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李叔同影像之编纂与刊布

2018-10-10

文艺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弘一大师弘一法师李叔同

陈 星

赵朴初概括李叔同(弘一大师)一生的题句十分准确:“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①李叔同一生多彩多姿,其生平事迹和多样的创作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相关的研究论著,以及反映其生平的传记、剧本、小说等各式文艺作品已经很多;其所到之地,如今大多也都有了不同类型的纪念场所。而有关李叔同的生平影像,也是各类论著、文艺作品和纪念场所乐于选用的真实而又形象的资料。其实,作为对这位杰出艺术家、佛门高僧研究的一部分,对其影像的研究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在民国时期,文化界不仅提出了“高僧事迹最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摄影”②的观点,各相关报刊也时常刊载他的影像;在他逝世后,也有过编纂其影像集准备出版的情况。本文仅就民国时期李叔同影像集的编纂作一论述,同时亦对此时期其影像在报刊上刊布的情况作一初步梳理。

一、民国时期李叔同影像集的编纂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李叔同在福建泉州圆寂。在对他的各种缅怀和纪念活动中,搜集编纂其影像资料也同时受到了重视。1943年2月10日,《妙法轮》第1年第2期刊出弘一大师纪念会《征求弘一大师遗稿启事》:“弘一大师处僧范垂衰之际,研述律藏,自行化他,甚奇希有!大师未出家时,术擅文艺;教历师范,当识受学,遍于海内。此次撒手西归,无论缁素,感怀眷慕。本会现拟编刊遗集,垂示将来;敢乞藏有大师书札文件等遗墨者,录副或摄影,妥寄上海摈榔路玉佛寺震华法师汇收;俾得编入,专此布达,幸垂鉴答!弘一大师纪念会谨启。”这则启事笼统说明了征集对象,即“大师书札文件等遗墨者”,也包括“摄影”等资料。弘一大师纪念会随后就在上海玉佛寺举行了“弘一大师生西一周年纪念典礼”,并展出征集到的遗墨和其他文献,其中亦有数帧李叔同青少年时期的照片。1943年11月10日,《妙法轮》第1年第11期刊有灵犀《猫双棲楼随记》一文,文中写道:

十七日为弘一大师生西一周年会,举行纪念典礼于玉佛寺,并展览遗墨,图书馆亦于是日揭幕,不佞斋戒沐浴,于午饭后驱车而往……图书馆中供陈抱一先生油画遗像,左右分悬大师造集华严联,句云“入一切智藏,度无量众生”……遗墨陈列后楼讲堂,约近五六十贴……一笺三十年寄与朱酥典居士者,字作蝇头端楷,一笔不苟,一字不误,间加注语,分双行,字大小不逾米,非细辨,不能毕读,时师已六十外,目力精神,至堪惊佩,而大师之持躬处世,事无巨细,其审慎谨严之认真态度,于此可见,殊足为后学立身行道法也。联语悉集华严经,如“勇猛精进无退转,光明相好以庄严”、“当为世依救,普放智光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断绝烦恼,具足菩提”、“灭绝一切苦,圆满无上悲”、“平等观诸法,悲心救世间”、“无上一切相,而与大悲心”、“本学如来之妙慧,而于众生起大悲”。……有少年时摄影数帧,一为平剧之黄天霸,扮相英俊,一为话剧之茶花女……

李叔同扮黄天霸的剧照目前流传的只有一帧,上文所述“扮相英俊”者,应该就是如今常见的这一帧③(图1)。而李叔同扮茶花女的照片则有数帧,上文所述是哪一幅,尚不能定论。如果说在纪念会这样的征集中,影像资料还仅为附带的话,那么如谢胜法那样刻意搜集编纂李叔同影集,则是相关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惜学界至今对此尚无专门研究。1947年2月10日,《觉群周报》第2卷第31期刊载《征求附印弘一大师遗影全集》,从中可知,谢胜法当时已经搜集到了三十余帧李叔同的影像,并已编纂成集:“……看此全集可知大师一生……”同年4月1日,《觉有情》第8卷第15、16号合刊“播音台”栏目又介绍了该部影集:“谢胜法居士搜集弘一大师遗影,拟合印全集,承大师诸方知友欢喜赞助,现已集得四十一种,自童年以至圆寂,洋洋大观,可谓大师一生之缩影。现征求附印,因印价续涨,每集收回成本廿四万元。接洽处上海林森中路二五四号二楼谢胜法。又谢居士拟续搜集大师遗影,以备将来举行展览。凡有珍藏者,祈赐暂借,挂号寄下,以便翻印,用毕仍挂号邮还不误……”④根据《觉有情》的报道可知,李叔同的影像资料又有增加,只不过中间有的并非其本人影像。该报道后面附有四十一种影像资料的目录。笔者将报道中所述影像按原顺序、原名列出,并略作说明,以供研究者参考。

