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巧设计 “练”出思维力

2018-10-08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王蓓蓓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7期
关键词:思维力图形情境

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王蓓蓓

2017年11月8~10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各省的金牌好课汇集于此,听后让我收获满满。这些课尽管课型不同,老师教学风格不同,但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特别注重在探究学习中提升学生思维力。思维力是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根据我的理解,我梳理了大师们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模型、实物、录像等辅助性手段,又或者是利用学生生活中、人的生产实践中的某些事物,为学生营造与学习有关的情境。

例如,在讲“毫升和升”这一知识的时候,老师创设了一个上游泳课的情境:游泳课结束后,如果每个学生要滴4滴眼药水,50人一个班,需要带几瓶眼药水?

这个情境的设计很贴近学生生活,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知道一瓶眼药水,也就是10毫升可以滴多少滴?在交流中又发现:10毫升太多了,可以只研究1毫升有多少滴。于是接下来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实验,再到计算问题的解决的有效研究过程。

二、激发动机,激活思维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思考是受动机刺激的,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

例如,“生活中的比”这节课,在引入新课环节,老师是这样来诱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的:老师出示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班上一个同学的照片,然后动画演示变化过程,提问:“(1)这些照片和原来的照片比,哪些像,哪些不像?(2)照片的像与不像与什么有关?”像与不像是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直接判断的,但至于为什么像?为什么不像?像与不像又和照片的什么有关系呢?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兴趣非常浓,并由此产生了思考。学生开始关注照片的高度、宽度、面积……从多种角度去考虑,想到了像与不像应该和照片的长和宽有关,老师再引导:那可能与长和宽的什么有关系呢?学生猜想长和宽的积、长和宽的商……接下来就是用数据说话,让学生开展研究。

当然,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还要体现在新课引入与课堂小结之外的其他环节上,即体现在其他的教学过程中,此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需要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并且跟学生的学习实际与教师所要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然后通过一些问题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可以让课堂学习更加活跃。

三、逐步递进,发展思维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探究未知的过程中,思维必然具有连贯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努力让学生进行联想,以让思维具有层层深入的特点。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步深入,那教学效果就可以得到保证。而思维深入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来进行。

纵向思维就是指从问题解决的逻辑出发,不断思考问题解决的思路,以让学生探求问题解决的源头。有效的策略就是教师通过问题的连续提出,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思考,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阶梯,学生也可以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获得知识的掌握与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讲“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学生研究棱长是5的正方体后,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计算时,3是哪儿来的?(2)为什么要减2?(3)算式应该怎么改?(4)棱长是4的正方体,算式可以怎样改?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初步建立模型意识。

所谓纵向思维,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大脑加工形象的知识,然后向抽象的知识过渡,这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横向思维,能够促进学生由此及彼地思考,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宽度,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让学生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横向思维的结果。

四、综合分析,升华思维

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有了分析,思维才能深入,认识也才能深入,才能提高。分析与综合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中常常采用先分析再综合并以此循环的模式,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引导学生观察数对与图形的关系,分析:(1)如果行都加相同的数,列不变,图形会怎样?(2)如果列都加相同的数,行不变,图形会怎样?(3)如果行和列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呢?(位置变化,大小和形状不变)(4)如果行和列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图形会怎样呢?(位置变化、大小变化,但形状不变)这样一层一层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确数对和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就给培养思维力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而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就应该用智慧和经验引领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力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思维力图形情境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