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殖设施与设备》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8-10-10黄炎坤徐秋良曾照烨
马 伟,黄炎坤,程 璞,徐秋良,郑 立,曾照烨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教材建设背景及面临的问题
1.1 教材建设的背景
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首批设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该专业以适应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动物生产及相关行业人才需要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爱岗诚信、脚踏实地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优良人文素养,掌握动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应用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能在畜牧相关部门(企业)从事技术指导与推广、产品研发与质量监管、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而为河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当前,正值河南省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在向现代养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具有现代化畜牧业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的牧原股份、雏鹰农牧、德青源农业科技和永达食业等国内一流养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快速崛起,使传统养殖和现代工业结合日益紧密,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与畜牧业不断融合拓展,人机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不断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现代畜牧业逐步呈现出工业化生产特征,生产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推动整个畜牧产业调整结构提质增效的关键。与此同时,产业的升级发展也要求现代养殖设备的使用者、操作者和维护者具备基本的现代养殖设备知识。
1.2 面临问题
根据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章程,结合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现代养殖设备相关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应用能力塑造、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上,国内没有可选的规范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畜牧业设备设施相关的知识呈碎片化分布于不同的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更为严重的是授课内容远落后于生产前沿,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理论教学缺少承载知识体系和能力要素的规范教材。因此,为保障“现代养殖设备”相关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为现代畜牧生产服务,编写一部具有紧跟现代畜牧业、跨学科、校企融合特色的《现代养殖设备》教材刻不容缓。
2 教材建设的定位和特色
2.1 教材建设的定位
因为教材是支撑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专业针对性强,既要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成果,又要考虑学生认知规律,注重能力培养。在满足知识的连贯性前提下,基础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注重教材的先进性和发展性[1],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来建设特色教材,提高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行业需求[2]。
2.2 成果特色
2.2.1 源起畜牧,体现鲜明的行业特色:课程建设与时俱进,随着现代畜牧行业的新变化,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能够适应变化。动物科学专业《现代养殖设备》教材建设课题的立项和研究,是在我国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向以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信息化、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迈进的大背景下,课题组主动顺应时代需求,围绕当今一流畜牧企业设备设施生产实际,与时俱进而编撰的一部特色化教材;旨在将行业前沿最新设备系统而完整地展现在课堂,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畜牧人才提供支撑,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2.2 着眼前沿,体现强烈的时代特色: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代养殖场从工艺设计、选址规划、畜舍建造到设备选型这个过程要考虑的现代养殖设备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可选教材,就组建编写团队,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独立编写。继承借鉴,整合融通,基础为先,精选内容,删繁就简,创新发展,形成既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要求,还兼顾教师知识能力,又能反映行业先进技术成果的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的高度统一,理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识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学科间的关系,在教材中全面准确地体现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系统性[3]。
2.2.3 紧扣应用,体现教材实践特色:应用型教材培养的对象是面向河南省畜牧业就业的应用型人才,教材建设紧扣应用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各取所长,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严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凝练知识点,通过归纳、总结、分类、选择形成知识链,通过逻辑、判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内容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把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与行业前沿动态、已有成果结合起来,认真汲取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使教材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力支撑。
2.3 成果创新
①编写了1本《现代养殖场生产设施与设备》教材,填补了国内同类教材的空白。
②坚持问题导向,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整合融通资源,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养殖设备》课程知识体系。
2.4 成果的推广应用
专科专业动物科技学院2015、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在使用该材料;动物医学院2016级中兽医专业在使用该教材。
3 教材建设方法和过程
该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专家论证法和分工协作法。
由课题组成员组成的教材编写组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和文献检索形成教材编写大纲。大纲充分征求相关高校教师,部分涉牧龙头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设备生产企业代表,行业主管部门省畜牧局相关处室领导等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了专家论证会,由专家审议通过《编写大纲》论证。
