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2018-10-09
心律失常是目前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为心脏活动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脏搏动频率和(或)节律异常[1]。心律失常既可以单独发作,也可以并发于心血管疾病,突然发作时容易引发猝死,同时亦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诱发多功能衰竭而死,患者预后相对较差[2]。抗心律失常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处理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尤其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治疗药物种类越发多样,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兼具轻度Ⅰ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性质[3]。本研究就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循环科收入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0~69岁,平均(58.8±1.3)岁;病程3个月至3.5年,平均(1.27±0.11)年;病因:激动传导异常31例,机动性起源异常14例;病理类型:室性心律失常40例,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心肌炎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69岁,平均(58.7±1.3)岁;病程3个月至 3.8年,平均(1.30±0.10)年;病因:激动传导异常33例,机动性起源异常12例;病理类型:室性心律失常39例,室上性心律失常6例;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心肌炎8例。两组心律失常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心律失常;②无胺碘酮、普罗帕酮使用禁忌证;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附壁血栓;③合并严重糖尿病或免疫系统疾病;④研究开始前1个月服用抗炎药物或与胺碘酮、普罗帕酮作用类似的药物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普罗帕酮(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905)治疗,口服给药,治疗剂量每天300~900 mg,分为4~6次服用,维持量300~600 mg,分2~4次服用,连续用药 5周。观察组患者口服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淮字H19993254)治疗,根据患者心率给予个体化用药:心率>100次/min以上者单次400 mg,2次/d;心率80~100次/min者单次200 mg,2次/d;心率<80次/min以下者单次200 mg,1次/d,连续用药5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24 h内每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左心射血分数、收缩压;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热、低血压、一过性心率过缓。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24 h内每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射血分数、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ms,±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ms,±s)
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 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 24 h内每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85.5±1.5 100.2±1.7 16.2±1.2 23.4±1.0 100.7±1.0 108.2±1.1 75.2±1.1 87.4±1.2观察组 45 85.0±1.0 117.8±1.8 16.3±1.3 30.2±1.1 100.9±1.1 112.1±1.2 75.3±1.1 96.1±1.2 t值 1.329 2.234 0.685 1.999 0.711 1.985 0.690 2.01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心率(次/min) 左心射血分数(%) 收缩压(mmHg)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120.5±1.5 96.0±1.0 42.7±1.2 52.7±1.4 159.9±1.1 141.4±1.3观察组 45 120.0±2.0 86.5±1.5 42.9±1.3 63.6±1.4 159.9±1.1 130.7±1.4 t值 1.329 2.022 0.711 2.117 0.683 2.12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之一,多种疾病均可引发心律失常,目前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统计数据。随着临床资料的日益丰富,心律失常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窦性心律不齐,占 25%~27%;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占20%;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分别占13%~15%、14%~16%、15%~17%,房性早搏和房室传导阻滞占比较低,为5%~7%[4]。心律失常以心脏电冲动节律、频率、传导速度和途径等异常为主要病理表现,故患者常伴有胸闷心悸、气促等,严重者可因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5]。近年来,心律失常患者猝死的报道亦并非罕见,使得本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
抗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可以分为以下两类:①心肌细胞电兴奋抑制类药物,通过抑制离子的兴奋以降低心肌细胞兴奋程度,包括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②交感神经兴奋抑制类药物,通过抑制心律失常患者的交感神经以控制心跳速度,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6]。
普罗帕酮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较强的膜稳定作用以及 β-受体阻滞作用,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等优势,但其禁用慎用范围广,并且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电图变化,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胺碘酮能够轻度非竞争性抑制α肾上腺素受体及β肾上腺素受体,通过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以消除折返激动,遏制心房以及心肌传导纤维处钠离子的快速内流,以降低传导速度和窦房结自律性[7]。胺碘酮进入患者体内后生物利用度高,平均约为 50%,单次服用后3~7 h即可达到血药峰值。此外,胺碘酮对冠状动脉血管以及周围血管具有较强的扩张效果,得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24 h内每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各指标较采用普罗帕酮治疗的对照组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略高于对照组的1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与纳入患者数量较少有关,并未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胺碘酮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碘过敏、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禁用胺碘酮,窦性心动过缓、Q-T延长综合征、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胺碘酮[8]。
综上所述,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用药方案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