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满洲”引发的西方恐华症
2018-10-09
弗雷林新书《黄祸:傅满洲博士与恐华症之兴起》封面上的“傅满洲”形象
尖嘴猴腮,瘦骨嶙峋,秃头长眉,阴险狡诈,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丑陋的词,在“傅满洲博士”这里全都可以应用成功。从106年前英国通俗小说作家萨克斯·洛莫尔虚构了一个小说人物“傅满洲”开始,“傅博士”就成了一些西方人对东方认知的代名词。
1912年,洛莫尔开始创作有关“傅满洲博士”的系列小说。傅满洲“阴险狡诈”的黄种人形象,成为20世纪西方想象中的“黄祸”(成形于19世纪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种人是威胁)化身。
洛莫尔在回忆自己最初的创作动机时说:“我常想为什么在此之前,我没有这个灵感。1912年,似乎一切时机都成熟了,可以为大众文化市场创造一个中国恶棍的形象。义和团暴乱引起的黄祸传言,依旧在坊间流行,不久前伦敦贫民区发生的谋杀事件,也使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东方。”
洛莫尔所说的谋杀案指1911年伦敦东头的一桩团伙犯罪案,据说与当地华人黑社会有关。
1913年到1959年,洛莫尔一共写过以傅满洲博士为主要反面人物的长篇小说13部,短篇小说3部和中篇小说1部。在所有这些小说中,傅满洲的主要活动是施行谋杀与酷刑。他发明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谋杀方式,诸如利用毒蛇、蝎子、狒狒等动物或利用高科技手法配制的毒药,而所有这些谋杀手法,又都带有明显的所谓“东方野蛮色彩”。
1929年,好莱坞也开始拍摄傅满洲博士的恐怖电影,传播面更加广泛。细数下来,好莱坞一共拍摄了14部傅满洲题材的电影,最后一部《傅满洲的阴谋》问世,是在1980年。
毋庸置疑的是,洛莫尔笔下所描绘的这个傅满洲完全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一个概念化的形象,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因中国而出名,但我对中国实在是一无所知!”
此前,英国文化史学家弗雷林的新书《黄祸:傅满洲博士与恐华症之兴起》,倒是对傅满洲博士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书的封面借用1913年傅满洲系列第一部美国版的设计:封面有黄黑蓝绿四色,身穿蓝袍的傅满洲怒目而视,面颊深凹,指甲尖长,两撇小胡子,一张黄黄脸,身后有一条绿色的恶龙。
在弗雷林看来,20世纪西方恐华症病入膏肓,与这个身穿蓝袍的傅博士大有关系,“许多西方人竟然真相信这个虚构的形象,就是所有华人的形象代表”。
西方人对华人一直有着偏执的成见和根深蒂固的恐惧。英国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并将香港变为自己的殖民地,自然也就给华人移民英国开了绿灯。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中国本土的动荡让越来越多的华人取道香港来英国,英国的各大城市皆有华埠,华人社区的壮大让英国人感到恐慌。因此早在傅满洲的形象出现之前,英国媒体就已有将华人妖魔化的倾向了。
这样一场“蓝袍恐慌”竟然莫名其妙地折腾了一百来年,何其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