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的教学策略*

2018-10-10赵广宇汪绍鑫

生物学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凸透镜眼球立体

赵广宇 徐 杰 汪绍鑫

(成都市石室中学 四川成都 610041)

1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7年级下册第12 章,旨在认识“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视觉器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概念,为构建重要概念“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奠定基础。

初一学生的空间感相对较弱, 对建立眼球的立体结构感到困难;同时,由于缺乏物理学知识,学习眼球成像原理的难度较大。 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解决:1)引导学生构建眼球的结构模型, 即从实际看到他人的眼睛→眼球的立体结构模型→平面结构模型→概念模型, 促使学生感知、 构建和内化眼球结构的知识;通过眼球各结构在视觉形成中的功能,归纳出视觉器官的概念。 2)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光学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视网膜成像的原理, 进而认识视觉形成过程。 3)在理解眼球成像原理的基础上,认识近视眼、远视眼视物不清的原因,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并通过调查全年级学生的视力现状,认识到保护视力的迫切性。

2 概念分析

现行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本节内容要求的重要概念是“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本节课设定的教学任务是有关眼的知识,围绕与眼的相关概念,确定本节课的概念体系:

A.眼的结构包括眼球和附属结构

A1 眼球是眼的主体结构, 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

A1.1 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内膜

A1.2 内容物由房水、玻璃体、晶状体组成

A2 眼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等

B.眼能感受外界光线的刺激

B1 眼的内膜——视网膜,是光感受器

B2 眼的内容物是屈光系统

C.近视、远视的形成及其矫正原理

C1 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化

C2 眼球的前后径变化或晶状体曲度调节失当,导致近视或远视的形成

C3 配带凹透镜或凸透镜, 可以矫正近视眼或远视眼

图1 眼的概念结构图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眼的结构和功能;说出视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说明视觉器官的概念; 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构建眼球的结构模型;完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索眼球成像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眼;关爱盲人,珍爱生命。

4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形成的原理。

2)难点:眼球的立体结构;眼的屈光调节;光线成像原理。

5 教学过程

5.1 角色扮演,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在课前安排2 位学生带上眼罩,体验盲人的感觉。 上课伊始,2位学生在同伴的搀扶下走进教室时, 学生都感到很新奇。教师把握时机提问这2 位学生:请谈谈失去光明的感受? 2 位学生的感受基本相同:初始觉得好玩;后来,因为看不见东西,不敢行动,慢慢感到害怕。尽管有他人搀扶,还是会不断碰到别人或者障碍物,最后有点恐惧。其他学生在2 位学生的真情表述中受到感染,仿佛体会到了失明,人的生活将面临着极大困难。 此时,教师提出课题:用眼“看”是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人的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要认识眼的结构。

5.2 模型构建,认识眼的结构

5.2.1 相互观察眼睛,检测眼的前概念 教师布置任务: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也可以观察他人的眼睛,说出眼睛的结构组成? 学生回答:眼皮、黑眼珠、白眼仁等。 此时,教师呈现眼球的立体结构模型,请学生观察,大家感到很惊讶:原来眼睛是如此大的一个器官,还有许多不知道的结构。教师再结合眼睛的结构图,说明:人们看到眼睛,只是眼的部分结构。眼的结构包括2 个部分,主体结构眼球和附属结构(眼睑、泪器、睫毛等)。

5.2.2 观察立体模型,初步认识眼球结构 教师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对照教材中的眼球结构图,先观察眼球的立体模型;然后进行眼球模型的拆装,认识眼球的立体结构。

当学生完成观察和模型构建任务后, 教师出示眼睛的正面观模式图,要求学生指出:图中能观察到眼球的哪些结构? 部分学生在辨析眼球正面观时出现了如下错误: 一是将巩膜错认成玻璃体或角膜等其他结构; 二是无法分辨角膜与虹膜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说明学生没有实现眼球模型到实物之间的认知转换。

