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体温常识助力身体保健
2018-10-11王荣华
◎王荣华
人的体温是指人体深部平均温度。为便于测量,临床上通常使用测肛温、口温和腋温三种方法。
1.口测法:将消毒过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用鼻呼吸),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温度可靠,但对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
2.肛测法:受测者取侧卧位,将肛门温度计头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此法多用于小儿及神志不清病人,最好由医护人员执行。
3.腋测法:将腋窝汗液擦干,把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放置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腋测法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采用较多。
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其保持动态平衡,故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这是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理活动的最适温度,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主要原因是机体的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的活动保持相对平衡,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除做功外,其余均转变为热能用以维持体温,在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为内脏,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56%,肌肉仅占18%,但在劳动或运动时,肌肉产热量大增,可占总产热量的90%,此时内脏产热量仅占总产热量的8%。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占总散热量的84.5%,其次是呼吸,占总散热量的14%,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来散热,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体温时,则主要靠皮表水分蒸发散热,每蒸发1毫升水,可带走0.58千卡的热。
它们的活动受到下丘脑产热和散热中枢的调控,这两中枢的活动又受到视交叉前温度敏感神经原的调控,温度敏感神经原的敏感性起着体温调定点的效应,如调定点为37℃,则体温超过37℃,热敏神经原兴奋,从而抑制产热中枢,刺激散热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把体内热带至体表而发散,同时出汗,增加蒸发散热;若体温低于37℃,则冷敏神经原兴奋,从而抑制散热中枢,刺激产热保温中枢,使皮肤血管收缩,肌紧张增强,并可出现寒战,使产热增加,以维持37℃。
日常生活中,人的体温也会有一定的波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环境:室内温度高或者天气炎热,可使体温上升,寒冷可使体温有所下降。
2.年龄: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全,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并随之改变。
3.昼夜:生理状态下,人体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4时体温最高,但变化范围不超过0.5℃。
4.内分泌: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月经期体温下降0.2~0.5℃,排卵期回升0.2~0.5℃至第二次月经来潮前。
5.其他:日常生活中沐浴、进食、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都可使体温暂时升高,安静、睡眠、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按发热的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为41℃以上。体温低于正常称体温过低,见于休克、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发热的原因很多,常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前者较多见,但后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感染性发热是由各种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机体后引起的发热,占发热原因的50%~60%,其中细菌感染占43%,病毒感染占6%左右。
非感染性发热是除病原体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亦称为吸收热。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心、肺、脑等内脏器官血管梗塞或脉管炎所致肢体坏死等。
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等。
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
4.慢性心力衰竭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减少以及水肿组织妨碍散热可使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使皮肤散热减少,可引起低热。
5.各种原因引起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可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如中暑、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等。
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故可导致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如小儿夏季热,感染痊愈后的低热,精神紧张以及月经前出现的低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