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8-10-09闫秀石

甘肃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备课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

闫秀石

【关键词】 高效课堂;备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75—01

高效课堂的精髓是什么?顾名思义,高效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更加高效。就效果上来说,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就形式上来说,高效课堂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落实备课环节

对于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首先,认真进行个人备课。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有机地、整体地、有计划、分步骤地编写制定,设计出科学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的学案。其次,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学科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来进一步明确备课内容在本章、本册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讨论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思路,讨论教法和学法,设计合理的习题、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通过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更好地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而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必须重视和重点下功夫的,概念及规律一定要讲清楚讲透彻,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也不可忽视,甚至要相当的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多一些经历、体验和感悟,掌握相应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如常见的控制变量法、替换法、模型法及等效法。教材安排的许多实验实际上都是科学家们曾经做过的,让学生做就是让他们经历相同的过程,感受、感悟科学家的艰辛和科学思想。如伽利略实验、托里拆利实验、奥斯特实验等。科学家严谨的思维方式、敏锐的观察能力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学生通过这些实验也能明白科学家的成就是通过努力得到的。

三、 丰富教学内容

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需要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在基本的物理知識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完成声音的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拓展噪音的内容,以及如何防治噪音污染,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播放一段旋律动听的歌曲和一段机器工作时发出的轰鸣声,让学生自行对比,感受噪音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将同样一段声音的音量进行改变,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形成噪音的条件,最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噪音,和面对噪音污染应该有哪些防治措施。

四、 精心设计作业

对于作业的设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对于预习作业,教师除了要把课堂教学内容拆解成一个个知识单元的常规任务外,还应该把这些知识单元设计成“台阶形式”,让预习内容有难度与梯度。与此同时,还应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和兴趣去开展预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就会更加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对于随堂作业,既可以设计成独立思考型的、小组讨论型的,又可以设计成训练和检测型的。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学法的指导。

五、 重视研究性学习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需要为未来的物理学科学习打好基础,因而学科覆盖面大、课程内容多、涉及范围广,缺乏经验的教师可能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无法掌握进度和节奏,花费大量时间在某些疑难问题上,无形之中拖延了课程进度和教学节奏,影响了其他部分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应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是推荐书目等方法指导学生更深入地研究性学习。例如,在讲解“原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从“四元素说”至当代最新物理学研究的物理学史相关内容,并推荐类似于《剑桥科技史》《中国科技史》等著作的相关篇目作为深入学习的材料。教师也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书本内容,或是更为深入地研究相关领域。在进行这类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交实验计划,在实验计划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在课后出借学校物理实验室给学生作为实验场地。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自主实验时监督实验过程,并在实验后核查实验报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意见。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备课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