5.2.3 拼装纵切面模型,深入认识眼球结构 针对学生在认识眼球实物与模型、 纵切面结构与立体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转换的困难。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用双手分别遮住眼球立体模型中角膜上、下的巩膜,感知模仿眼睑遮住眼球的状态,再通过反复观察他人的眼睛、 教材图示, 并与模型进行比较、辨析,建立眼球整体与眼睛外观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师提供眼球纵切面结构剪纸,要求学生按照从外→内、从前→后的顺序,拼装眼球的纵切面结构(图2)。 学生在构建模型时,又出现新的问题: 睫状体、 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清;无法准确认识外膜、中膜、内膜,导致位置关系错误。教师指导学生将立体模型、剪纸拼图与教材图示的结构一一对应, 然后重点讲解学生容易混淆的结构。

图2 眼球纵切面观剪纸[2](左)和学生在拼接纵切面模型(右)

最后,要求学生在剪纸拼图中,标注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以巩固学习成果。

5.2.4 构建概念模型,学习眼球的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先以概念图的形式,总结眼球的结构。 然后,讲解相关结构的功能,特别要强调视网膜、内容物、睫状体与晶状体等结构的功能,为学习视觉形成奠定基础。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形成概念图(图3):

图3 眼球结构与功能概念图

5.3 模拟实验, 感知视觉形成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外界物体无论远近、大小,人眼都能清晰看见。 外界光线进入人眼、 到达视网膜之前,经过了哪些结构? 光线经过这些结构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使人形成清晰的视觉?学生只能回答:经过了角膜、房水、虹膜的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到达视网膜, 而对光线进入眼球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感到困惑。

5.3.1 观察凸透镜成像,感知光的折射 教师简介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要求,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图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光屏上出现的现象,侧重观察物像在大小、方向、亮度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经过集体交流、讨论,总结得出实验现象: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影像且亮度有所减弱。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加用暗箱,再次观察成像效果。 学生:成像的亮度增大,其他没有变化。

图4 凸透镜成像实验

教师讲解:光线通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在光屏上形成缩小、倒立的物象。 然后引导学生以类比的思想,概括眼球成像的原理与过程: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构成眼球的屈光系统,外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缩小、倒立的物象。 脉络膜使眼球内成为暗室,成像更加清晰。

5.3.2 分析推理,概括视觉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讨论,推断视觉形成的基本路径:外界光线经过眼球的透明部分,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受到刺激产生冲动;冲动通过与视网膜相连的视神经传导, 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构建视觉形成过程概念图(图5)。

图5 视觉形成过程概念图

5.4 分析近视、远视成因,探讨预防矫正办法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凸透镜成像装置, 改变凸透镜与蜡烛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物象的变化。学生观察后发现:物体与凸透镜在一定的距离时,在光屏上的成像是清晰的。 距离过远、过近,成像都会变模糊。 同时,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不管物体的远、近,人眼看到的物体都是清晰的图像?

教师演示实验:当物体的距离变化后,采用不同曲度的凸透镜完成实验。学生惊喜地发现,当物体距离发生变化时,只要采用合适曲度的凸透镜,成像仍然是清晰的。

教师顺势讲解人眼屈光系统的调节原理:睫状体内的平滑肌发生收缩或舒张, 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化, 使不同距离的物体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 探讨预防近视的措施, 以及矫正的方法,为形成科学用眼的习惯奠定基础。

6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无法用眼球实物开展教学的情况下,采用模型构建的思想,利用观察人眼、观察眼球立体模型、拼接眼球纵切面结构图、观察眼球结构模式图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平面,突破学生缺乏立体空间感的难点,使学生能真正建立眼球的立体结构,掌握眼球的结构组成。

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 则使学生直观感知了眼球的成像原理; 在观察通过改变凸透镜曲度调节成像位置的实验, 逐渐领悟人眼的自我调节功能,也为形成用眼卫生习惯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实际现象的感知, 可部分解决因缺乏物理学知识导致的认知障碍,并通过模拟、推理的思想,建立视觉形成的知识体系。

由于学生采取以模型构建、 模拟实验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在自主参与下,通过小组合作,真正构建了“眼是视觉器官”的概念。

猜你喜欢

凸透镜眼球立体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凸透镜成像知多少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巩固
小小凸透镜 成像应用多
念个立体咒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立体登陆
学好凸透镜 成像点点通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