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思考★
2018-10-09张远兵
赵 蕊 张远兵 姚 祎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0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科技信息数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已渗透到人们的学习与工作之中,其在高校的普及应用,极大地开拓了教学视野,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条件。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育重视科学性、实证性,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与教材,教学引用案例内容简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制约课程教学改革的瓶颈。高校《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向何处去,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为新建教学单位,较少有传统观念与思维定势束缚,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为例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1 互联网时代《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形势与要求
互联网时代传统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等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作为建筑、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面临着巨大改革压力,其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修订、教学方法创新须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
1.1 教学目标定位
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将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逐渐扩大,涉及“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策划、建筑项目总承包、企业经营管理”等岗位。新的工作内容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如“理解建筑、评价建筑现象”等。
传统《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对学生要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掌握中外建筑基本知识,如“建筑古今演变历程、民间风土建筑地域谱系、建筑流派及特征、中外著名建筑遗产特点”等;二是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包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外古典建筑营造原理,中外建筑遗产现状与未来”等。
到了互联网时代,上述课程教学目标显然偏低。从人才培养规律和环境看,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但生产实践和互联网上接触到的知识是无限的,应将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列为课程教学核心目标。
1.2 教学内容修订
“教学内容”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教学内容一般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重要载体,教材作用尤为重要。当前国内许多高校《中外建筑史》教材选择向“权威教材”看齐,如“二十一世纪精品课程教材”等。暂且不论“权威教材”之间的竞争乱象,其“原创性不高”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中外建筑史课程理论及案例日益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传统《中外建筑史》教学效果不理想,人们一般归咎于“理论枯燥”。其实不然,《中外建筑史》教学内容中“纯理论”极少,大多数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在一起。“理论枯燥”的实质是相关案例缺失或者简单,缺乏生动性。
1.3 教学方法创新
《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突出兴趣和能力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其“建筑体验”等专业学习兴趣[2],要让学生认识到其与建筑关系是多元、现实的,要使学习过程充满情感和张力。学生通过网络及电子图书接触中外建筑,可以更多更直接地了解世界。
互联网时代,新城市理念、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对于《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产生冲击。虽然传统的课程教学也强调兴趣与能力培养等原则,但是因“教学任务重”“课时进度”等制约,这些原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常被忽视。《中外建筑史》课堂教学强调识记和理解,导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2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外建筑史》是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大三下学期开课,要求学生“了解中外建筑起源,掌握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特征、代表作品及演变规律,并能在建筑设计中学习和运用建筑语言”等。从实际教学过程看,《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2.1 学生思想认识偏差,课堂学习兴趣不足
虽然《中外建筑史》课程涵盖知识面较广,但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课时数量较少,授课教师课堂上对知识点讲解很难深入展开,往往只能选择不同时期典型建筑案例进行讲述。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产生偏差,确有部分同学认为本课程“无用”。
另外,因教师授课多采用PPT课件形式,学生只能通过课件图片信息了解建筑,缺乏亲身体验建筑的环节,无法感受建筑空间的魅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兴趣。
2.2 “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相对严重
虽然就业市场对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特别欢迎,但是在安徽科技学院,《中外建筑史》的课程教学情况恰好相反,其对理论教学更重视,《中外建筑史》理论教学54学时(见表1),实践教学课时为0学时,课时分配显然不合理,亟待调整。
表1 安徽科技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中外建筑史》理论教学课时分配表
理论是实践应用基础,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实践是一定理论的拓展和延伸,理论与实践教学需要协调发展。造成安徽科技学院《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及周边的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较少。
2.3 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接受知识积累的一种主要方式,传统的中外建筑史教学评价仍然是以笔试为主来评定学习成绩[3],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安徽科技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中外建筑史》课程考核方式由三部分组成,即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80%)、实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0%)和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及平时作业,占比20%)。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较大。这种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不重视实践教学。
根据该校教务部门有关规定,《中外建筑史》课程考核的试卷评分“优秀率”须控制在5%以内,“不及格率”控制在30%以下,如果超越界限,教师可能被“问责”。在这种机制作用下,许多授课教师变成了“生活在夹缝里的人”,为“维护学生利益”,学生的“平时成绩”甚至“实践考核成绩”有失真的风险,成为帮扶学生“过关”的砝码或“调节器”。
3 对新时期《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随着网络科技进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向何处去,如何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从教育学视角看,课程教学改革从目标、内容、方法上入手,可能会取得更大成效。
3.1 将“兴趣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首要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是所有学科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其作用进一步凸显。对《中外建筑史》课程来说,兴趣和能力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举措,应当成为课程教学首要目标。无论是日益丰富、日趋开放的互联网“在线课程”,还是学校“课堂教学”,抑或是教材编著的创新,都应围绕这个目标来实施。
培养学生对《中外建筑史》课程“兴趣和能力”,须充分发挥授课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可布置《中外建筑史》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学术活动,也可开展建筑史知识竞赛或专业论坛,供学生自由讨论。对教学中重难点内容,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用、易懂的参考信息,或者适当拓展或延伸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
3.2 结合网络资源和地方历史建筑文化编著新教材
用某本“权威”教材垄断全国高校专业教育,将直接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后果,不利于学科理论发展和创新,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需求。因此,高校和教师要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投入更多精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教材编著工作。
教材编著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或大学城)《中外建筑史》教研室组建专家团队,调研人才市场需求动态、课程教育教学实际,精准定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料讯息、地方历史建筑文化,实施专业理论创新,编著特色鲜明的《中外建筑史》教材及其他教辅资料,并经常修改完善(最好是每年修订一次)。
3.3 重视实践与创新,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突破口
改革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量配置,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具体课时量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实际需求确定,客观存在的困难如教学基地数量不足等,需设法克服和解决,发挥互联网讯息平台的作用。
理论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短期内难以实现。对于《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来说,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可能是可行性较高的突破口。实践教学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破旧立新,有所作为。
另外,《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需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彻底摒弃行政人员的主观假想和推定,要因势利导,按照教育教学的形势要求与人才培养规律,完善《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考核目标、方式,推动学科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