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克与千克”为例探究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策略

2018-09-30冯晓妍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知书包质量

冯晓妍

作为单元的开篇,单元起始课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其内容来说,或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或渗透着本单元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数学建构的过程与方法,昭示着研究问题的“基本套路”,其探究过程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单元起始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它关系着学生能否尽快理解本单元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进而顺利进入新知识领域的学习。下面,我就以“克与千克”为例探究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策略。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的第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悟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能力目标: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包括:1.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掌握1千克=1000克;2.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能够感受1克、1千克的实际质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结合教学过程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说一说:请同学们根据课件图片内容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用简单的、一带而过的问题提出轻、重的概念,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抱一抱:举例两名胖瘦悬殊的同学,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抱得动谁,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简单的一个比较,引起了学生莫大的兴趣,用时短却有效。

3.创设情境:熊二和光头强打赌,如果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学会了今天的知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那么光头强就马上搬出这片森林,再也不砍树。动画片是小学生的最爱,熊二和光头强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两个卡通人物,他们俩打赌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都很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4.购物情境图:出示数学书小雪和妈妈购物的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师:通过大家仔细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师:你们知道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有多重也就是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生回答。老师总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师:克和千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经过前面一系列的铺垫,通过课本情境图直接引入课题,将生活中的数学抽象出来具体学习。

二、体验操作,获取新知

1.认识克。感受1克。(1)师展示一枚二分硬币,介绍它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学生掂一掂,说一说感受)(2)出示一块愤怒的小鸟擦头,师现场用天平称量得到这样的一块愤怒的小鸟擦头的质量是1克,从而得出一个2分的硬币的质量和一块愤怒的小鸟擦头的质量一样。(3)请大家把一块这样的擦头放在手心掂一掂,请问你有什么感受?生回答感受。(4)生举例生活当中重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

感受几克质量。请同学们把数学书、铅笔等学习用具与一块愤怒的小鸟擦头的重量对比,并且掂一掂(说出谁比谁重、谁比谁轻)、估一估,逐步建立几克的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抽象地用课件去介绍一克有多重几克有多重,因为没有体验的质量是没有说服力的。让学生亲手掂一掂、摸一摸、估一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记得牢。

2.认识千克。

感受1千克。(1)出示掛面图片,生读挂面质量,从而引出并板书:克(g)。(2)师:1包挂面500克,那2包呢?生答用台秤称2包挂面的质量,得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师:为什么1000克的挂面称出来却是1千克呢?(生答)从而引出:1000克=1千克。(3)感受1千克的质量。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重500克的物品,同桌合作创造出1千克,并用手掂一掂,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4)感受几千克的质量。师:同学们,请你掂一掂1千克的食盐,然后再掂一掂你的书包,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书包的重量。指名请一名同学来称一称书包,此处渗透:你的书包有点儿沉了,孩子们大家要懂得整理书包,根据课程表来携带当天需要的书,不需要的就摆在家里,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善于整理的人。(5)再请两名同学现场称量自己的体重,用到“大约是××千克”。(6)师小结:千克这个质量单位是在称比较重的物体时使用的,比如人的体重、一袋大米的重量、一个西瓜的质量等。

本环节仍然继续用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生一边做、一边说、一边体验,效果很好。

3.介绍常见的秤。课件显示各种生活中的秤,并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个秤适合称量什么物体。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性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而采取的教学措施。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采取各种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好玩、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构建数学模型。

三、应用新知,拓展思维,小结全课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拓展:世界上最重的鸟和最小的鸟。

总结一下,本节课我用了如下策略: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来导入新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内容是按照“生活——数学——生活”方式进行编写,即知识从生活中来,经过数学内部的探讨再回到生活中去。起始课承担着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建立数学模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常见老师引用大量的生活情境。本节课中,我分别用了四个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建构数学模型,使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充满好奇。

2.用大量丰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教学。在认识克的教学中,我准备了每人一块愤怒的小鸟擦头,质量大约为1克,充分让学生掂一掂其质量,描述自己的感受,从而构建1克的模型。这种实践教学比课件中介绍1克要生动得多、有效得多。在认识1千克的教学中,我同样从同学们最熟悉的一袋盐、一包挂面入手来体验1千克有多重,几千克有多重,切身体会其质量。

3.对比教学法。本课中,我多次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两个体重悬殊的同学来说明轻、重;一块大约1克的擦头和其他文具进行掂一掂的对比,感受1克与几克;一只手拎着两袋盐巴,另一只手拎着自己书包,通过亲自对比来估一估书包的重量等。在学习质量单位、速度单位时,对比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创造1千克环节中,我请同学们同桌为一小组,一起创造出1千克。同学们很喜欢和同学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马上更加活跃起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很多数学课型都可以采用的方法,范围广,效果好。

5.在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人文情怀。数学的学习最终要回归生活,本节课也是一样。在掂一掂书包的环节,有的同学书包太重,大家给他提出建议,请他根据课表来带相应的书,这样可以为书包“减负”;在课堂的最后,我介绍了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秤,请同学们来举例说明每一种秤适合称什么样的物体,同时介绍了古代人们怎样称量物体;课后延伸,我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鸟和最小的鸟。通过以上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将有些冰冷的数学知识用文化温暖起来,也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6.激励评价的策略。在整堂课中,我采用各种方式来激励、评价同学们,有语言的,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受到老师的表扬、激励,学生积极性更高了。但应注意的是:应表扬学生的主观努力,而不是客观条件;表扬的对象不同,程度、方法也应不同;激励需要客观公正;激励的情感要真实。

当然,每一堂数学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都因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教师对于起始课的思考、研究也反映了数学教学正逐渐由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转化,由“应试型教学”向“素质型教学”转化。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提高的过程。

猜你喜欢

新知书包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小书包
我的书包
找书包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风躲在哪里
睡个好觉
新知
新知速递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