图1

1.《大师降生时鸟啣树枝》(此非李叔同影像。相传他出生时有鹊衔松枝降其室)⑤

2.《童子时》(今存)

3.《公子时》(今存)

4.《与桐岗公对弈》(今存)

5.《肄业南洋公学时剧影》(今存)

6.《剧影二》(今存)

7.《剧影三》(由第五帧名“肄业南洋公学时剧影”可知,编者系将李叔同此时期的剧照一并排列。但如今可见此时期剧照仅两帧,另一帧尚待查证)

8.《西装影》(今存)

9.《留学东京美专》(今存)

10.《扮茶花女》(今存)

11.《演茶花女于东京》(今存)

12.《东京与欧阳予倩合影》(今未见,尚须查证)

13.《扮西人》(今存)

14.《扮印度人》(今存)

15.《日装影》(今存)

16.《编辑太平洋画报时》(如编者标注正确,此影像今未见,须查证)

17.《任教浙师时与夏丏尊合影》(今存)

18.《教授美专时与学生合影》(如编者标注正确,此影像今未见,须查证。疑为1914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人体写生课时摄影)

19.《在杭州定慧寺断食》(今存)

20.《僧装与丰子恺刘质平合影》(今存)

21.《初出家时》(今存)

22.《披袈裟中年时》(今存)

23.《四十余岁中影》(今存)

24.《与寂山上人合影》(今存)

25.《与弘伞上人合影》(今存)

26.《与俗侄李圣章合影》(今存)

27.《在杭州宝俶塔前》(如编者标注正确,此影像今未见,须查证。疑为在西泠印社华严经塔前留影)

28.《白马湖与李鸿梁蔡丏因合影》(今未见,须查证)

29.《在上海功德林》(今未见,须查证)

30.《在上海夏丏尊居士家》(今应有见,疑为持杖站立像)

31.《披袈裟老年时》(今存)

32.《在晋水兰若》(今存)

33.《在船上》(今存)

34.《温州与虚云上人合影》(今应有见。疑为在宁波白衣寺与虚云大师等合影)

35.《由青岛返闽过沪》(今存。疑为今常被刊用之“标准照”)

36.《在轮船上》(今存)

37.《在漳州》(今存)

38.《与黄福海合影》(今存)

39.《在泉州温陵养老院》(今存)

40.《涅槃卧像》(今存)

41.《舍利相片》(此非李叔同影像)

以上史料十分重要。虽然个别名称存在疑问,但至少表明在1947年时谢胜法已经搜集到至少三十九帧李叔同的影像。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份目录可知,除了存疑之影像外,如今至少仍有《剧影三》(姑且以此名表示所缺之剧照)、《东京与欧阳予倩合影》《编辑太平洋画报时》《白马湖与李鸿梁蔡丏因合影》《在上海功德林》等五帧照片未被发现。

该影集应该并未出版。因为如“李叔同影像集”这样重要而受普遍欢迎的文献如若在当时已经面世,今天一定不会不见踪影。我们尚未发现该影集的存在,其原因尚不能断定,但至少,当时的学术文化界确实为出版此影像集而努力过。如1947年8月1日《佛教公论》复刊第17期刊登过《弘一大师遗影集募印缘起》:

