯中,她还潜心研究幼儿教育理论,多项创新型科研成果在全区、全市推广应用,创造的“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九步操作法”被评为天津市职工先进操作法。该操作法以其前瞻性、创新性的理念,具体性、形象性的操作过程,以及适宜性、针对性的应用特点,成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捷径,开创了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先河。
40年来,开拓创新是李淑英始终追寻的目标。2013年天津市南开区领导决定:发挥专家影响力,创办国际化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培养研修基地,想聘请李淑英出任总负责人。已经功成名就的李淑英拒绝了外界高职位高薪金的聘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接受这一新的挑战。
创办一所国际化幼儿园,创建以培训、轮训、实训为一体的研修基地,两项工作一起干谈何容易。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开拓工程,为此,如何将两个目标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李淑英进行了深入思考。
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她,改革是发展的原动力,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她提出“在求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争优”的工作思路。她认为,创办国际化幼儿园不意味要有双语,英语只是国际通用语言,不代表国际化,要让幼儿形成“生于中国,长于世界”的国际化思维模式。国际化幼儿园的目标就是要与全球优质教育同质、同步。
她说:“未来国际化人才所具备的能力,首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立足于社会的生存能力。国际化幼儿园不仅要教幼儿学知识,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多元化的综合能力、非智力因素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幼儿通过三年的学前教育,得到良好的意志品质锻炼,为进入小学乃至今后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是,她探索混龄班教学方式,增强独生子女社会交往的多维度,并通过模仿衔接、情景体验、跨班交往等实践活动,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她将丰富多彩的绘本课程与社会体验对接,定期进行“国际周”主题活动,异国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饮食文化,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尝试、体验、感受,为幼儿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李淑英还十分注重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学前三年幼小衔接全程教育的探究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南一国际幼儿园培养的毕业生深得小学教师的赞赏。在深化幼小衔接研究方面,早在1996年,她撰写的论文《搞好幼小衔接,为幼儿入学作好准备》就曾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近期,天津广播电台阳光宝贝节目为李淑英设立了专门栏目。她带领南一国际幼儿园优质教师团队,定期走进直播间,将幼小衔接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实效性的教育方略向全市辐射和推广。
李淑英深知:没有开拓无以进取,没有创新更无法发展。她把优秀教师实训基地建设与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每学年参加研修的学员,要在南一国际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研修。李淑英亲自授课研训、亲自组织教研,设定了专项研修课题和严谨的研修计划。她将研修的学员与南一国际幼儿园的教师混合在一起培养,形成各取所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整合的良好效果。
回顾40年的学前教育生涯,李淑英欣慰地说:“人生能有这样一段快乐的历程,我无怨无悔,我爱孩子们,我爱幼教事业,我愿在创新路上让教育生命奏出华彩乐章。”
带好队伍 始于学习 成于实践
人物档案:丁安廉
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原校长、天津小学首任校长,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她曾获全国“科研型校长”、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等殊荣。主要课题研究成果有《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美丽的德育在课堂——小学阶段欣赏性德育教学模式研究》。
“43年从教路,敦促我这起初仅有初中文化的人学习了一辈子。”丁安廉如是说。1966年正上初中的丁安廉,没有赶上系统学习7—9年级的知识,在似懂非懂的过程中读完了毛泽东的四卷书,练了一手不错的字,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这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里受到了良好熏陶。1969年,没有初中毕业证书的她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祖国的北部边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列车。
在北部边疆艰苦劳动的7年间,母亲的书信总是提醒她:“不要荒废了年轻的光阴!”母亲给她寄半导体收音机和广播英语教学书,寄苏联的素描教材、《鲁迅全集》等书籍和笔记本。那时的生活虽然单调,却有书、歌、画和收音机伴随,这让她的生活虽艰辛忙碌却也充实。从那时起,她琢磨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无论干哪一行都有学不完的道理,学习可以使人精神富有,创造出更好、更新的事物来。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我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几乎没有学历的召唤,有的是千千万万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们的期盼,有的是各级领导、天津教育的期望,有的是我对自己钟爱的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丁安廉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从教经历:“也正因为拥有了教师岗位,才赢得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条件。”
1975年,她被选入河南省延津县第一中学,边教课、边学习的住校生活,帮助她于1977年考上了开封师范学院。虽然因特殊原因,这一次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在工作中她认识到:学历证书重要,学习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自此,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钟爱,带着对知识的极度渴望,拼命自学各类教育教学书籍。
三年多农村教师的经历,让她深深地感悟到:课本不是教师教的“指挥棒”,而是蓝本;教的目标是教懂,教学生会学;蓝本+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效教学。这也让她深深地喜欢上教师职业。因为,在她看来,教师职业是具有创造性、人文性、生活性的神圣工作。
1980年,她调入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她说:“教学相长,我懂得了教的魂是学,优教者必是学优者。我体会到了儿童需要童真情感,教师需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更要善于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有一颗童真、善美、纯洁的心!”
