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病人行气道综合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

2018-09-29许雪琴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临床效果

许雪琴

【摘 要】目的:探讨气道综合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实验组采取气道综合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综合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对临床中出现呼吸不畅或者衰竭的高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进行气道切开,所以说在手术的操作流程中及术后应该对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就应该对术后每一个环节的康复护理工作给予重视,这样才能让气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让拔管成功率的提高。而对气道切开患者实施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可以让患者舒适度的提高,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本文主要探讨气道综合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GCS评分都在8分以上。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在32岁-67岁,平均年龄(42.9±3.2)岁,脑出血21例,颅脑外伤18例,脑梗死21例;实验组组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范围在31岁-68岁,平均年龄(42.7±2.9)岁,脑出血23例,颅脑外伤19例,脑梗死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护理,保持患者病房整洁、确保病房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并确保病房空气流通。实验组采取气道综合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一是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进行积极主动的解答,护理人员也可以加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等方案详细的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这样就可以让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让患者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雾化治疗。 将氨溴索溶液作为湿化液,用蒸馏水稀释之后按照患者的病情及痰液粘度对患者进行雾化,3-6次/次。三是对患者定时拍背吸痰。护理人员应该按照患者的病情及痰液状况对患者制定出一个个性化的吸痰方案,在对患者吸痰之前,先对患者翻身拍背,由上而下用力均匀的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拍打,这对于粘附在气管内痰液的吸收具有帮助。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前,应该对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在对吸痰管进行更换,然后在吸出气管里的分泌物,在操作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并且每次不超过15秒[2]。四是站立以及呼吸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每天站床两次,与此同时要采取一呼一吸的方法进行咳嗽训练,也就是患者用力呼气的末尾进行有效咳嗽,再进行深吸气,放松之后再重复以上动作,与此同时要保持站立的姿势[3]。五是饮食调理。在对患者进行鼻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患者可以接受并且适合的鼻饲营养液缓慢注入,要保证饮食的温度都在35℃到37℃之间。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实验组采取气道综合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将采取SPSS20.0软件来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11.7%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7%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93.3%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7%的护理满意度,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最近几年,伴随空气质量的下降,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临床中解决呼吸困难的一种常用方法就是气管切开术,但是采用气管切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非常容易对患者气管粘膜带来损伤,并且引发胃部感染,对手术后的康复带来影响。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术后的雾化、湿化管理,这样才能让痰液更快、更有效的排出,才能避免分泌物及痰液落入肺部而引发感染。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可以对患者痰液及分泌物进行表情中,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改善,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最重要意义[4]。本文研究显示:一在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11.7%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7%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93.3%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7%的护理满意度,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温春娣,刘向力,温馨,等.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6):8—10.

曾丽娟,徐常娥.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2(04):53-55.

唐芳.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4):160-161.

于思筠.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20):229-230.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临床效果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