弘一大师俗姓李,名叔同,字息霜,为我国东渡扶桑习美术之第一人,天才奇伟大,凡诗词、歌赋、书画、金石、音乐、剧艺、外语、数理,无所不精,名重士林,举世钦仰,年三十九,悟人生无常,毅然披缁为僧;复感佛教之不振,端在僧人之无行,遂矢志弘律,以身作则,弘法护教,功德难伦。大师自三十一年入灭以还,各方悲恸之余,先后辑有永怀录、年谱、文钞、书简等纪念之辑,于是宇内私淑大师之人,以曩日既不获其亲教,得此亦可稍解仰慕之忱,窃念:高僧事迹最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摄影,兹者大师之弟子谢胜法居士,竭四年心力,征得各方,搜集大师遗影,四十余帧,自童年以迄圆寂,莫不俱备,或半身,或全身,或独摄,或共摄,或便装,或僧服,或室内,或室外,或潇洒,或隽逸,或雍容,或肃穆,要旨令人一见低回仰慕,倍生敬仰之心。同人等深佩谢居士征集之苦心,复虑有散失之虞,岂可私置箱箧,而不公诸于世耶?爰发起募印弘一大师遗影集,俾鸿爪永留,遗容常在;惟制版印刷,需费殊巨,非少数人力所能举,久仰先生钦崇大师,为特述其因缘,发起募印缘起,请署台衔。用作将伯之呼,则佛教幸甚,文化幸甚,众生幸甚,是为启。

发起人:于右任、吴稚晖、李石曾、许世英、吴铁城、梁寒操、张道藩、谷正伦、谢冠生、邹鲁、叶恭绰、丁福保、张太楼、袁希濂、柳亚子、姜丹书、丰子恺、蒋维乔、居正、俞鸿钓同启。

由文中“高僧事迹最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摄影”一语,便可知当时文化界对于李叔同影像的重视程度。刘绵松居士编辑《弘一大师全集》也曾有募印启事,如1947年6月1日《佛教公论》之“复刊第十五期太虚大师纪念特辑”刊出《弘一大师全集募印启》:

弘一大师,艺林耆宿,法海元龙,毗尼振古,律藏结新,著作等身,举世景仰。示寂以还,声誉弥重;遗稿虽曾刊布,究非完整,欲窥全豹,而不可得,殊为一大憾事焉。南闽弟子刘绵松居士,皈依多年,潜心内典,竭力搜索,大师遗著,几经寒暑,裒为一帙。内容:论述,法语,书简,序跋,碑铭,传记,颂赞,疏启,诗词,歌曲,杂著,附录。疏舛讹夺,审慎厘正,容称善本。同人等谋付剞劂,以广流布,第以卷帙浩繁,需费孔巨。自维力微,端赖众擎。普告十方。大德居士,作不请友,施清净财,共襄胜举,轨范人间。功德之宏,曷可拟议。是为启。(编者按:弘一大师全集编印会不日即可成立,今将“募印启”先行发表,详情及发起人姓名下期刊登。)

正如刘绵松所编《弘一大师全集》虽经众多学术文化人努力但最终未能出版一样,谢胜法所编之李叔同影像集,或许也因某种原因而功亏一篑。

谢胜法居士曾写过《纪念我的师父》一文,收录在《弘一大师永怀录》中。从此文可知,谢胜法原名谢兴法,“胜法”系弘一大师为其所取的法名。他曾供职于大法轮书局,在书局附设的佛学图书馆见到一本《觉音》杂志上的《弘一法师六十纪念专刊》后,即激起对弘一大师的敬慕之心。于是他请陈海量居士写信介绍,并也曾收到过弘一大师的回信,后者表示愿意收其为弟子,还写来了皈依文,赐法名“胜法”。可惜二人未及见面弘一大师就圆寂了。因此,夏丏尊曾对他说:“大师弟子不满十个,你是最后的。”⑥

民国时期流传的李叔同影像,其出家前部分一般源于丰子恺的收藏。丰子恺在《拜观弘一法师摄影集后记》一文中说:

