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课题研究:问题引领下的真学习
2018-09-30左春云王玉玲张雪英
左春云 王玉玲 张雪英
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通过自由组队的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选择并确定小型课题进行研究,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下面,以研究主题为“把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25次,高度超过高山,是真的吗”的展示课中的几个片段为例来谈一谈。
片段1:汇报、分享研究过程
生1: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用一张纸直接对折25次,试验之后发现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于是,我们又想出了用计算的方法。
生2:把这张对折6次的纸打开,我们发现每一横行有8个格,每列也有8个格,一共64个格,说明对折6次是64张纸的厚度,依此类推,每对折一次,纸的厚度就会增加1倍。因此,对折25次,就是33554432张纸的厚度。一沓数学作业纸是20张,厚度大约是2毫米,所以一张作业纸的厚度约为0.1毫米。
生3:这样计算的话,一张纸对折25次高度大约是3355米。一般海拔3500-5000米的山称为高山,所以一张纸对折25次不能超过高山。
生4:虽然这个高度没有超过高山,但是它竟然有几千米高呢!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研究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了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2:质疑、评价研究方法
生1:对刚才我们汇报的研究过程谁有疑问?
生5:我们的研究题目是“一张纸对折25次高度能否超过高山”,为什么你们开始要研究“一张纸能否直接对折25次”呢?
生1:我们把几个组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進行了研究,因此和这个课题是有关系的。
生5:我明白了,谢谢你们解开了谜团。
生1:谁愿意对我们组刚才的汇报进行评价?
生6:你们的汇报形式很丰富,既用到了视频,也有实际的演示,所以我给你们组3颗星。
……
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学生表演式的汇报,而是学生之间敢于大胆质疑与评价。学生在质疑、评价中学会接纳、赞赏、分享、互助,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片段3:启思、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听了这么多组不同方面的汇报,现在还有什么疑问或新的想法?”“一张纸对折25次就那么高了,那对折50次呢?”“用对折25次的高度乘以2就是对折50次的高度了。”“不对!乘以2应该是26次的高度。”教师适时引导:“那到底应该怎么计算呢?”“可以用一张纸的厚度乘以50个2,就像一张纸对折25次求出有多高一样,是一张纸的厚度乘以25个2。”……
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