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校本作业的设计
2018-10-09张红英
张红英
摘 要:对于初中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校本作业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和本地区对学科的考试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设计时坚持以生为本,符合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提高作业质量和反馈矫正评价的效果,使学生学得更有成效。
关键词:校本作业;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07
一、初中思品校本作业设计研究的背景
(1)由于没有建设好自己的题库,每到要进行单元考试、期中、期末模拟考时,有些教师总是有点手足无措,因此就奉行“拿来就用主义”,不管编排有没有问题就拿来用,导致问题多多。
(2)学生手头上的教辅材料或因不适合校情、学情,或因没有层次要求,利用率低,一学期下来,整本教辅材料还是新的,有的也只是做做选择题,没有有效利用。
(3)目前,很多地区的思品中考形式由开卷转为闭卷。思品学科因为自己的学科特点,在作业方面的要求有的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特别是主观题,有的题目要求写大量的文字,有时一题要求背诵并写上百个字,教师没有进行优化和分层次要求,学生抗拒心理较强,不是很愿意做思品作业。
(4)当前全面使用部编版初中思品教材,教师们对着新版教材,不是很清楚哪些知识更需要学生理解记忆,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闭卷考试。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更加着重于宣传新教材编辑的背景、思路、目的和意义,以及总体上的一些教学建议等,而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教师在教學实际中需要帮助解决的东西却提及甚少,新教材培训后教师们对于新教材的运用还很迷茫。
二、初中思品校本作业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校本作业设计研究可以促使教师主动去思考思品作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设好校本作业题库,并且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形成精品题库。同时,因为是精品作业,且分层次要求,符合精准教学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也使教师所教班级的成绩更优秀。
(2)校本作业设计研究,有利于教师积极主动适应学科形势变化,经过精心设计的校本作业实践性、可操作性增强,大大增加了活动实践内容,并且改变过去作业上说一套实际生活又表现出另一套的怪现象,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带动教师作业批改方式的改进,也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提高评价、反馈、矫正的效果。
(3)校本作业设计研究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减轻学生在作业方面的压力,消除学生对思品学科作业书写量大的抗拒心理。学生只需要从有限的课后学习时间里挤出少量的时间,甚至只需要利用课堂时间就能把思品学科学好,缓解自己对闭卷考试的忧虑,提高各层次对学科的学习热情,使自己愿意学好思品学科,且使自己对思品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成绩得到提高,能力得到锻炼,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三、初中思品校本作业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1.突出作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教材和生活实践的知行合一
(1)书面类的(如知识提纲及配套测试练习、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卷、时事材料及配套练习等),所设置的栏目可以有知识要点、例题引路、方法指导等,知识要点栏目教师要总结出每一节课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突出关键词,适合学生理解记忆;例题引路栏目可以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判断题等题型;方法指导栏目可总结出思品闭卷考试常见的几种题型解题方法。这些栏目可操作性强,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把握和感悟答题的规律性东西。
(2)口头类的校本作业(如演讲表达、时事述评、道德现象辨析等),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此类作业设计要对内容、时间、人员、评价、奖励等各方面有合理安排和要求,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由对此项作业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行选择,以便使学生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内心转变。
(3)实践类的校本作业(如课后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等),不仅最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而且最能体现教材和生活实践的知行合一,更重视学生的品德成长,侧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学到的课本知识。比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生活”内容时,实践类的作业就可以是为班级设计班徽;在教授八年级下册时,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设计“宪法在我心中”的手抄报。此类作业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有,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知识的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社会现象等,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确定该项校本作业是否有设计的必要性,确定有必要之后,在总结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列出要实现的目标、过程、方法以及评价标准。
2.突出作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体现量少而质高和分层次要求
(1)校本作业设计要突出作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效益。每年要建一个思品题库文件夹,子目录可以按年段分,每个年段又可分为书面类、口头类、实践类作业,每个备课组要及时把本组各类作业文稿放进题库文件夹,如发现有错误,要及时修改,比如标点符号、错别字、排版等,做到随时更新,以免下一轮的学生使用时还是出现同样的错误。校本作业的设计还要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快速反馈。操作步骤为拟定作业—过程跟踪—教学反思—修正设计—再次跟踪—再反思,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另外,所有的试题中,各地中考习题应该是最有权威的,也是比较科学、争议较少的,因此,每次中考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各地的中考试题并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研究,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随时运用。
(2)无论是哪一类作业,教师都要做到精益求精,量少而质高,针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如可根据作业的难易、数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作业类型,既能让教师快速有效地批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个过程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调查、了解、掌握学生对思品学科的心理特点,钻研课程标准,领会和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3.突出作业的时代感和文化底蕴,体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教师必须关注国际、国内、本地区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同时,教师可选取与教材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材料,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弘扬、创新。
4.突出作业的“亲民性”,让学生成为校本作业的设计者
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教师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主动去设计校本作业,这样的校本作业更具“亲民性”,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比如,“时事述评”这项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安排主题、内容、人员、要求、奖励办法等,这样,学生从做作业者转变为作业的设计者,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因此非常积极。时事述评的内容是从他们自身的视角去发掘、观感、阐述的,自然就切合他们的心理、意愿和情志,很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很受他们的欢迎。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初中思品教师进行校本作业的设计,不但要注重作业的“量”是否适当,还要注重作业的“质”是否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思品校本作业设计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玉琴.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优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