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民歌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
2018-09-29于风君
于风君
摘要:东北民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也是东北民歌第一审美主体的“一度创作”所要体现的重要要素之一。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东北民歌的内容与形式,就达到了这种美学高度。具体来讲,东北民歌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关键词:东北民歌;音乐作品;艺术风格
一、前言
东北民歌的韵律性,也是它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韵律”,原指“诗歌中的声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音节和停顿的数目及位置,节奏的形式和数目,押韵的方式和位置,以及段落、章节的构造。”
东北民歌的韵律性,不仅体现在歌词偶数句,双句押韵,句式多用五言、七言等方面,也体现在曲谱的乐段构造、节奏形式诸方面。二者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韵律性,增强了东北民歌整个艺术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二、体裁
体裁是东北民歌作品的类别和样式。东北民歌的体裁多种多样,各显千秋,各尽其妙。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艺术功能与不同的艺术特点。不仅汉族民歌体裁众多,而且各少数民族民歌的体裁也各有许多种。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第一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中的第三部分“东北民歌知识”中作过介绍与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构
结构是东北民歌作品的组织方式与内部构造。东北民歌的结构总体上具有简洁、短小、精悍,在自然中显严谨,在顺畅里寓缜密的特点。看似行云流水,实则巧妙无比,美蕴天成。例如《月牙五更》,以五个更时作为歌曲五段体的自然结构,形成“五色土”与“五彩虹”。又如《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作为歌曲四段体的自然结构,歌词与曲调同步一体,以起、承、转、合构成“四轮定位”的结构框架,做到结情与心情水乳交融、天衣无缝。
四、手法
手法是艺术手法的简称。艺术手法指的是文艺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思想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所以也叫“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渲染、象征、夸张、隐喻、变形等艺术手法。东北民歌作品中,也有许多艺术手法,又分为歌词创作的艺术手法与曲谱创作的艺术手法两个方面:歌词创作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排比、设问、借代、重复、对比等等。例如《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么一呀嗨)?”就运用了排比加设问组合的艺术手法。东北民歌曲谱创作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重复(又分严格重复、变化重复两种)、再现、模进(又分严格模进、自由模进两种)、对应(又称“溯型”)、变奏、引伸、承递、展开、扩张、紧缩、倒影(又分严格倒影、自由倒影两种)、逆行、贯穿、对比等等。
五、风格
风格是艺术风格的简称,是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东北民歌的艺术風格多种多样,犹如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有慷慨激昂的,例如《东北风》。也有深情细腻的,例如《送情郎》。有哀婉凄美的,例如《孟姜女》,也有风趣幽默的,例如《看秧歌》。有气势雄伟的,例如《少郎与岱夫》,也有轻松柔美的,例如《摇篮曲》……这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对构成东北民歌总体上的粗犷豪放、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艺术风格,源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积淀丰厚。“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审美倾向,使民族民间音乐既有如秀山蒙雾般浩渺,如隔岸观花船朦胧的含蓄美,而又有绚丽灿烂的光色,雄浑流丽的浩然之气。这就是让世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境界,也是民族民间音乐独具魅力之处。”
六、语言
东北民歌的语言,包括歌词的文学语言与曲谱的音乐语言两大部分。歌词的文学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特征明显,是典型的东北地方“泥土诗”。曲谱的音乐语言有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
七、结语
因此可以看出,东北民歌作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奇葩,对整个音乐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著名东北民歌歌唱家郭颂改编、演唱的东北民歌《看秧歌》、《丢戒指》、《瞧情郎》,创作、演唱的东北新民歌《越走越亮堂》、《新货郎》、《串门儿》、《农家乐》、《白嘎拉山情歌》、《鄂温克草原——我心中的金凤凰》、《乌苏里船歌》等。另一位东北民歌歌唱家李高柔演唱的东北民歌《王二姐思夫》、《大庆子》、《摇车调》、《洪月娥做梦》、《杨八姐游春》等,闻名全国,被誉为“东北的郭兰英”。作曲家刘锡津创作的交响诗《乌苏里》,以赫哲族民歌为音乐素材。作曲家汪云才创作的《乌苏里音画》、《乌苏里江》、歌剧《赫哲人的婚礼》,也以赫哲族民歌为音乐素材。他创作的歌剧《金色鄂伦春》,则以鄂伦春民歌为音乐素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