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quest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2018-10-10杨海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杨海燕

摘 要: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探究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就其字面意思来看,“Web”指的是网络,“quest”指的是寻求、调查、探究。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并在网络上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模式。在此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充当的是“主导”的角色。这个模式要求学生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而教师要确保所选问题新颖且富有吸引性。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新知、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论述,旨在找出Webquest教学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关键词:Webquest 信息技术 应用

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在1995年创立的。它主要由6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言或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

绪言或引言指给学习者指明学习方向并设计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任务是Webquest教学模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正如何克抗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中所提到的“任务是WebQuest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它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了基础。一个好的任务是可操作的、具有吸引力的,并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资源这一部分教师要事先浏览网站资源,避免发生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胡乱浏览的情况。评估在Webquest这一教学模式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学习资源需要随时进行评价活动,以便及时地发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经过以上的学习步骤最后得出结论。

一、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

内容分析法是一项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

数据分析法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二、文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论文均来源于中国知网,利用高级检索的方式,选择在硕士、博士、期刊、教育期刊和学术辑刊这五个范围内进行检索。输入关键词“Webquest”并含“信息技术”,以主题相关的方式进行搜索,查得所得论文为298篇。其中教育期刊125篇,硕士论文106篇,期刊63篇,学术辑刊2篇,博士论文2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教育期刊这一范围内与“Webquest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相关论文研究是最多的,其次是硕士。在这298篇论文中有39篇论文来自核心期刊,占论文总量的13.1%,有54篇来自高校,占总比例的18.1%。

(一)关键词分析

累计次数出现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对283篇论文进行整理。

刨除“Webquest”与“信息技术”这两个关键词后,笔者整理发现“教学模式”出现的次数最多,为30次。这说明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学模式这一模块上,大多数学者都在其论文中指出“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而在何克抗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观点,即“从严格的意义上讲,WebQuest本身并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只是用于实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设计流程模板”在这一观点中,何克抗教授将“Webquest”看作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的频数均为12次,居于第二位,经过研读论文可以发现学者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主要从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这六个基本方面进行。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何克抗教授的论文中将教学设计的过程分成了7部分,分别是:1.設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2.选择一个能够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3.网页设计。4.形成评价。5.制定学习活动过程。6.以文字形式记下活动内容以供别人借鉴。7.检查并改进。

“研究性学习”与“建构主义”出现的频数分别为10次与9次。Webquest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这一点在很多学者的论文中都可以看到,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居多。同时学者也指出Webquest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二)被引频次论文分析

本文选取了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从这前篇论文中观察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发展走向。

一篇论文被引频次的多少往往会被用来评估其价值的大小,被引频次越高的论文越能说明它越被学者认可,在同行中激起的反响也越大,受到的关注也越高。因此本文选取了被引频次较高的前1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观察Webquest教学模式关注的点。被引频次最多的年份是2005和2008年,各为3篇。其次是2007年有2篇,最后是2003年、2012年、2013年各1篇。在这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由何克抗教授与曹晓明教授共同编写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唔——“Webquest”教学模式”一文,被引频数达到了55次,下载次数为4050次,这篇论文于2008年发表在现代教育技术期刊上。这篇文章解读了“Webquest”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步骤,为研究本论题的学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这10篇论文中,笔者认为在东北师范大学李芬桃的硕士论文中有一点可以供研究者参考,作者指出“WebQuest的作用在于架设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脚手架”策略,让学生使用信息而非仅仅收集信息,并帮助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使学生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体验、内化各种策略。”所以教师在设计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习者的自主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层次分析

本文将所研究的论文层次分为10部分,其中“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这一部分所占比例最大,共有137篇论文,占总比例的43.91%。可见学者们研究Webquest的主战场在基础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其包括小学、初中(广义来讲包括高中)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基础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基石,就像盖房子一样,只有将地基打好了才能建成高楼大厦,否则就是豆腐渣工程。现如今国家需要的人才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Webquest教学模式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其主要的施教方式就是以一个任务为主线,让学生们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与国家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相对于小学来说,初中和高中更加适合运用Webquest教学模式,因为在初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能力,并且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知识,这使得任务实施起来更加顺畅。

处于第三位的是高等教育,共有论文36篇,占总比例的9.62%,对于大学生來说,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要注意有一定的难度,不可过于简单。否则会使学习者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主题相关论文分析

本文选取了与主题相关的前10篇论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从它们的研究范畴来看,研究综述性论文有1篇,设计开发类论文有3篇,应用类论文有6篇,而评价类论文只有1篇。从主题相关的10篇论文的研究范畴的分布情况来看,学者们就这一论题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思路基本是以某一节课为例,将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堂之中,观察教学效果,最后进行评价。也有一些学者选择从此模式的具体设计方面去研究,如在李晓艳的“WebQuest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分析——以高中信息技术《搜索研究》为例”一文中指出在进行WebQuest选题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你所选的题目必须符合当地或国家的课程标准。(2)把那些你认为不满意的课用WebQuest标识出来。(3)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和Web网页。(4)你所做的WebQuest要稍微超过现在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这位后续研究此论题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我们在进行选题的时候也要注意这4点。在这10篇论文中,涉及最少的范畴就是评价类论文,笔者认为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力度。

三、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与论题相关的应用性论文较多,而评价性论文较少,同时学者在进行与此论题相关研究时主要侧重于教学设计模块,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建议学者在今后的论文研究中将注意点放在评价部分,为后续的研究人员提供可靠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曹晓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2]何克抗,曹晓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3]李芬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Webquest学习法的应用[J].东北师范大学,2013(3).

[4]李晓艳.WebQuest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分析——以高中信息技术《搜索研究》为例[J].教与学,2008(4).

[5]鲍平平.Webquest评价体系建构及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2).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