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2018-10-09刘娟
刘娟
摘要: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化具体化的体现。独特文化背景下创造的英美文学更值得人们品读赏析。作者从跨文化方向出发,并以此角度为出发点,分析并总结了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点。
关键词:跨文化 英美文学 英美文化 语言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5-0087-02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之源
不同文学作品拥有不同的发展脉络。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积累造就了我国的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作品则来源于古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罗马神话。
(1)重要源泉之《圣经》。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最璀璨的宝石,从文学发展角度看,《圣经》不仅仅是古希伯来文化的简单汇总,更是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基督教文化的文化结晶。因此,它也是英美文学创作的源泉,引领英美文化发展,对英美后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种类型最为直观,作者进行创作时,直接将《圣经》中的部分内容作为素材引入文学作品。读者阅读此类文学作品时,需要提前对《圣经》加以了解,才能更好地结合时代文化背景,体会此类文学作品想表达的真正含义。第二种类型,要求作者深刻理解《圣经》中的故事寓意,并将这些寓意内涵,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读者在阅读此类作品时比较困难,尤其对于我国的一些读者来说,想要读到故事的精髓,就需要对《圣经》中记载的典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在约翰·班扬《天路历程》中,从头至尾无不渗透着基督文化,就连灰尘蔼蔼的客厅,都具有象征意义。第三种类型,最为特殊,采用的是隐晦式表达,具体表现在作者会隐晦的引用或涉及《圣经》中的故事、寓意,作品通常都是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作为背景,作者以引用的人或事件为象征来描述人类的性格、品质、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判据。
(2)重要来源之古希腊罗马神话。在西方国家,古希腊神话流传和影响甚广,当地民间故事大多都是讲述古希腊神话,并以此来教化人性。古希腊罗马神话的故事情节编排和艺术表现手法,是现代文学艺术作品无法比拟和模仿的,其艺术魅力别具一格。
在近现代作家中,有许多作家的作品中也都体现出古代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例如古希腊作家但丁,他的作品《神曲》采用的是长诗叙述的写作手法,活灵活现地再现古希腊神话的庞大众神体系和复杂的情感脉络。第二方面,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还体现在独特的思维方式上,英美文学尤为突出。在创作手法上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但其实这些人们崇拜敬仰的众神们,他们并非是完美无暇的。当面对感性问题时,他们甚至远不如凡人冷静。并且,众神们时常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时常也会觉得生活不如意。例如:为了让阿克琉斯和阿伽门农和好的尤里乌斯,潜入特洛伊軍营,偷偷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但是,他却献计给对立国希腊,以木马策略使希腊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这些流传的古希腊神话中都可以找到体现生活的真谛的故事,比如崇尚自由、追求大自然美好生活、奉行乐观主义、追求民主等特点,这些都是后期的英美文学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因为这些古希腊文学故事具有很深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它使文学作品更加具民族风格,增添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二、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英美文学艺术作品的语言艺术
所谓跨文化就是不只是基于本土文化的条条框框去读外国文学作品,那样只会觉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而真正要读懂和深刻剖析外国文学作品,必须从他们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受什么样的神话故事的影响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外国文学作品。当下,我们生活在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各国友好共生。英美文学作品体现出西方国家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思想和内涵。虽然国内外的文化有着共通之处,但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作品的相关背景和文化底蕴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这需要我们有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和看待国外的文学作品,从语言的特色方面进行解读。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异国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
(1)跨文化视角的原则。尊重文化差异,认可文化之间差异显著。因此,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是跨文化视角的首要准则。文化差异包含多方面,如个人价值观、风俗文化和个人思维方式。人们长期生活在聚居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风俗、一种独特的文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风俗,从而形成各种风俗文化,如汉语中的“红”字,有热闹,有福的意思,代表着吉祥如意。而英语中的“red”只有红色的意思。再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为例,在我国的文化中,个人主义表示自私自利,是不被全民所接受的,是人民所摒弃的。我们国家一向推崇集体主义思想,以集体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上。但是英美文化价值观却与我们不同,他们推崇个人主义思想,以自己的利益为重,首先要注重个人价值,他们认为民族思想的根本就是体现个人主义。而文化特点则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居多,主要在物质、精神、行为、思想上有所表现。比如说,我们自古强调用中庸式的思维解决问题。在中国我们一贯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所有问题,然而,英美人却是与之相反的思维方式,他们更重视逻辑思维,更关注事件特点、数据、定量等方面的分析。以上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时,要求有实用性和交际性,但更重实用性,其中表现在尊重客观事实,利用有利的素材更好地结合实际语言环境,并将各个特有的文化内容与语言特点相结合。以适用性原则为基础,提高对作品的认识程度。我们要有跨文化的思维和基本的语言知识,从而实现交际性,结合源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来实现语言的基本交流和沟通,以促进文化交流更深入的发展。
(2)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文学就是基于现实又高出现实,要想深入地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必须将其特殊文化背景和英语语言文化相结合。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力重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价值的取向,是作者对周围事件的总结。英美文学作品和我国作品不同的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变化多端的写作手法和多姿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其次,多方面引用,这也是其语言艺术丰富的原因。最后,强调戏剧性独白的使用。
三、结语
首先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之前,要对作者以及创作背景有相应的了解,再进行后期的阅读,只有站在这种跨文化的角度之上去理解语言艺术之美,外国文学才会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之中。引用经典,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戏剧性的融入是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体现。我们身处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为增进对外的沟通交流,一定要重视从跨文化的视角理解外国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曦.从跨文化视角浅谈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J].科学与财富,2017(6).
[2]程晓.从跨文化视角浅谈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0).
[3]朱春丽.跨文化背景下英美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戏剧之家,2017(13).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