三十多年前,法师出家前若干天,把许多书物送给我。其中有一包是照片。我打开一看,有少年人,有壮年人,有穿袍褂的,还有女的和扮演京戏的……我不能辨别哪几个是法师自己的像,曾经拿了这一包照片去问他。法师带着轻蔑的,空虚的,玩耍似的笑声,把照片一张一张地说明:“这是我年青时照的。”“这是我初到上海时,穿了上海最时髦的一字襟背心而照的。”“这是我在东京时照的。”“这是我和东京美术学校里一位印度同学交换了服装而照的。”“这是我演京戏《白水滩》时照的。”“这是祭孔子时穿了古装而照的。”“这是我假扮上海女郎,穿了当时最摩登的女装而照的。”“这是我演话剧,扮茶花女时照的。那腰身束得非常之细呢,哈哈哈哈!”这笑声又好像是在笑另外一个人。⑦

对于这些照片,丰子恺的评价是:

看了这套照片,想见弘一法师的生活异常丰富。世间多数人的生活是平凡的,农家的人一辈子做农,工家的人一辈子做工,商家的人一辈子做商……我们的法师的一生,花样繁多:起初做公子哥儿,后来做文人,做美术家,做音乐家,做戏剧家,做编辑者,做书画家,做教师,做道家,最后做和尚。浅见的人,以为这人“好变”,“没长心”,所以我乡某亲友说,“他做和尚不久要还俗的”。我的感想,他“好变”是真的:他具有多方面的天才,他的好变是当然的。全靠好变,方得尽量发挥他各方面的天才,而为文艺教育界作不少的榜样,增不少的光彩。然而他变到了和尚,竟从此不变了。……可见在他看来,做和尚比做其他一切更有意思。⑧

丰子恺接着介绍了这批照片的保存过程。抗战时,这包照片随丰氏故乡的宅屋(“缘缘堂”)一并被烧毁;其后逃难时收到一位天津人的来信,内附一套照片,正与李叔同出家前夕送给丰子恺的那套相同,丰子恺记起自己曾借给此人,正是他将照片复制后把原片归还。此人后来在报上看见丰子恺宅屋被毁,特将他保存的底片重印一套寄上。据他说,他曾印出许多套分赠好友。谢胜法所藏之李叔同出家前的那部分照片就应与其有关。丰子恺特别强调说他“并未借给第二人去复制”⑨。至于谢胜法所藏李叔同出家后的照片,应是由其他途径所获⑩。

谢胜法用心搜集、编纂的李叔同影集虽因种种原因未能正式出版,但被他搜集到的这些影像大多还是得以流传下来。如今尚能见到比较丰富的李叔同影像,既要感谢丰子恺和前述那位天津人氏,也同样要记得谢胜法的贡献。

二、民国时期李叔同影像之刊布

民国时期,李叔同的影像经常出现在佛教用品上。比如,1936年12月1日《人海灯》第3卷第12期刊出《厦门涌莲精舍(监选名香特制佛珠)名香出售》:“本市涌莲精舍主人,特制上品美术各种念珠,珠头制有极庄严佛菩萨圣像,并加工特造当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净宗导师印光老法师,律宗泰斗弘一法师各位道影,珍贵精巧,迥异平常,订价低廉,邮购便利,凡国内外信仰三宝,及皈依诸法师者,应速踊跃购请,以便为永久修养纪念。本精舍又监选名香数种……”《正信周刊》1936年11月2日第9卷第16期、11月9日第9卷第17期、11月16日第9卷第18期,均有《厦门涌莲精舍发行藏香启事》:“本精舍监选藏香,发行以来,无远弗届,辄荷当代巨公硕颜宠赐赞辞,益觉珍贵。近更特制上品美术各种念佛数珠,珠头嵌有缩影极庄严诸佛菩萨圣像,并另加工精造当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相及净土宗导师印光老法师律宗泰斗弘一律师各位道影,嘹亮精巧,迥异平常,订价低廉,邮购便利,凡国内外信仰三宝及皈依太虚大师印光法师弘一律师座下者,务请踊跃购请以为永久修养纪念,倘蒙惠顾,无任欢迎!国内佛教同仁,如有欲将个人宗祖尊师贤哲名流或寺刹风景照片诗文法语等照,嵌入珠头,均可代办,特此启布。”

