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写生,跟随本心—记我60年来的从艺经历
2018-10-11刘中柱
文/图:刘中柱
■ 做瓦 油画 117cm×57cm 2008 年
我早期在北海中学,师从董苏老师学画,学画石膏水彩等基础知识。由于我们这一辈人经常临摹连环画,所以有一点描绘故事的本领。到了高中就经常参加市里的美术创作活动,那时搞创作要进行草图观摩,草图通过后发一些材料,如木板等,因为那些时候主要是搞木刻创作,刻过几幅木刻,不过当时还比较幼稚,没能入选湛江专区美展(当时北海属广东)。此外,也参加市里的宣传展览,如在市学习“毛著”先进分子展览中,画过一套先进个人事迹组画;也参加公安局治安展览……还曾和几个同学到廉州水彩写生。
后来我在北海市西塘公社插队落户。1964年,先在关井大队落户,一年后公社调我到公社林场,边劳动边搞宣传。到林场后,首先是用幻灯形式画了学“毛著”先进人物事迹,在公社各大队放映得到好评,也到各大队为蹲点领导写标语,画墙头画。1966年,为公社会议室画大幅毛主席油画像。在公社组织的大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为修复大冠沙盐场建鲤鱼地水库中搞宣传,主要是出黑板报。
1968年,公社林场解散,我被分配到和兴大队禾塘生产队。在“忆苦思甜”运动中,画过村史,家史。在“三忠于”运动中画大型忠字牌。用油画画“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过了两年我又到大冠沙盐场工作,画了一套60多幅盐场场史。当时政治运动频繁,我经常被抽调到市里搞展览,如“地角红色娘子军事迹展”“学雷锋先进事迹展”“抓革命促生产展”“批林批孔展”等,也被自治区盐业公司抽调到南宁搞展览。在场期间还经常到文化馆参加美术创作活动,还记得和郭影合作创作了一幅油画《抗台风》。
作者:左一(浅色衣服)
■ 涠洲女孩 油画 47cm×31cm 2008年
■ 赶海人 油画 111cm×70cm 2002年
■ 酒席 胶彩画 79cm×54cm 2014年
■ 窑蕃薯 油画 103cm×74cm 2006年
■ 赶海小憩 油画 67cm×50cm 2009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海市电机厂工作,主要从事美化厂容和宣传产品的工作。工作之余,我利用下班后的黄昏时间外出写生。也是这样一个经历,我之后联合郭影、伍景晖、罗克强、杨业勋、伍志全加上在艺术学院的高峻老师,在1982年成立了“黄昏画会”,就是利用下班后黄昏时间去写生。去的地点最多的一是外沙嘴,画大海、帆船、海堤、对面老街;二是郊区农村,画村落、农田、湖海运河……黄昏画会在1983年和1984年举办了两次大活动,赴大冠沙盐场写生,为期都是半个月。大冠沙头,人迹稀少,海堤漫长,沙滩洁白,树林成片,植物茂盛,落日黄昏,日出东海……这些美景都被大家画在画中,成为优秀的作品。两次写生,收获颇丰。到了1985年,由于黄昏画会会员大多进入广西艺术学院北海大专班学习,画会活动遂告结束。
那年我也进入广西艺术学院北海大专班学习,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得到艺院,高峻、孙见光、姚秦、谢森、黄箐等名师的指导,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在校期间我们赴涠洲岛写生,其中一幅水粉画《红土蔗田》入选全国第一届水彩水粉展。在大专班学习的设计知识,对我以后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帮助很大。90年代初广西广告协会成立,在会徽的征集中,我的方案中标,北海市广告协会会徽征集,我也中标。
到1988年,我参加了广西艺术学院油画材料讲习班,受教于中央美院潘世勋教授和谢森教授。学习了欧洲古典绘画之中的蜡画技法、坦培拉画法、透明画法,这次培训学习对我今后画画产生了很大影响。培训之后,我用化工颜料,白胶、骨胶、浆糊、水粉颜料混合使用,画了一批画,于2000年春节在群众艺术馆举办了个展。由于受到当时85新潮的影响,这批画用笔大胆,色彩强烈,构成感强,但过后我重新看这批画,发现有表面化和生搬硬套的缺点。
