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成就精彩

2018-10-08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杨春燕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7期
关键词:圆锥导图公式

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 杨春燕

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精心的教学设计、融洽的课堂氛围、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精准的课堂评价……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学”,看看在哪些方面需要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持续关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一、关注学生错误,凸显知识系统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中都会遇到。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显得尤为重要。是含糊其词、听之任之,还是简单粗暴的否定、草草了之?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我想,有经验的老师会用心倾听学生的错误,冷静思考,因势利导,抓住出错点重新构建新问题,带领学生再思考、再讨论,在帮助学生纠错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新知的认知水平,有效帮助学生梳理出知识系统。

例如,在六年级期末复习课《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出示了探究要求:(1)根据整理单梳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说说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2)让学生利用平面图形公式推导的过程,用六个图形模型、箭头、连线等设计思维导图。学生在探究之后,各小组都完成了一份思维导图。教师随机选取两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思维导图是这样的:

在汇报的时候,两个小组由于设计的思维导图不同,所以汇报也不同,争议就在梯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上。由于学生已经到了六年级下学期的期末复习,对这六种平面图形已经有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所以在汇报时头头是道。这个时候,面对出现的错误,老师不动声色地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组的思维导图和刚才那一个有何不同?”一下子把大家的目光集中到这两组不同的思维导图上来。老师不再发问,把课堂留给学生,有了对比,才有发现。静静地观察一分钟后,孩子们马上发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梯形之间的箭头方向不同,但是不敢肯定地说出哪种是正确的。于是,老师因势必利导,让这一组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这种思路是怎么得来的。

生1:梯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两个三角形又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他的这一次解释,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马上炸开了锅,不断有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高高的小手,大家争着给他纠正错误。在听取了几个同学的“批评指正”之后,老师追问:“到底是由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还是由三角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这一次追问又一次把学生们推向了高潮,孩子们激烈地讨论着,最后达成共识:是由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课上到这儿,好像已经真相大白了,但是老师没有止步,而是又一次叫起了刚才汇报的学生,请他再来谈一谈。

生1:刚才的思维导图线路的顺序出错了,箭头的方向应该调整。

师:哦,是吗?那请你上来重新调整一下吧。

……

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来。

教师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放大出错点,抛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再思考、再讨论,在思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赋予课堂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关注学生生成,提升课堂品质

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叶澜教授曾说过:“一节课不能完全是预设的,一定要有生成性。”每节课上,都可能会遇到学生的回答在预设之外的情况,这些偶发事件常常会让老师措手不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做教师的要静下心来,抓住“生成”的资源,有可能就会成就课堂中的“亮点”。

例如,在《圆柱圆锥》的复习课上,老师请学生思考:用平面图形能想办法得到圆柱和圆锥吗?要求:独立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组内说一说。

大部分学生是这样汇报的:方法一:旋转。用长方形沿着长或宽旋转一周;用直角三角形围绕着直角边旋转一周。方法二:围。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沿着长、宽围。

有一个学生的方法跟大家不一样,他拿着一个圆片演示,“可以把很多的圆片像这样压在一起,也可以得到一个圆柱。”

听到了他的回答,很多学生若有所思,似懂非懂。老师故作惊讶:“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这样也可以吗?”教室里一片沉默。师:“请你再来说一遍。”这次,很多学生好像听懂了,老师及时抓住这个“意外”追问:“看看这个圆叠加形成的圆柱,你能想到它的面积怎么计算吗?”有了刚才对叠加的理解,孩子们马上回答: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教师继续追问:“什么样的图形向上叠加形成的轨迹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有的同学想都没想就回答:“圆锥。”学生们立马议论开了:“圆锥不行,圆锥上边越往上越小。”在大家的问答中,孩子们进一步认清了圆锥的本质属性。经过讨论,大家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和三棱柱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这次意外,虽然没有紧紧抓住课题围绕圆柱圆锥展开,看似跑偏了,但是却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入的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辨析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不同。正是因为教师敏锐捕捉到了课堂上的“生成”,才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关注学生回答,及时跟进点拨

一节课上得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每节课上,我们都会听到很多学生回答问题,这些回答是否准确,如何回应,我们做教师的不仅要用心倾听,更重要的是及时跟进与点拨。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在引导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之后,教师提问:“想一想,刚才是怎样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是用转化的方法比较的。教师继续提问:“在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们经过简单的思考得出: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大小没变。一般情况下,教学到这里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了,学生们不仅探究出用转化的方法去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而且认识到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些变了,有些没变,然而老师继续追问:“形状是怎么变化的?怎么知道面积没变的?”学生会重新审视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图形,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转化的妙处。

进一步的追问会走向定量描述,帮助学生找出图形间的形状变化关系,找到转化变化中不变的面积关系。

要上好数学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注学生,需要一种智慧,关注学生的错误、关注学生的生成、关注学生的回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成就课堂的精彩。

猜你喜欢

圆锥导图公式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学包圆锥粽
第6章 一次函数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