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水写生观
2018-09-29王莹
王莹
摘要: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山真水的描摹再现,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找美的源泉,然后表现出来的艺术。通过写生的形式,画者在与自然的沟通对话时,能够充分而深刻的体悟“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等审美理想。因此创作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本文是多次写生而斩获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山水;写生;创作
一、中国古今写生观
(一)传统写生
中国传统绘画对写生相当看中,耳熟能详的理论就是唐张琛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做老师,以自然做根基,从自然中寻找造型。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用了三年的光景,画卷内内容涵盖富春江两岸的秀丽景色,当时没有卫星,那么想要知道亭子位置、山的走向,必然是亲自走过富春山角角落落。
可见中国画创作是取画家心中的外物之“象”,以自然为老师。但是不完全停留于对对象外形之默写,也不完全拘泥于自然的完全真实,做到万事万物了然。
(二)当代写生的现状
中国画现在创作写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不再外出考察、而是“在家就能画世界”。很多人闭门造车,不再出门观察自然,不需要亲身体会身处自然地情感,无感无情,甚者利用摄影技术或ps等图像处理的方式处理“象”,自以为形成一种独特绘画语言,殊不知,这离中国画越来越远。自然风景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的人画同一片树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这样形成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无法用照片代替。
二、山水写生的重要性
中国画不仅是单纯地描绘物象,更是要深入了解物象,掌握物象,面对客观物象的特征有取有舍。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对物象有充分的了解,齐白石养虾日日画看,才画出活灵活现的动物。陈丹青放弃当时流行的主题,以直接和果断的写生方式,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可见写生并不是画坛该抛弃的,反而是给迷茫的画家们的一条永恒不变的突破瓶颈的明灯。
我以为,每一位国画家都可以通过写生创造出自己独有的“象”,和取象方法。理想的中国画家在画面上应该自己就是造物主。“以心摄物,以物表心”所取之象,落笔成“形”,创造出能表达属于自己的中国画。
三、山水写生小结
(一)经营位置
我们在写生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画面,构思构图。这也是写生和临摹最根本的差别,临摹的画通常是画家已经在自然中将众多物象分离再重新组合,然后在头脑中加工转化,加入自己的情感然后形成的画面。而在写生过程中我们才发现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画面是需要我们的艺术加工才能有美感的。
如何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中至关重要同一个位置,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位置经营,得到的画面也截然不同。而想要构思巧妙,就需要多读画、看画、思考,如此才能在写生的时候游刃有余。
周边处处是画,只要从中选取、舍得、在转化一下,画面就会非常有味道。而且一幅画往往需要多次调整、反复琢磨,只要抓住结构和主要特征,往往复杂的小亭子几笔也可以勾勒,亭后的树画在前面会使得画面更均衡。
(二)笔墨
写生的过程中还有一点很难把握,就是——笔墨。写生过程笔墨的干湿浓淡是无法像临摹一样提前控制,所以在写生过程中很小心翼翼测试反而让整个画面显得很拘谨。屋顶的线条用笔犹豫,断断续续;大自然的灵活生动,过于追求形,而失去了自然的状态,木讷。这主要是由于平常练习少,造型、用笔不过关,手头功夫欠缺。
每次寫生中的作品意境都格外贴近自然,写生时山水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项途径和方法。写生可以了解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从一开始无从下笔,到最后可以把弘仁的一点笔法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中。在画画中能有一点体味到古人是如何将自然中的景色提炼到画中、看到湖边的芦苇丛,也会思考和古画中的芦苇表达的是不是一种。
由此可见,写生是我们从大自然获取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山水写生会将人拖出只会临摹古人作品的误区。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笔墨技法只有在山水画写生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