1997年初,她调入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担任校长。10年时间里,她在继续教育、校长培训等定期的、阶段性的规定培训中丰富了专业知识,学习了教育法规,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思想趋于成熟。2000年,在天津市教委推荐下,她进入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第一期小学校长培训班;之后,她又参加了教育部首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近两年的半脱产学习,促进了其教育思想的形成,特别是结识了一批中国基础教育的精英,使丁安廉在做教师、校长之路上走向成熟。
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当时有近3000名学生,200多名教师,这是一所有着优秀历史传统的名校。教师们自尊自强、爱岗爱校,有着共同的教育追求。校领导班子将办学理念定位于:实施主体性教育,创设“三和(合)”的校园文化。学校通过每学期“教育科研兴校”研究性活动、青年教师专向培训、每学期末教师群体“互动式研习活动”、假期核心组学习交流,以及常规的周末校务委员工作会议、周一年级组长工作会议等方式,以教科研带队伍,以研磨课提升专业水平,以走出去交流、请进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将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们有机会和教科院的专家、师范大学教授围绕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新教育理念等问题对话,参加互动式培训,使教师充分感悟到教育研究的真正价值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整体素质,形成教育智慧,主动建构个人成长目标,向着做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进取。
她回忆那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时说:“深入年级或学科组参加学习研讨会,这永远是我的学习机会。我注意倾听每一位教师的发言,记录下有价值的经验或值得研讨的问题,及时用红笔写下自己的感言,与教师现场对话,或会后交流想法。这样的学习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贴近、教育情感亲近、教育水平同时提升。”
从教43载,是丁安廉不断求知的过程,也是她引领干部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如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的丁安廉仍活跃在全国基础教育的舞台上。她常以“教育——培育生命 收获幸福的事业”为题将自己做教师、做校长的体会与收获讲给校长和教师们,分享着作为教育者的收获与幸福。
她说,学校的管理一定要以对教育的挚爱真情培养干部,帮助他们分析成长历程,引领他们养成读书、研究、思考的习惯,倡导他们撰写教育感悟、记下思想的灵动和解决困惑后的反思,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情感——爱亲人、敬家长、爱学生、敬同仁。校长要相信并依靠这样的领导核心来造就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和他们一起将思想向教育内涵掘进,将眼光向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开放。这样引领教师自主建构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自觉修炼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
一种理念 一所学校 一种职业 一生追求
人物档案:王桂儒
原天津市第一〇九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现任天津大学附属中学终身名誉校长、天津市育贤中学理事长。她是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十二至十五届天津市人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殊荣。2009年,她还被授予建国6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当代中国教育家”称号,著有《托起明天的太阳(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一书。
如今,王桂儒虽已年过古稀,但每晚仍坚持工作到近10点钟。从教50余年,她始终坚持带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辅导。她说话中气十足,语速偏快,思维清晰。每当说到学生,她的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微笑,“总和学生们在一起,人就会显得年轻。”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来王桂儒走过的历程,可以概括为:一种理念、一所学校、一种职业、一生追求。
1966年,王桂儒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没能实现年少时的作家梦,也没能按照自己的志愿去支援边疆,却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天津市第一〇九中学(当时是“延安中学”),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50余年!
当年,第一〇九中学地处城郊,偏远荒凉,农家饲养的肥猪或绵羊经常在操场上肆无忌惮地游荡,学生不愿意到这里上学,教师不安心在这里工作。许多当年与她一同来到学校的大学生先后离去。她也有机会离开。考虑到她上班路途遥远,当时的学校领导也同意她这个“市级优秀班主任”调出。
她说:“可是,当面对学生们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时,我的心在颤抖。我走了,这些学生怎么办?多少家长又要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我一走了之,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家长呀!我的良心会不得安宁的。因为,我也是家长,我也是母亲,我也有一双儿女。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相通的。身为母亲,我深知父母对孩子全部的爱,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比自己更优秀,生活得比自己更幸福。我忽然感到,这辈子没法离开学生了。”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没有选择拐点,而是选择了坚持。从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组组长、副校长到校长;从青年到中年,又到老年;她把所有的才华、精力都献给了这所学校,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学生。
从1988年开始从事校长的管理工作,王桂儒带领教师们不断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提出了“低起点、高标准、艰苦奋斗创一流”的办学思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78年学校被当时的天津市教育局认定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1997年学校被评为天津市普教系统首批“三A”学校,2003年学校被认定为高中示范校……
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人问她:“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提倡艰苦奋斗?”她的回答很干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次,她在与教师谈心时了解到,有些教师对学校硬件条件的“先天不足”颇感无奈。的确,当时学校的发展可以说只占天时、人和,确实不占地利。有人还直言不讳地说:“学校建在这破地方,我们就是再艰苦奋斗,您就是本事再大,总不能把学校装上轱辘‘推’走吧?”