民国时期有关报刊刊载李叔同影像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李叔同首先是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的,而他广受瞩目则始于其晚清时期赴日本留学之时,故相关影像也首先在日本被刊印。1906年初,李叔同在日本独立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2月8日在东京印刷,五天后寄回上海发行。是年秋,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对此,日本《国民新闻》记者作了专门采访,并于同年10月4日在《国民新闻》上刊发《清国人志于洋画》一文。配合此文的发表,附李叔同近照一帧(图2)、李叔同水彩画一幅。记者的采访是缘于“最近因为听说有一位叫李哀的清国人考入美术学校,而且专学洋画”。文中在录存了记者与李叔同的对话后写道:“喝了一杯‘涩茶’之后,他一面说明贴满在壁上的黑田(清辉)画伯的裸体画、美人画、山水画,中村及其他的画等,一面引我进入里面六叠的房间,得意地介绍了那就几上作画的苹果的写生。”⑪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1907年2月11日,李叔同等“春柳社”同人在东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礼堂演出话剧《茶花女》片段,剧情为阿芒之父寻访茶花女,茶花女忍痛离开阿芒——时称“茶花女匏址坪诀别之场”。在演出中,李叔同自演茶花女,影响甚巨。为配合本次演出,曾印行过纪念明信片两帧(图3、图4,图5为明信片背面),标注为“茶花女匏址坪诀别之场·春柳社演剧纪念品”。1999年秋,上海图书馆张伟在北京潘家园旧书摊上发现该明信片,经考证确认此系“春柳社”演出赠品。明信片上,李叔同、唐肯、曾孝谷和孙宗文饰演的四个主要人物俱全,画面清晰,殊为难得。对于这次演出的舞台,日本演艺界曾有高度评价曰“装饰画亦皆合宜”⑫。从明信片上可以看出,舞台布景均系颜料绘成,根据当时报纸的报道,此亦出自李叔同之手⑬。

民国时期刊物上刊登李叔同影像较多的是《语美画刊》和《小说世界》。《语美画刊》于1936年9月9日在天津创刊(周刊),1937年7月21日终刊,期间除1937年春节停出一期外,共出刊45期。该刊曾刊登过许多有关李叔同的文章、作品,而所刊其影像尤为珍贵。1936年9月23日第3期刊出《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图6),附刊忆贞《介绍弘一法师》一文,文中特别写道:“现在我们搜集李先生的青年照片,和对联琴幅多帧,依次刊出,此像系前岁在厦门所摄,由丰子恺先生转赠于本刊记者的。”需要说明的是,《语美画刊》所载李叔同影像,其来源很可能就是丰子恺在《拜观弘一法师摄影集后记》一文中所述,是他向天津某人氏提供的。丰子恺提供的照片,正如他自己所述,都是李叔同出家前的照片,而《语美画刊》后续刊出的也确是李叔同出家前之影像,唯独第一次刊出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系出家之后所摄。忆贞在文章中说此照亦系丰子恺提供,这不难解释,因为丰子恺恰恰在此前的1933年秋应广洽法师之请为此照题句(图7),说明丰子恺是存有此照的。此后,1936年10月21日第7期刊出《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三十年前像》(图8),附刊忆贞《介绍弘一法师(续)》一文;同年11月4日第9期刊出《李叔同先生早年造像》(图9);1937年1月6日第18期刊出《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早年像》(图10);同年1月20日第20期刊出《天涯五友图》(图11)。此外,《语美画刊》还于1936年11月18日第11期上刊登过李叔同原配夫人俞氏的照片,题为《李叔同夫人像》(图12)。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民国时期其他报刊刊载的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