两年后我由文化局联系,到涠洲部队举办绘画学习班。参与者有我,杨业勋、刘光健、黎伦、余远俊,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带着几个兵,边教学边写生,收获颇丰。在这次写生中,我有三幅水彩画《涠洲岛写生木薯》《涠洲岛写生教堂》《涠洲岛写生岩石》入选北海画家群水彩画集。
■ 夜归 水彩画 79cm×53cm 2014年
21世纪初,我去了一所民办艺术学校(星海艺术学校)任教。从高二下学期到高三毕业,当时美术班只有8人,他们在学校挨日子,无心向学,我任教之后,引入竞争机制扭转了局面。到了高三,大家积极学习专业课,补习文化课,在高考中,他们在专业试中独占鳌头,无奈文化成绩太低没能去到重点院校。之后,我在家教中又培养了三批高考生。在色彩静物教学中,在处理物体素描关系,明暗色彩的转换,特别是明暗交界的色彩关系中我总结了一套教科书和辅导资料没有的方法,这个方法虽不完全科学,但是,是符合规律的,我的色彩教学简单明了,切实易行,深得学生赞许!
在家教之余,有了空余时间,我就投入到创作中去。每当我拿起画笔,就会想起在农村生活的十六年。十六载春夏秋冬,除了体验了大自然的严酷,更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这是大自然对我的人生,我的艺术美好的馈赠!描绘原生态大自然和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人们,是我毕生的愿望!
■ 涠洲岛写生教堂 水粉画 59cm×79cm 1990年
2018年3月25日,我的个人画展“丹青60——刘中柱从艺60周年”在北海第一粮仓美术馆举办,高峻老师担任此次的学术主持。此次展出了我这么多年来的各类绘画创作成果,如写生作品油画《废弃的盐仓一》《废弃的盐仓二》(1992年)《木薯地一》《木薯地二》(2008年)、水彩《高德写生风景》《高德写生竹林》(2003年)等;写实油画《赶海人》(2002年)、油画《窑番薯》(2006年)、油画《做瓦》(2008年)《载月归》(2008年)《赶海归》(2009年)《枝头鸟》(2010年)《禾塘暮色》(2010年)《回家路上》(2011年)《狗追猪》(2013年)《海堤姐妹》(2014年)等;胶彩画《月出东坡》(2008年)《海滩月色》(2010年)《被废弃的瓦窑》(2013年)《冬日原野》《原野暮色》(2017年)等等。
此外,我还不间断地从事胶彩画的研究。如何表现原生态大自然,具体该如何描绘大海、沙滩、海堤、海边植物、原野、农田、村落、月亮、星空、烈日、狂风暴雨等,都使我颇费心思。
近几年,我吸取了中国画墨分五彩的原理和西方古典油画透明画法,画了一批以墨为底色,再罩透明颜色的画,画面的形象做了简化浓缩处理,力图使复杂的事物归于单纯,达到净化的意境!创作了一系列胶彩画,均纳入这次画展中。
回顾我这几十年来的艺术生涯,写生一直是我的最爱!当你描绘大自然一草一木和他们对上话,你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我写生时从来不用形式作画,我总是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受。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农村还处在农耕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一家温饱终日辛劳。在龙潭下村,曲湾一带,在海期合适的时候,他们也做潜海,挖沙虫、扒螺、捕捉鱼虾……在大海的滋养下,这一带村民,男人体格强健,女人气息诱人,这些都是非常入画的人。所以当我翻开以前的写生,就像翻日记一样,仿佛过去发生的事历历在目,总使我分外亲切,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我这么多年来对绘画最真实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