于是,为了争取到南开区与天津大学一墙之隔的一所配套校舍,她多次向上级领导陈述“迁校”的充分理由……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7月21日,凭着全校师生人背、肩扛、车拉将原校舍的仪器、设备都搬到了新校舍。教师们高兴地说,没想到,王校长还真给学校“装上轱辘”“推”到了市里,还在繁华地段安了家。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两个务必”。“50余年的办学经历证明了,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作支撑,学校不可能持续发展。发展得越好,越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王桂儒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与学生、教师的朝夕相处中,她摸索并感悟到教育规律的真谛,形成了第一〇九中学“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并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这一思想,为学生和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爱与心血。坚持一种理念几十年不变,这在全市都是少见的。
这短短的16个字,是她和全校教师共同探索教育规律的结晶。她表示,当时,社会上还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已经在思考、探索这个问题了。“挖掘潜能”就是对每个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其所长;“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就是体现教育的公平。
王桂儒总和教师们讲,第一〇九中学没有差生,她也不允许教师用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而是要让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为此,她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地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对思想或学习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直到现在每天还要接待学生家长的访问。
“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了这个追求,我什么都能舍得。回头看看自己的人生脚印,我觉得我这一辈子就是为学生而来。我愿意和学生在一起。校长本质上是教师,脱离了学生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和教师,还怎么从事教育工作?不是我成就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就了我和第一〇九中学的事业。”王桂儒经常这样说。
几十年来,她和教师们一起摸索出一系列转变后进生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这些做法和经验是来自生活和教学实践的,是鲜活的、灵动的,可以感知、可以借鉴。
王桂儒提出的“先转变学生情感,再转变学生分数”的理念,这与现在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她一贯认为,人的情感变化决定了他的认知变化。“我们可以先改变人,改变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和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分数自然也就提高了。”
王桂儒说,综观40年来的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核心应该是适合学生。虽然理念不变,但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要求会随着学生的需求变化而调整。始终不变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适合学生每一个变化的需求。同时,做校长,要抓好两支队伍,而抓好队伍的根本是须臾不可离开学生。校长须臾不离开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因为,只有适合学生需求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只有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只有适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校长离开了学生,一切将无从谈起。
人生的命运真有意思。你曾经渴望得到的,偏偏不给你。你不是刻意追求的,命运却慷慨地恩赐于你。她虽然没能实现作家的梦想,也没能写出像《青春之歌》那样的小说,却荣幸地跻身中国当代教育家的行列,以《托起明天的太阳》写出了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锲而不舍的事业追求。
新中国教育的见证者
人物档案:韦力
担任天津市第一中学校长41年。他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第一届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协会会长、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校长、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等殊荣。1982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普通教育中国专家”称号。他在全国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素有中国基础教育“南段北韦”的美誉,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学者。
1949年1月,随着天津市的解放,韦力从解放区来到天津,开始从事新中国教育事业,1953年开始担任天津市第一中学校长,直至1994年退休。可以说,他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基础教育一路走过来的,是新中国教育的见证者。
天津一中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去年6月15日,在天津一中建校70周年前夕,95岁高龄的韦力校长回到学校亲笔题写了“与祖国共辉煌”几个大字,以表达他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深情。
韦力在天津一中任校长长达41年。他在一中任职期间,正是一中开创、发展直至成为全国名校的历史时期。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天津一中的发展殚精竭虑。在学校办学的长期道路上,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还曾把自己几十年的办学经历生动地比喻为“编织人才摇篮”。
韦力确立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作风,自理自学的能力”的校训,体现了一中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殊历程,充分反映出众多一中教师及毕业生的共同特征,也为新时期学生的自学自勉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育人的标准确定了,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呢?他认真地分析研究了一中教学能力强、威信高的教师,从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教育事业,认真研究新的教学体系和方法,重视师德。于是,他从中归纳出,一个好的教师,应具备“四心四不倒”的精神。即:事业心、责任心、上进心、自尊心;气不倒、问不倒、累不倒、难不倒。这样,他又确立了从抓师德入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集体的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一个师德水平高、教育能力强的教师集体。
韦力提出,校长应具备“四个头脑”——政治头脑、业务头脑、科学头脑、文化头脑。校长要想培养出教育家型的教师,自己首先应当是教育家,而不仅仅是管理一所学校。他指出,要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实现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教师能力提高的三结合。
在谈及教法与学法时,韦力指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书育人“三个统一”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提出“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导其思,显其错,正其本;教其知,授其法,广其知,增其能,倡其辩,砺其锋”。在学习质量分析过程中,运用量化体系,细化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标准和学生学风分析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德育、智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学校提供的一份1984年9月的《天津一中教改简况》中,记者了解到,韦力当时就提出了要树立新的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智育观、质量观等一系列系统论述。从中足见他作为教育家所具备的系统的教育思想、前瞻的教育理论和至今丝毫不落后的教育理念。
韦力还有句名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因为在他看来,升学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合格人才。“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是以信仰为前提、感受为基础、认识方法为关键、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观点、方法,由观点、方法的积累中打下世界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