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想因何失去“联想”

2018-10-10一止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联想柳传志联想集团

□ 文/一止

联想集团曾是PC电脑(个人电脑)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厂商,曾被选入港股价格指标“恒生指数”的成份股,收购IBM旗下PC业务ThinkPad。但现在,联想的市值已蒸发得让人不敢相信,被外媒评为最差科技股。

(一)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如今挤进了世界500强,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和全球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面向未来,联想将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则,满足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四类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回顾联想的战略转型,可以看出其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前端产品实现从单一到丰富的转变;后台产品从产品模式向方案模式转变;服务方面由增值服务扩展到服务业务。此外,联想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一站式服务,并更加注重服务与技术的结合,以其提高竞争力。

在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联想集团不断加大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体系的建立。目前,已成立了以联想研究院为龙头的二级研发体系。联想万亿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对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新世纪,联想将自身的使命概括为四为: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联想的战略思维和转型带来了战略上的突破。收购IBM全球PC业务是联想用进取精神取得的战略突破,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探索了道路。从2003年联想更名lenovo,到IBM的PC并购案,不难看出这是一次带有革命性的战略实践。

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标杆,联想的每一个大动作都被寄于厚望,而作为联想的灵魂人物,柳传志更以独特的柳氏智慧与管理理念带领联想实现跨越,并成就着个人的传奇。2008年金融危机后柳传志重出江湖、善于谋划的“中国PC教父”,为联想的未来发展描画一条全新的路径。柳传志曾认为,在电脑行业里有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规律,即商业客户的增长低于消费类客户的增长。正是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理论,柳传志带领团队调整了联想的战略规划,并在稳住成熟市场的基础上,把发展重点转向消费电脑和新兴市场。“我们要在PC制造、销售、品牌创造领域取得重大成功,也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更新的技术领域推进。”

在许多的专家解读中,联想走的是一条“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发展模式,然而在柳传志的意识中,“中国创造”一直深深地刻在联想的发展理念中,之前所有的积累都是在为创新积蓄能量。至于为什么实现了战略转型?柳传志认为,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是管理三要素—怎么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在一个企业里面队伍如果不能令其一举三军能动,再好的战略也不行。

(二)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联想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位置,但目前的联想却今非昔比!

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美国品牌环伺中国市场时,唯联想一枝独秀扛起IT行业民族品牌的大旗,令国人为之振奋。彼时,对于中国人而言,联想已不再是一家简单的公司,它更像是一支来自IT行业的国家队,其中所包含的情谊已上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

这一公众情绪到了2004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后达到了顶点。在这期间,联想虽然当上了PC行业的老大,但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产品质量,并没有与其老大的地位匹配,它的进步并没有达到国人心中的高度。甚至在其接手ThinkPad品牌后,各种质量问题不断,虽然大家还在依靠惯性选择联想品牌的产品,但每一次失望都会在心里积聚起怨恨。

当中国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本该借此壮大山河的联想却不可思议地浪费掉诸多机会,用户在心中的积怨终于爆发,最终这种由期望带来的失望变成了口诛笔伐。从当年的依靠运营商渠道获得移动先机,到互联网手机时代疲态初显,再到今时今日砍掉无数业务被逼走上MOTO单品牌战略的道路,联想移动走过了一个过山车般的人生。从曾经的中国骄傲到如今城池尽失,弃如敝履。

是什么让联想越走越远,直到快要失去联想?

有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盲目追求多元化。作为1984年创业的中国第一批高科技企业,联想本应该像美国的IBM、惠普,像日本的索尼、松下,像德国的大众、西门子,像韩国的三星、LG那样,承担起振兴本国科技产业的光荣使命。但意外的是,联想的掌门人没有带领联想毅然决然走上专一化之路,而是走向多元化投资之路,地产、投资、农业、互联网出行、互联网金融、白酒与医药,其不肯错过任何一个风口,却不知联想正处在时代最大的风口中。相反,业绩曾远落后于联想的华为,却肩负起了振兴中国科技产业的使命,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赞誉。

也有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丢掉了中国的传统管理。当初联想在中国战无不胜,靠得是柳传志、杨元庆和马雪征三驾马车。但是收购了IBM以后,柳传志和马雪征马上隐退,而从国外公司挖来了戴尔的阿梅里奥等一大批洋人。同时,联想大范围采用国外的管理方法,如大规模整合供应链,请几百号专家、花几年时间实施高端的ERP系统SAP等。事实证明,这些举措无可置疑,问题是在全面国际化的同时,把自己优秀的中国企业管理经验和方法丢掉了。更为讽刺的是,老联想一直以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著称,而最近几年的联想,始终面临着组织机构与人员更迭频繁、战略管理摇摆不定的窘境。集团管理层更迭频繁,战略摇摆不定,其员工深感伤心也缺失信心,这些年数十位高管纷纷出走,离职的基层员工更是不计其数,在联想经常出现一个离职高管带走一个团队,联想“带队伍”的管理传统也变为“高管带走队伍”,沦为笑谈。

还有的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营销战略和手段的失败。联想在3G发展的机遇中,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大的失误,还不是技术研发战略的失误,而是经营战略、营销战略的失误。联想的商业伙伴IBM的优秀因子在联想并未得以继承,不良因子却在联想有显现。比如在外部和媒体显现出的唯我独尊式的傲慢。老套的,严重滞后的传播方式。依然采用痛说革命家史式的品牌故事,不断地翻出老得掉牙的旧故事。联想不是没有故事,而是营销方式和品牌塑造的理念和方法都处于落后状态。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与营销理念,联想的反应是恐龙式的,更不要说“思想力营销”“内容营销”这些各大跨国企业驾轻就熟的手法手段,在这些方面,联想都乏善可陈。在企业经营战略上,联想的末路根源不是依靠内生增长,而是企图大规模并购国外企业抛弃的业务来做强做大,以今天额目光来看,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不妨假设,如果联想选择了内生增长,选择了专注产品,选择了专心团队建设,今天可能会是另一番光景!

(三)

本文作者在撰写这篇稿子时,没有过多的带着“批判”的情绪,而是始终带着期待的情感。这里,也有三句话作为结束语。

一是肯定。虽然联想远远没有达到国人的预期,但联想对中国商业的发展贡献巨大。联想是中国最早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它学习惠普、IBM等西方企业建立起的经营管理体系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典范,为中国各行业企业输送了大批人才。联想培养出来的人才遍及中国的互联网、智能硬件、零售连锁与家用电器等行业。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更是联想一直引以为豪的管理传统,曾培养出联想“18棵青松、54棵白杨”的干部管理体系更是被很多知名企业效仿。

二是反省。联想是一家成熟企业,也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企业,过去收获了太多赞誉。联想集团的前辈与这些赞誉是分不开的,他们都已经离开一线多年,不能过多地去计较先人的得失利弊。企业领导人领导力最重要的特质是战略思维与感召力,而战略思维与领导力的缺失正是当今联想最大的弱点,当然也是联想未来发展希望之所在。

三是批评。联想需要接受更多的尤其是在管理上的批评。目前,联想集团只剩下个人电脑业务这一张牌,这张牌也在遭遇侵袭。随着惠普、戴尔在海外市场的反击,以及国内市场小米、华为等更具产品思维的竞争对手的加入,一旦个人电脑业务出现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业务有可能会轰然倒塌。

猜你喜欢

联想柳传志联想集团
柳传志退休
周光召的大气度
中国“IT教父”功成身退75岁柳传志告别联想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联想集团内部控制效果
柳传志非一般的守时“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