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09邵建林
邵建林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98—01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隐藏着部分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本的知识内容本身乏味,加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缺少自身独到的理解,为了展示出政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与作用,促使教学质量提升,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已经对书本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理,可是效果依然不佳。第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对政治学科也不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并非为了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而是教学体制促使他们一定要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在听讲,但专注度不高,始终处在被动接受内容的状态下。第三,相当一部分学校也不重视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教师仅仅是把满足教学需要的内容当做目标,为了赶教学进度,只关注重点内容的教学,其余的内容容易被忽视,学生也就不能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这些都是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激发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对理论内容的记忆是不可避免的。以往,教师主要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求学生们重复背诵。但这种枯燥乏味的背诵,学生就算当时记住了,可是在能力考查的应用上非常不灵活。为此,应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因为初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时事,而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和社会时事、国家热点问题是紧密联系的,在指导他们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时,教师可联系当下的热点事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探究热点事件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理论内容的记忆。依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寻找、形成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要多加鼓励,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學的参与观念将会得到改善,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依靠现实生活,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在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素养方面也有较大的作用。初中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均还没有完全养成,这一时期对学生展开科学的指导,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性内容很多,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枯燥的内容与陈旧的教学模式也使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设计适宜的情境,在这一模式下展开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到政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意义。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突出理论知识,初中生在理解上会产生较大的困难,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会大打折扣,学生就会感到思想品德学习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活动情境中体验与了解知识。
3.重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近些年,信息化教学已经获得全面发展,多媒体设备的利用为教师教学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效发挥其功能,利用“微课”教学方式,借助简短的视频把学生带进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现实情境中。如在教学“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剪辑一部分生活中不良现象的短片作为反面教材,同时在结尾的地方提出问题,如“你会怎样选择”等,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激发其更为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正义”的重要作用,并使其变成自己良好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4.重视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对学生个人素养和品德的塑造,全面找出其思想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科学的指导。思想品德教学并非是限制学生的天性与个性,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太过教条,与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思想不相统一。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源自于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另外,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还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