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设计

2018-09-30钟清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要素核心情境

钟清明

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中学生的求知欲很强,时常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问题驱动着学生去学习新知识。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有效问题设计对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问题设计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包括以下四点。

问题的内容。这是问题设计的第一核心要素,为内容知识搭建结构,将知识情境化,以及围绕研究中的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

问题的情境。根据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好问题教学情境,制造思维上的矛盾,使学生意识到原有观念的偏颇或疏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途径: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日常生产、生活现象和科学概念的矛盾冲突引发问题情境;加强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引发问题情境;面临新知识难点寻求解决引出问题情境,教师可将一个知识难点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巧设布白营造问题情境。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区域,激发学生去填补和完善,进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实现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联系。联系对于指导学生将其所学知识整合进一个认知灵活、概念正确的知识基础中是至关重要的,联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境下的概念。

问题的目标。问题设计,首先要确定提出的问题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会更有针对性。尽量贴近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像阶梯一样由低到高、由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相互协调,做到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

有效问题设计中还包含过程要素,可以指导学生向着预期的学习目标努力,防止学生在遇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而偏离预定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调整所需的认知处理水平;減轻学生体验问题教学时的不适,包括探究过程、推理过程、反思过程、运用过程四个方面。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围绕核心要素和过程要素,循环考虑每个问题的细节,看在问题结构上是否有所体现,并把问题设计融入到教学设计上,使问题设计的目标更加明确。

编辑 _ 李瑞艳

猜你喜欢

要素核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