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石”评

2018-09-30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考状元升学率功利

“1+3”培养试验能持续多久

现象:2018年,北京40所学校继续实施“1+3”培养试验,三十多名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读初三年级,并连续完成高中阶段学习。

评析:北京中考“1+3”培养试验的出发点无疑很好,一是禁止学校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选拔学生,避免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增加学习负担;二是学生自愿报名不同的试验项目,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三是严禁试验学校进行文化课笔试,面试也要突出“宽”与“活”,突出了素质教育导向。但是,在具体执行中,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教育资源配备还不够,还不能提供更多优质的学校;二是试验学校如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三是还有不少初中校不愿推荐优秀的学生,而是推荐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这种做法违背了试验项目的本意。

真的不再炒作高考升学率和高考状元了吗

现象:2018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大家发现,今年比往年平静了许多,从前铺天盖地的喜报没有了,高考状元宣传没有了,升学率没有人炒作了,学校回归了教育应有的平靜。

评析:只有坚持不宣传、不炒作高考升学率和高考状元,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原因有三:第一,对家庭和孩子而言,每个家庭都不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仅凭一次高考就给孩子贴上成功与失败的标签;第二,对学校而言,良好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为了得到分数;第三,对国家和社会而言,“立德树人”才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功利的教育政绩观只能将中小学教育一步步逼向极端功利教育的轨道,危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没有死路的芬兰教育

现象:芬兰这个北欧小国曾经荣获“全球文化程度最高国家”的称号,其成年人的读写能力、数学能力、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评析:芬兰教育的成功之处,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有两点:第一,较高的投入和公平均衡的教育。芬兰将GDP的6%用于教育,基础教育都实现了免费;打造了全球最高效的教育体系,学校之间的硬件与软件水平差异不大,各校师资同样优秀。第二,芬兰的学校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课程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成长;而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确保每一个学生爱学习,学得轻松愉快。

编辑 _ 付江泓

猜你喜欢

高考状元升学率功利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高考状元经验分享:虔诚耕耘 淡定收获
“高考状元”的冲刺经验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请别再捧杀“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为何变成流浪汉?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