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研究
2018-09-29姜雪玲
姜雪玲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学会融会贯通,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从课堂讲授力争高效与读写训练,务求学以致用两个方面,对做好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读写能力
一、课堂讲授力争高效
1.开篇讲好导语,保证良好开局
良好的授课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但是要设计良好的导语并非易事。正像高尔基说的“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因此巧妙设计开场白能够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拉动学生心中的情弦。
比如,教师讲《祝福》时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白发蓬松、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通过这样的文学独白,就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位饱受蹂躏的可怜女人形象,也促使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封建礼教是如何“吃人”的,从而激起他们感悟文章的兴趣。
2.讲解过程巧设疑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手段,更是艺术。宋朝的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问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心中制造疑窦,腾起疑云,从而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走向深入的出发地、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踏上智慧之路的桥梁。
讲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一种整体感和逻辑性,我们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进行提问。如在讲《囚绿记》时我就会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囚绿”的结果如何呢?“囚绿”这件事就是文章主旨吗?简单几个问题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能将文章脉络串联起来,而且还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对文章深层的挖掘上,顺理成章地将文中“绿”的象征意讲述清楚明白。
3.收盘恰到好处,紧扣教书育人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设置好精彩的开头和巧妙的提问之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结语。好的结尾应该意味深长,陶冶情操。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设计好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
比如,在讲陶潜的《归园田居》时我们可以这样做结:“他的归来,在我们心中留下许多感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及伟大的品格深刻影响向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通过这个结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闲适、淡定的田园生活方式,更能让他们受到一种人格的魅力的感召,这对他们做人是有启发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创造性的努力。不管改革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仍然是第一“阵地”,我们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上多下苦功,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虽然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但我坚信在语文界的同仁们不断地探索下,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创设出新课标下语文的高效课堂。
二、读写训练,务求学以致用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
1.面向生活,引导读书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学宝库里无数脍炙人口的杰作,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各个时代的名著,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
2.联系教材,读写结合
阅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完成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内到文外的理解之路。阅读是学生獲得语言材料最直接的途径,是内化语言的过程,是达到“外化”语言彼岸的必由之四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在新课程标准中,也积极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这其中当然包含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具体教材看,每单元选文和写作训练的共同侧重点就是本单元读与写的结合点,此外就每一篇课文而言,由于各具特色,每一篇课文又都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比如,有的课文条理性强,叙述顺序清晰,就适合随课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有的课文主题鲜明,就适合进行确定文章中心的训练:有的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就适合谴词造句的训练;有的课文人物塑造典型生动,适合进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训练;而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课文,题目中就已经透射出许多信息,适合进行审题方面的训练。
总之,找准读写结合点,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关键环节,但要善于发现和找准这一结合点,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平时在精钻细研教材、感悟课文特色上下功夫,在探索阅读重点上求突破,在研究总结规律上找出路。
3.坚持训练,以读促写
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设计富有科学性、趣味性的读写训练,就是抓住了读写迁移的突破口。
读与迁移的目的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运用。所以,精心设计训练,让学生读出词法,读出句法,读出语法,读出感情,就会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设计训练时可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通过训练让学生理解思路,抓住重点,学会归纳中心和编写提纲。
(2)在训练中,要逐步让学生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体会其中的特征。
(3)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文学常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效果。
总之,经过精心训练,认真完成读写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有关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表情达意的基本规律,从而把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基石,促使学生由读向写迁移,最终达到提高读写能力的目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作文兴趣,用心阅读,用心思考,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适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B.A.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