2015年12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高教研究所发布《关于2016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编写组决定结合正在进行的准备工作,积极申报,争取学校的支持,按通知要求,于2016年1月向高教研究所提交了(动物科学专业《现代养殖设备》教材建设与实践)申报书,并于2016年4月获批。
根据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研究的基本原则,项目必须立足本校,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和需求,结合理论研究,强调应用研究;项目研究要准确把握该校建设与改革创新的方向与目标,体现科学性、创新性、问题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项目组成员深入到雏鹰集团吉林洮南基地4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三全食品郑州全生农牧科技产业园登封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禹州汉元家禽公司35万只蛋鸡场,实地考察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设备设施,与省内设备制造厂家,如河南金凤、河南恒银和洛阳四达等沟通技术细节,按照岗位技能要求,对知识点进行一系列的梳理、加工。
教材编著工作中,笔者重视教材内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协同。强调合理融入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实现教材的经典与现代的统一、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更新不是简单的添加,而是需将新旧内容重新组织,体现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4]。重视处理教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使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要适应人才培养层次和课程类型的要求。体现教与学的关系,教材中融入难度合适、数量适当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为基本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并进行提示性引导,使学生能够应用基本理论,利用设备展厅实物或者设备模型,分析解决上述科学与技术问题。该教材反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观念,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得到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训练,能在知识的获取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受益。
编写组还收集和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以及国家标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吸收了近年来现代养殖设施与设备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注意了教材编写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由于前期工作扎实,编写人员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于2016年3月底完成初稿,经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审阅,集中讨论,反复修改后,5月初交由中原农民出版社。2016年8月,经过出版社的编辑和再加工,《现代养殖场生产设施与设备》终于出版。
《现代养殖场生产设施与设备》教材凝结着编写人员和广大畜牧行业参与者、管理者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行业的共识,是动员教师、行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5]。
4 教材建设的成果和结论
4.1 项目实施取得的理论成果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写人员深入行业企业,了解企业行业现状,听到了一线生产和管理人员对目前畜牧业设备设施的评价和未来设备设施的期许和展望,听取了企业管理人员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意见,以及对课程教学提出的宝贵建议。在该基础上,课题组总结教学经验,集思广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教改促教学,成效显著。近年来,课题组根据项目发表论文3篇,著作1部,《现代养殖场生产设施与设备》于2016年8月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课题组发表论文见表 1。
表1 课题组发表论文
4.2 重要结论
4.2.1 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为重:教材编写既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也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问题情境和学科素材,精心设计呈现方式,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反思和推广应用[6]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通过系列的学习活动设计,促进知行合一。
4.2.2 编研结合,教学相长:加强教材编写团队建设。倡导学科带头人组织精干团队编写教材,通过教材编写实践,培育高质量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学科发展团队,保证教材建设的可持续性。
教材编写既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教学理论运用的体现;既要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又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要求,还要兼顾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特长,处理好思想修养与知识教育的关系。
4.3 实践成效
教材于2016年出版后,经过动物科技学院2014级和2015级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使用后,好评如潮。通过现代养殖设施与设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当今一流畜牧企业设备设施生产实际和行业前沿最新设备系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规模化养殖舍规划设计的能力,增加了现代养殖设备的知识储备,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专业自信。
5 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之处
5.1 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反映政策变化和行业发展前沿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不太完善,一些反映最新现代养殖管理设备成果内容,例如养殖机器人和反映现代养殖场设计方向的集约化养殖场设计理念都没有写入教材,修订版应进行补充。
现代养殖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出现,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政策规范不断调整,教材需要在不断实践中继续完善。根据政策调整,无害化处理设备和重点发展的秸秆处理机械也要在相关的章节继续完善和补充。
5.2 加强立体化数字教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创新知识供给方式,加强升级版“教材”的建设。在继续锤炼教材知识点,完善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材新形态,出版“数字教材”,使教材建设除涵盖知识点外,还承载“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在线讨论、在线测试、在线视频、在线答疑、在线作业等,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7]。
以信息化推动教材数字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数字教材,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8],从而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