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前沿视角下探究我国生态扶贫问题
2018-09-30李梦瑶
李梦瑶
【摘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呈现飞速的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一些巨大的风险,比如:不均衡的社会福利供给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与贫困问题、不持续的发展导致的环境退化问题、生态环境在致贫因素中表现越来越突出,而地区贫困往往又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等等。我国政府如果不出台政策相关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为解决上述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千年大计。然而面对贫困问题与生态脆弱地区的重叠区域,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扶贫仍有待探究。
【关键词】生态扶贫;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一、引言
自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表现突出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已使6亿人摆脱贫困。基于此,中国似乎已经找到了有效经济发展方式。然而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表现背后,仍然有诸多严重地、必须快速解决的问题。诸如为保持增长速度,过度开发的自然资源;中国长期以来阻碍社会共同富裕的贫困问题等等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这使得我国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间存在高度的重叠。同时,地区贫困又会进一步加深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果当地人民不能再经济和生活上脱贫就难以消除对生态环境的过度使用;单一的生态保护政策也难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因此解决贫困问题应从生态环境人手,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双赢的目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贫困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产物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差,生态承受力较低;贫困地区对环境资源的依存度越高,而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人们只能采取一些粗放的生产方式来开发仅有的自然资源,而不易开发的又无力开发。首先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地区自然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经济不景气导致地区贫困问题的产生。而低下的劳动生产力导致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人们生活压力巨大又导致人们不得不高强度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导致生态退化问题的出现。生态退化问题又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赖以生存的土地、林地等资源质量下降,产出减少又进一步加深贫困。从此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生态脆弱是贫困的一种重大问题,要想改善生态环境使得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最佳途径,要想使贫困人口脱贫改善生态环境是必要策略,那么我们首要选择即是进行生态扶贫。生态扶贫就是讲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近些,两者相互协调,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生存与环境问题的矛盾。
三、理论经济学前沿视角下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政策的提出对研究产业化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建设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从理论上探究生态扶贫与地区经济发展。
(一)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重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会对制度结构和人们的经济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对生态扶贫而言,既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两者相互影响并制约。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本文认为发展生态扶贫应重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是制度的函数”,有效的制度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无效的制度将阻碍经济增长,它离不开市场秩序的支持,而市场秩序的产生与维护与制度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那么为发展地区经济就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一个过程且涉及到交易费用,那么作为国家而言要想推进生态扶贫首先应投入资金从根本上把制度这一根本性因素解决完毕,以制度影响经济,以经济作用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贫困现象的存在不仅仅经济现象,也是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现象。贫困现象的存在往往由社会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现象决定,并表现出一种经济现象。制度的一种生产方式是通过人类的长期经验形成的,当一种经验或习俗被足够多的人采纳时,这种规则才会逐渐变为传统并长期存在下去。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的反馈发展起来的,制度能够形成的基础可以归结于思想和習惯并通过风俗、习惯、伦理等表现出来,对生活起作用的应该是非经济因素。综上分析在发展生态扶贫时我们要重视并投入资金建立制度、保障制度效率。同时,我们应意识到制度发挥作用是其内在机制所决定的,只有制度被人们所接受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则在具体实施扶贫方案时,我们应注重影响人思想、风俗、习惯、伦理等的内在机制,以内在促进外在的方式发展生态扶贫。
(二)福利经济学
阿玛蒂亚森认为使用贫困指数的方法测量贫困程度,是把贫困当成收入低的结果,但贫困真正的含义是穷人缺乏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因此阿玛蒂亚森设计了新的贫困指数,即p=H[I+(1-I)G],从其贫困指数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将贫困人口数量、收入及收入分布有机结合。那么要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就应该从提升人均收入、降低贫困人口数量的角度出发,由于生态脆弱地区往往经济贫困,而地区贫困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劣,制度的产生和实施又是靠政府的强制与引导,则生态扶贫应注重对人的教育、提升经济水平、生态水平。我认为以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生活水平、幸福指数、生态承载多种效应的提升来增加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又会产生新理念的贫困问题,如果说现在的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受经济制约,那么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升后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贫困,且近年来兴起的行为福利经济学提出一个人的教养所形成的信念决定他的社会生态圈,从而决定他的财富。生态扶贫方案的设定应该充分考虑到给穷人一个创造收入的能力与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强加制度于他们身上而不去改变他们长久以来习惯贫困的思想。
综上分析,生态扶贫应以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为目标,不应只关注经济增长率,而应注重对贫困人口的思想上的建设,提供其脱离贫困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就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贫困在不同时期的定义是不同的,脱贫问题可能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注重社会人内在动机的建设也许会是迎接未来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案。
四、理论经济学视角下对我国生态扶贫发展的建议
“治理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治理的概念是,它所要创造的结构和秩序不能从外部强加;它之所以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相互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那么要想实现生态扶贫不仅要有使得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还要发展种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本文所持观点认为,我们应将生态扶贫问题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生态恶劣这一现状;其二是针对由于人内在动机的影响与制度功能不相契合导致循环贫困这一问题的产生。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为早日实现生态扶贫政府需要建立高效、可持续发展地制度,不能过分的关注制度的形式而更加注重制度的内在功能即对人内在心里动机的影响,旨在把制度的内在功能与地区贫困问题相契合,从而更好的促成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以下将提出详细解决方案。
(一)生态扶贫
诸多研究表明,教育对保护环境、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作用。首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中去,那么可以采取增加当地人们的教育投入,对于贫困地区实行免费教育政策,鼓励东部高校与西部高校联合办学等办法,对环境脆弱地区进行教育移民的方式以实现其主动搬迁,从而减少当地生态压力。
生态保护部门与扶贫部门统一协调工作。部门之间应打破“制度低效”的问题,理顺部门的职责范围,促进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不仅局限于国家制定的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政策,应采用奖励和资助并重的方法推进工程项目的开发、实施与创新。保障国家补贴资金用到实处,并对资金的去向与取得效果进行反馈分析,判断资金在何处何种条件下取得了何种有益的效果。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适应本地区的手工业与旅游业,依托当地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等,着力打造绿色品牌,实现绿色利润。
(二)变“被动扶助”为“主动参与”
扶贫开发最终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要想提升扶贫质量,要在思想上影响人们并建立有效參与机制与扶贫反馈机制,让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变普遍的被动扶助为主动参与。单单的被动帮扶只会造成人们对国家和政府的依赖,这种思想的依赖会导致地区贫困问题一旦脱离了国家或政府的帮扶,在长时间内又回归原状,所以我们应明确扶贫底线,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支点而后让贫困人口自己撬动地球。
五、结语
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是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的。生态脱贫的方式将是解决我国现有问题的有效手段。进行生态脱贫需要人们对政府政策的从内而外的接受,通过人们内在动机促使当地人们脱贫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形成“你帮我是你的义务”的不良思想。我们应正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文化生活的丰富,贫困的定义会有所改变,那么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另一个周期的新概念上贫困问题呢?明确有效制度的制定会促进经济发展,在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注重制度的内在功能与人的内在动机也许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