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1”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018-09-30刘继忠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础性校本分层

刘继忠

“4+1”课程实验即每周4天基础性课程和1天发展性课程,既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又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4+1”课程采取小班化教学,每班30人左右。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主要是指国家必修课程,发展性课程包括校本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社会体验课程、项目研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综合开阔的视野、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发挥家校合力,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程体系

整合基础性课程。对于国家基础性课程,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仅使学生掌握课堂上传授的“确定性知识”,还可以节省更多时间,让学生在不同领域里获取更多的“非确定性知识”。

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的,满足学生在有关学科或领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要求。校本课程要有清晰的、整体性的框架,强调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强调与基础性核心课程的关联,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核心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整体效益。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倡导“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开设与体育、科技、人文、艺术相融合的特色创造课程,通过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实现对学生的高端引领。为丰富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我们还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将丰富的社会资源带进校园,特别是“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与专家的交流互动中丰富学识,开阔视野。

丰富社会体验课程。体验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社会体验课程分为自然体育、科学探索和人文社会三大板块,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三大板块各有侧重,把学生从课本、教室、校园里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完善人格、发展能力。

重视项目研究课程。项目研究课程旨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通过自主探究,亲历实践,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和竞赛活动都有专人辅导。

教学原则

基于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原则:针对认知能力优势明显,理解力和领悟力强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优势领域有挑战性的任务;科学指导学生在优势领域的自主性、个别化学习;以学科为基础的加速学习,让能力水平相当的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差异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前对学生进行评估,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兴趣、学习类型,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层模式,根据学生学习类型的不同,语文学科多采用并进教学,把多余时间分散在教学过程中,将丰富的材料融入到每天的学习里,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数学学科采用分层教学,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提问分层、讨论分层、课堂练习分层、结果评价分层,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和学习过程;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采用自学为先导的分组互助式学习模式;其他学科均采用开放式教学,把读书、思考和交流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和挑战性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选择——自主选择,扩大同伴圈;兴趣——以发展学生爱好、优势领域为出发点;自主学习——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相互合作,共同管理时间,解决问题。

实施效果

个体加速培养。个体加速培养的前提是找到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优势的领域。九年一贯“4+1”课程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达到对学生进行高端引领的作用;充分体现“多元课程、自主选择”的理念,以发展学生的爱好、优势领域为目的,实現对学生的个体加速培养。

同伴互助培养。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如殷乐、张纪琛、薛春雨三位同学,被称为创意解决问题的“铁三角”,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航模、青少年DI创新思维竞赛,并多次获得个人、团体一等奖。

群体共促培养。群体促进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的一种倾向。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其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群体促进效应。只有群体促进效应形成了,班级建设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如徐特立六班的学生,除了热爱音乐、富有爱心外,还表现为热情大方、团结向上,他们对戏剧的爱好和对航模的酷爱,也极大影响了他们的成长轨迹,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本文系北京市2015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整体课程的设计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3099-0007(BBA15025)】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基础性校本分层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雨林的分层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