载于19 31年《海潮音》第12卷第12期。此为19 30年夏,弘一大师(左四)与虚云大师(左五)在宁波白衣寺合影。照片上的题记曰:“宁波白衣寺欢迎虚云老和尚暨弘一法师摄影以志纪念,时在庚午仲夏。”载于19 34年7月20日《人间世》第8期。该刊为林语堂主编,所刊之影像系李叔同入山前着僧衣与刘质平和丰子恺合影的局部。载于19 35年7月16日《佛学半月刊》第5卷第14号。右下为弘一大师影像,题“弘一法师近影”。载于19 37年1月4日《正信周刊》第9卷第25、26期合刊。为姜丹书《弘一律师小传》之附图,题“弘一律师像”。左图载于19 40年4月1日《觉有情》第13期。题“弘一法师五十五岁时照相”。右图载于19 42年11月1日《觉有情》第74、75、76、77期合刊。该期为“临时增刊”,题《呜呼弘一大师圆寂矣》。此照题“弘一大师五十五岁摄影”。载于19 40年10月16日《佛学半月刊》第9卷第20号,为该刊《庆祝弘一法师周甲纪念特刊》封面照片。照片文字是:“念七年初夏弘一法师振锡莅漳州七月十三日为法师鬀染二十周年之期是日法师于尊元经楼宣讲弥陀经一卷并摄此影纪念。庚辰清明节五日刘绵松记。”

载于19 41年2月20日《觉音》第20、21期合刊。该期为《弘一法师六十纪念专刊》,照片题为“芒鞋藜杖的弘一法师”。载于19 42年11月16日《佛学半月刊》第11卷第22号。该号首页为专题报道“律净尊宿弘一法师圆寂”。载于19 42年12月1日《觉有情》第78、79、80期合刊。该期为“弘一大师纪念号”。封面刊登此像,题“弘一大师遗像,三十年九月所摄”。载于19 44年5月15日《海潮音》第14卷第5期。此为19 32年12月2日在常惺法师住持厦门南普陀寺受请典礼合影留念。合影纪念照上题“常惺法师行住持厦门南普陀寺受请典礼与欢迎弘一律师摄影 二一、一二、二、”。一排右十三为弘一大师。载于19 48年6月上海兴慈中学毕业纪念册《弘一大师法影特辑》。

除上述报刊刊载外,民国时期出版的有关书籍里也收有一些李叔同的影像,如丰子恺编《前尘影事集——弘一法师遗著》(上海康乐书店1949年版),林子青编《弘一大师年谱》(杂华精舍1944年版),施慈航编辑、念西法师著《龙袴国师传》(1947年印行)等。这些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从略。

结 语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结束后,随着李叔同研究的深入,其影像在诸多相关著述和众多报刊上都有刊载。但在1999年之前,终究未有专门的弘一大师影像集出版。而以往无论是何种媒介的刊布,还是在不同的文献史料和其他书籍中有所揭载,其影像资料均不甚齐全,即便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弘一大师全集》也是如此。以2010年10月《弘一大师全集》(修订版)为例,其所收照片数量也只有85帧,部分照片的文字说明也有明显失误。

为展示李叔同一生丰富而又独具意味的影像,笔者曾应山东画报出版社之约与他人合编过一本《弘一大师影集》,并由该社于1999年10月出版。当时所得李叔同影像资料82帧。这些照片的来源主要得之于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和刘质平之子刘雪阳二位前辈,此外,丰子恺的学生胡治均也贡献良多。十数年过去了,期间,有关出版社也出版过如《李叔同影事》这样的著作⑭,笔者也出版过《李叔同图传》⑮,但毕竟不是专题性的李叔同影像集,且以文字为主,所收之影像资料亦不齐全。近年来,得益于各地李叔同研究的深入和新史料的发现,相关影像资料亦随之不断丰富,笔者便有了重新编撰的意向。在诸多同行的支持与协助下,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这就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17年8月出版的《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本书所载影像,实际比《弘一大师影集》多出20帧,达102帧。同时辅以相关资料照片,并作必要的文字提示。一帧帧的影像,宛如一幕幕人生艺术的大戏,而这里的主角正是前无古人、后也未必再有来者的李叔同。

① 目前常见赵朴初手书此诗有二。中国佛教协会编《弘一法师》(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303页及《弘一大师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附录卷第400页均根据其第一次手书录存。第二次手书将“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书作“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本文据赵朴初第一次手书。

