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8-10-09魏雪松雷良海
魏雪松,雷良海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20093)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转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住房保障等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由五项组成,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救济是最基础、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
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总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各种形式实际支付的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总计数额,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管理支出。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包括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险支出,其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保障支出、住房保障支出、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住房公积金使用支出、社会捐赠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在这里,我们指的是全口径的社会保障支出,采用林治芬老师提出的社会保障支出核算方法,即:
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城镇基本社会保险支出+农村基本社会保险支出(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社会保险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保障+住房保障)]-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住房公积金使用支出(提取额+贷款额)+社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社会捐赠和福利彩票公益金)[2]。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只是反映社会保障的绝对规模,还不足以使人们客观地认识到社会保障的规模大小。社会保障相对规模能够直接来反映一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它是社会保障统计中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在国际间对比中广泛使用,它集中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社会保障的份额,体现经济总量的分配结构,以及社会保障的相对规模,即:
社会保障相对规模(%)=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
1.1 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逐年扩大
如图1所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率自2008年以来逐年稳步上升实现了由5.89%到9.79%的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52%,而在绝对额方面:虽然面对着GDP增速下滑的压力,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自2008年以来绝对额年均增速也维持在15%左右,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无论是相对规模还是绝对额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然而,从相对规模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率始终未能突破10%(即使我们考虑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支出,我们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比率也可能仅仅刚刚突破10%),这与我国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排名是极为不匹配的,也显示了我国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与同期发达国家45%的平均比率存在的巨大差距,不过,从人均GDP角度看,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绝对额和相对规模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按收入水平对各国的划分,我国在2015年已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都是合理的且具有优势地位。
1.2 与老年人口相关的支出逐年增高
在所有的社会保障支出项目里,医疗保障支出、养老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行政事业退离休费支出这四项支出占据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大部分,比例高达70%以上,且这一比例自2008年以来由78.54%上升至2015年的82.35%,上升比率不大,年均增长速度为0.89%,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支出总的来说与一国老年人口存在较大关系。与此同时,占比重较大的养老保险支出和医疗保险支出在绝对额方面以年均21%和24%的速度增长,在相对额方面分别以年均1%和3%的速度增长,与我国GDP增速相比无论是相对额的增速还是绝对额的增速都较大。于此相对应的医疗保障支出和行政事业退离休费支出虽然在绝对额上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22%和13%,但在相对额上年均增速却表现差异,分别为2%和-5%,医疗保障支出与医疗保险支出增长率相当,而行政事业退离休费的异常表现可能与我国的新退休安排有关。
2 老龄化比率与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因素有很多,从供给方面说,一国的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与该国的GDP、政府收入等相关;而从需求方面来说,居民的收入和储蓄水平、退离休及贫困人口的多寡、社会保障项目的充裕程度等对社会保障支出影响比较明显,需求角度更多的是考虑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在因素。
就需求角度而言,老年人口绝对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最大需求群体。这是由于老年人口不再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也就不产生收入,从而在经济收入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陷入贫困,于此同时,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人到老年需要照顾,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大。老年人口的增加直接表现为对养老保险需求的增加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的增加。因而,我们猜测一国的社会保障中养老保障占比最大且一国的人口老龄化比率与该国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呈正相关。
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于此同时人均寿命延长带来的人口总数中青年人口的数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因此增长的动态。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是指整个社会中老年人口相对于年轻人口增多,从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不断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人口结构改变,整个社会呈老年状态。在国际上,一般认为60岁以上人口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达到10%以上,亦或是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7%,则该国或地区即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笔者截选了来自统计局的自2008—2015年的八组数据(之所以选择者八组数据是因为2009年以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支出与2009年之后的相比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期间经历过国家对养老保险的改革,于此同时也鉴于数据的完整性)。在确定本组数据满足了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的假定条件后,对老龄化比率和我国的社会保障相对规模做了回归分析,以验证老龄化比率与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是否存在着正相关性(见表 1)。
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率与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存在正相关性,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99,即二者存在极高的线性正相关性。于此同时得到回归方程为:
对该方程我们可做如下解释:当人口老龄化比率上升一个百分点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率即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将上升1.74个百分点;当人口老龄化比率为0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为-8.51%,这并不具有现实意义。该统计结果初步表明人口老龄化比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的重要参数,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人口老龄化比率初步判定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规模及其未来的增长速度。
3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面临的问题
3.1 社会保障供给乏力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支出最为直接相关,而GDP的增长将为社会保障支出提供最大的保障。如图所示:我国GDP增速自2008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在2010年和2011年略有反弹,但总体增速已由两位数降低至一位数,2015年增速更是降至6.45%,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于此同时,如图2所示,我国老年抚养比却由2008年的11.3%逐渐上升至2015年的14.3%,年均上升速度为3.42%,而几乎与老年抚养比同步的老龄化比率已经由2008年的8.3%上升至2015年的10.47%,年均老龄化速度为3.37%,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见表2)。可以预测,在未来GDP增长乏力,人口自然增长率又存在下降趋势,而人口老龄化比率和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供给面临很大的压力。
3.2 社会保障需求进一步增加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采用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PDE)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根据模型需要,假定了在高、中、低三种方案下的生育率、死亡水平和预期寿命、性别比、净迁移量等的参数。最终根据参数设定,我们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假定在维持现有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2020年老龄化比率为13.67%,而在未来我国将会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一些适度调整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率为13.67%,在假定我国未来会实行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情况系我国人口老龄化比率2020年为13.34%。足见,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比率将产生重大影响。
至此,根据前面做出的人口老龄化比率和社会保障支出相对规模回归方程,结合此处对人口老龄化比率做出的预测,我们大致得到未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规模。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比率的上升,未来我们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以2030年为例,在维持现有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将达到26.41%,在对计划生育适度调整后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将达到25.09%,在实施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将达到23.61%,届时占国民收入的很大比重将被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4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发通过以上分析,无论是供给方面的我国GDP下行压力较大还是外在的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将,以及从需求方面讲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将进一步加大,未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都将面临重大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从人口结构角度看:①由以上对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预测可知针对人口的不同计划生育政策将对人口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此,我国应该继续实行目前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将极大缓解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比重过大的问题,同时有助于改善老年抚养比,更重要的是新生人口意味着新的产出,这也将极大促进社会保障的供给;②进一步开放高素质人才的移民不仅能够促进极大的产出,也有利于改善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加社会保障供给,缓解社会保障支出压力。
另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以下几个方面从社会保障制度出发以期缓解社会保障支出压力:
①结合具体情况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设立多元化的福利彩票机制,丰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资渠道,构建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体系[4];
②积极开发老年资源,鼓励退休人员二次就业,考虑全面延长退休年龄,这样一方面老年人有了收入实现了自我保障,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
③鼓励老年人口个人储蓄,于此同时丰富投资渠道,引导老年人口多渠道投资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当然,更重要的是鼓励未雨绸缪,即在老年人还未到退休年龄之前即设立账户,由老人和子女共同出资以实现未来支出的可保障性;
④鼓励商业保险发展,积极引导商业资本和社会保险金的融合,建立除了社会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之外的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例如:一方面通过积极宣传和教育帮助更多人转变对保险的认识,鼓励他们购买商业保险,另一方面,鼓励有关企业积极研发适合不同需求的保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