② 于右任等:《弘一大师遗影集募印缘起》,载《佛教公论》复刊第17期,1947年8月1日。

③ 以往的史著中对此照的拍摄地点有歧说。有认为拍摄于李叔同在上海沪学会活动时期,有认为拍摄在天津,而《上海交通大学史》第一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则记录李叔同在南洋公学读书时饰演过黄天霸。诸说一致的是此照摄于1905年李叔同留学日本之前。

④ 同样内容的报道在1947年《人间佛教》第5期上也有刊载,题为《弘一大师遗影全集出世》。几乎与此同时,刘绵松居士编辑《弘一大师全集》时也在搜集弘一大师的影像,如1947年7月1日《佛教公论》“佛教动态”曰:“弘一大师全集编印会,已于六月底成立,由刘绵松居士负责主持,编辑工作积极进行。现在征求弘一大师之手札诗文序跋碑记像片遗墨及大师早年各种著作写经等。敬希各方长老居士热心赞助,凡见闻所及,君谓随时录寄或函告,通讯处:福建漳州旧府路三十三号弘一大师全集编印会刘绵松居士收。”

⑤ 吕伯攸《记李叔同先生》(载《小说世界》1926年9月17日)一文曰:“据他(大师)说,这(松枝)便是他当年呱呱坠地的时候,由一只喜鹊衔着飞进来,落在产妇床前的。”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倾向此为“文人好事”之说。

⑥ 谢胜法:《纪念我的师父》,《弘一大师永怀录》,大雄书局1943年版,第267—268页。

⑦ 丰子恺:《拜观弘一法师摄影集后记》,载《觉有情》第11卷第3期,1950年3月30日。文中所谓“这是我假扮上海女郎,穿了当时最摩登的女装而照的”这帧照片目前未见。丰子恺在《法味》(载《一般》1926年10月号)一文中也记述过这套照片,如:“后来我返回故乡石门,向母亲讲起了最近访问做和尚的李叔同先生的事。又在橱内寻出他出家时送我的一包照片来看。其中有穿背心的,拖辫子的,有穿洋装的,有扮《白水滩》里十三郎的,有扮《新茶花女》里的马克的,有作印度人装束的,有穿礼服的,有古装的,有留须穿马褂的,有断食十七日后的照片,有出家后僧装的照片。在旁同看的几个商人的亲戚都惊讶,有的说‘这人是无所不为的,将来一定要还俗’……”丰子恺在《拜观弘一法师摄影集后记》中说自己保存的是李叔同出家前的照片,故所谓“有出家后僧装的照片”,应指李叔同皈依后出家前穿僧衣与刘质平、丰子恺的合影。

⑧⑨ 丰子恺:《拜观弘一法师摄影集后记》。

⑩ 丰子恺写《拜观弘一法师摄影集后记》是缘于一位名叫谢志学的居士。文章开头就说:“谢志学居士珍藏弘一法师的照片,从法师少年时代起,一直到出家,圆寂,一共有数十张。他把这些照片依年代顺序编成一本册子,有一天拿来给我看,要我替这册子写一点感想。我本来早有感想。因为其中一部分照片,曾经是我所珍藏的。”同样姓谢,所编影像数量也是数十张,此谢志学或为谢胜法之别名。然而至今尚未资料证明谢志学即谢胜法,姑且存疑。

⑪ 发表在日本《国民新闻》上的《清国人志于洋画》为日文,中文由林子青翻译,参见《弘一大师全集》第10册附录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168页)。李哀为李叔同在1905年丧母后经常使用的名字。

⑫ 《记东京留学界演剧助赈事》,载《时报》1907年3月20日。

⑬ 《东京留学生之演剧》,载《顺天时报》1907年6月13日。文中曰:“戏园上所装备之屏障各物,以图画助其景物者,日人谓之背景,即背后所见物色之光景,尽以画屏点缀,山水林木,莫不等类,宛如眼睹其物。此则悉李哀所担当,盖在学校专习绘画也。”

⑭ 金梅:《李叔同影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⑮ 陈星:《李叔同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弘一大师弘一法师李叔同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时空坐标轴里的弘一大师
——《李叔同——弘一大师行踪图典》评介
弘一法师的账单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弘一法师的慈悲心
很 好
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